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黄芩愈伤组织为试材,研究了其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黄芩苷次生合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周期(27 d)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高低与黄芩苷的积累呈正相关性.在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周期的前15 d,愈伤组织处于生长期,过氧化物酶活性低水平表达,黄芩苷合成缓慢;15~21 d,愈伤组织处于稳定期,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高水平表达,并到达最大值,期间黄芩苷迅速合成,也达到最大值;21~27 d,愈伤组织进入衰老期,而此时的过氧化酶活性降低,黄芩苷合成几乎停止.采用L9 (34)正交表优化培养基中6-BA、碳源、氮源、pH的配比,筛选过氧化物酶活性表达最优的培养条件为:6-BA2 mg/L,碳源:20 g蔗糖+10 g葡萄糖,氮源(NH4+)30 mmol/L,pH 6.0.  相似文献   

2.
诱导子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向  李康  姚娜  张磊 《北方园艺》2007,(4):194-196
采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了2种诱导子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提取物(YE)和水杨酸(SA)对黄芩悬浮细胞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低浓度(0.1g/L)YE处理较长时间(10d、15d)或高浓度(0.5 g/L和1.0 g/L)YE处理较短时间(6d)对总黄芩甙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其中0.5 g/L的YE促进效果最明显.SA在培养初期或后期加入对黄芩甙的胞外释放和总黄芩甙的积累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覆膜对黄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未覆膜、覆黑膜和覆白膜3种方式,以1年生和2年生黄芩为试材,对其株高、茎粗、根长、根粗、干物质积累量和药用成分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年生黄芩表现为黑膜处理的植物学指标和黄芩苷含量均高于未覆膜处理,白膜仅在地下根部的干物质积累和黄芩苷含量上高于未覆膜处理;2年生黄芩除白膜的地下干物质积累量略低于未覆膜处理外,白膜其他生长指标和黄芩苷含量均高于未覆膜处理,黑膜黄芩在所有指标上均优于未覆膜和白膜。因此在黄芩的栽培中可进行覆黑膜栽培。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是我国传统中药黄芩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发展,黄芩苷生物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文章介绍了黄芩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以及利用基因工程和生化技术进行代谢调控和遗传改良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黄芩苷优质药源的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晓鹿  李思良 《北方园艺》2008,16(2):188-192
试验初步研究了皂质芦荟细胞悬浮培养过程.比较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对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皂质芦荟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初步探讨了皂质芦荟在细胞生长周期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B5 培养基有利于细胞的增殖;每50 mL培养液中加入2 g愈伤组织的接种量为宜;筛选出最适激素组合为2,4-D 3.0mg/L KT0.5mg/L,葡萄糖25 g/LpH值5.8;皂质芦荟悬浮培养的生长周期为25 d,细胞增值率曲线呈S型;在悬浮细胞生长前期,pH值明显下降,在细胞对数生长期,pH值略有升高,并趋于平缓;总酚含量、POD、SOD均出现2个峰值,但出现时间不同,其变化趋势与细胞生长趋势呈正相关,PPO活性与细胞生长趋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紫皮大蒜品种‘G075’为试材,研究了鳞茎发育过程中鳞茎外皮花青苷的积累规律及与其生物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活性的关系,分析了不同设施栽培方式、基质pH值、基质氮素水平和磷素水平对花青苷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蒜鳞茎的发育,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逐步提高,CHI活性与鳞茎外皮花青苷积累关系密切,其活性变化与花青苷积累趋势吻合;露地栽培温度相对较低的紫皮大蒜花青苷积累高于保护地温度相对较高的栽培大蒜,基质pH 6.5和1/2氮素水平(7.5 mmol · L-1)时对花青苷合成有利,花青苷积累随磷素水平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怀牛膝悬浮细胞系为试材,对牛膝细胞悬浮培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HPL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导率测定等方法,分析了牛膝悬浮细胞生长、营养消耗和三萜皂苷积累的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牛膝细胞悬浮培养周期约为24d,经24d的悬浮培养,最大生物量和齐墩果酸含量分别达到了13.47mg/L和1.418mg/g;牛膝悬浮细胞生长与三萜皂苷积累的动力学关系属于生长偶联型。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而电导率逐渐减小,24d时降到最低点,而后略有上升。经15d培养,培养基中的蔗糖即消耗殆尽;培养21d后,培养基中大量的氮源、磷源、K+和Mg2+被消耗,而Ca2+比较充足,基本可以满足细胞生长的需要。由此可推断,培养液中营养成分的不足限制了细胞的快速增长和三萜皂苷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人参悬浮细胞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碳源、氮源、磷源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人参悬浮培养物的影响。结果表明:MS+2.0mg/L 2,4-D+2.0mg/L NAA+0.4mg/L BA为最适培养基;接种量10g/100mL,19℃,100r/min转速条件下,人参悬浮细胞系生物量积累最大。  相似文献   

9.
以金银花脱毒苗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培养基对金银花疏松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及悬浮培养液中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和初始接种量对金银花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叶最易诱导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最佳培养液为:MS+6-BA 0.6 mg/L+NAA 0.5 mg/L+2,4-D 0.2 mg/L;最佳初始接种量为60g/L。  相似文献   

10.
以一年生和二年生黄芩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时期总黄酮含量的累积规律,以期为黄芩的种植和确定最佳采收时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黄芩总黄酮含量"根叶茎";在一年生和二年生黄芩中的累积规律不同,其中一年生黄芩根总黄酮含量在9月份最高、达到46.97mg/g,二年生黄芩根总黄酮含量在6月份最高、达到54.50mg/g,显著高于其它时期;因此,确定一年生黄芩最佳采收时期为9月份,二年生黄芩最佳采收时期为6月份。  相似文献   

11.
建立鸡屎藤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继代培养及其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叶片、茎段和带腋芽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叶片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测定叶片愈伤组织细胞悬浮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叶片最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佳激素配比为MS+6-BA1.0mg/L+NAA0.5mg/L,诱导率可达100%。叶片愈伤组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4-D0.5mg/L+NAA0.3mg/L+6-BA0.5mg/L,pH5.8。由叶片愈伤组织建立的细胞系生长呈"S"型曲线,培养24d达到最大生长量,最适继代周期为18~20d。以叶片为外植体经愈伤诱导、增殖培养可建立良好的细胞悬浮系。  相似文献   

12.
石细胞发育对“黄金梨”果肉硬化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黄金梨"发病果实与正常果为试材,通过对病果与正常果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色差、石细胞含量、果胶甲脂酶(PME)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LA)活性等指标的测定,探索"黄金梨"果肉硬化的发病原因。结果表明:病果石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果,病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果,但病果与正常果相比较,在果胶甲酯酶活性上无明显差异;说明"黄金梨"果肉硬化与石细胞的发育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关系密切,而果胶甲酯酶活性对果肉硬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兰  欧巧明 《北方园艺》2007,(9):187-190
为了建立甘肃产药用植物半夏的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通过对其不同外质体筛选、愈伤组织诱导和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类型、激素水平、起始密度、震荡速率等影响因素以及细胞生长状态、生长曲线和pH值变化等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叶柄为外质体,选择"松散型"愈伤组织和2×105个/mL的起始培养密度,在附加2,4-D 2.0 mg/L BA 0.5 mg/L NAA0.5 mg/L的1/2 MS培养基上培养,温度(23±2)℃,转速90 rpm,pH值6.0,黑暗培养为最适悬浮培养体系;经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液pH随着细胞的生长先上升后下降,18 d时细胞基数达到最大值;悬浮继代培养后,通过降低或停止震荡转速,在添加BA 0.5 mg/L NAA0.5 mg/L的MS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分化出芽和根,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14.
以‘霞多丽’前胚物质为试材,初步建立了‘霞多丽’胚性细胞悬浮系,并研究了不同激素及其浓度配比,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碳源以及谷氨酰胺对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和NOA均可以抑制胚性细胞的分化,但2,4-D更有利于细胞的增殖,最佳的2,4-D附加浓度为1 mg/L.同等浓度(0~60 g/L)的麦芽糖比蔗糖更利于细胞的生长,15 g/L为‘霞多丽’胚性悬浮细胞生长的最佳麦芽糖浓度.附加谷氨酰胺可以显著提高悬浮细胞的生长,其中以500 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三价稀土铈(Ce3+)的诱导刺激能显著促进喜树碱的生物合成。在细胞培养的第10天加入0.1mM的Ce3+,可使喜树碱产量达到最大值13.02mg/L,是没有受到刺激的6.39倍。与此相应的是,Ce3+刺激能显著提高培养细胞苯丙氨酸裂解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丙二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把带有绿色芽点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愈伤组织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的方法,或经0.1%、0.2%、0.3%秋水仙素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培养,均可诱发黄芩多倍体的产生,前者以20 mg/L的秋水仙素浓度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20%,而后者以0.2%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2 h效果较好,诱导率可达43.3%.  相似文献   

17.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在(0±1)℃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聚氯乙烯袋(PVC,厚度为0.03mm)包装处理(MAP)和不包装处理(对照),研究MAP对苹果果皮色素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素含量及色泽指标(果皮光泽的明亮度、果皮色泽比)的影响,以及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及降解相关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AP抑制贮藏期间叶绿素降解及贮藏前期花青苷的积累,延缓类胡萝素的积累及花青苷的后期降解;延缓果实色泽亮度L*及色泽比a*/b*的下降;贮藏期间花青苷的合成与PAL、UFGT活性变化有关,与CHI、DFR活性变化不相关;贮藏期间花青苷降解相关酶PPO、POD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AP抑制果皮PPO活性的升高,MAP明显抑制贮藏前期果皮POD活性的上升及贮藏后期POD活性的下降。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自发气调包装(MAP)有利于延缓"红富士"苹果果皮底色黄化和红色色素的降解,可较好地保持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接种方式对怀地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将叶片正接在MS+2,4-D 1mg/L+6-BA 0.4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良好,诱导率达100%;在该培养基上多次继代,可形成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其中Ⅰ型愈伤组织淡黄色、颗粒透亮、分散性好且疏松易脆,适合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在MS+2,4-D 3mg/L+6-BA 0.5mg/L培养基中,悬浮培养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15d时细胞干重达最大值,为4.94g/L。  相似文献   

19.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花疏松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丽娜 《北方园艺》2012,(20):107-109
以"巨花一号"金银花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培养基对金银花疏松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及初始接种量和蔗糖浓度对金银花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叶最易诱导愈伤组织,其诱导及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2.0mg/L+KT 0.5mg/L;细胞悬浮培养中愈伤组织最适初始接种量为60g/L,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5g/L时细胞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