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选用华白及种子进行无菌播种,进行了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主要研究并筛选华白及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华白及无菌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摘后蒴果放置的时间对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放置时间越长萌发率越低,华白及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2N6+0.5mg/L6-BA+1mg/LNAA+0.5g/L活性炭+30g/L蔗糖+5.8g/L琼脂+20%马铃薯浸堤液。在继代培养中添加0.5mg/L6-BA和0.5mg/LNAA有利于根的增粗和根毛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7个不同来源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tuoliensis)品种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其菌落直径、菌丝颜色、菌丝生长速度及液体菌种摇瓶发酵菌丝产量进行比较,探讨6种碳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有较广的碳源谱。从菌丝生长速度来看,7个白灵菇菌株总体以麦芽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蔗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快,对葡萄糖和乳糖利用较差;引入生长指数进行分析,葡萄糖、麦芽糖是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其次是甘露醇和可溶性淀粉,对蔗糖和乳糖利用最差。从菌丝生物量看,以甘露醇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发酵液中获得的菌丝干重最大,其次是蔗糖和麦芽糖,葡萄糖和乳糖最低。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钾(KNO3)、高锰酸钾(KMnO4)、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促进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有效途径,为菘蓝的规模化栽培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g/L KNO3处理的幼苗根长提高61.35%,10g/L KMnO4处理的幼苗保水力提高81.58%,3种浓度GA3处理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7.88%、21.85%、13.82%,0.2g/L GA3处理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38.90%、79.18%,幼苗鲜重和苗长分别提高84.38%、24.24%;3种浓度PEG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4.08%、19.32%、13.57%,鲜重分别提高75.00%、106.25%、87.50%,200g/L PEG、300g/L PEG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68.15%、46.93%。综上所述,以GA3溶液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以0.2g/L GA3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方法对梧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梧桐(Firmiana simplex(L.)W.F.Wight)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水杨酸、α?萘乙酸以及层积处理对梧桐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α?萘乙酸2种激素对梧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75g/L的水杨酸处理和层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梧桐种子的萌发率;0.050、0.075g/L的α?萘乙酸能够分别显著促进梧桐幼苗主根以及主茎的生长,而赤霉素和α?萘乙酸对梧桐叶片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叶片越小。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铬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903"番茄种子为试材,探讨了水杨酸对0.01mmol/LCr6+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0.01mmol/LCr6+胁迫下,0.02~0.1g/LSA均能显著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可明显缓解铬对番茄种子萌发生长的毒害,并以0.1g/L水杨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碳氮源对北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庆国 《食用菌》2011,(4):10-11
以菌丝生长速度为测量指标,对北虫草母种培养基碳源和氮源进行单因素筛选试验,并以筛选出适合的的碳源和氮源为试验因素:最佳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并利用正交表L(34)进行复合碳氮源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北虫草母种培养基适合碳源为乳糖和蔗糖,适合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优化的复合碳氮源为乳糖15g/L、蔗糖20g/L、牛肉膏5g/L和蛋白胨15g/L。  相似文献   

7.
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供试碳源,各碳源浓度均设为10 g/L、15 g/L、20 g/L、25 g/L、30 g/L;以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为供试氮源,各氮源浓度均设为6 g/L、8 g/L、10 g/L、12 g/L、14 g/L。分别制作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并将获得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蛹虫草试验。测定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子实体鲜重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液体菌种培养阶段,最佳碳源为25~30 g/L的蔗糖,最佳氮源为6 g/L酵母粉;以20 g/L蔗糖作为碳源,10 g/L硫酸铵为氮源培养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产量最高;以10 g/L葡萄糖为碳源,12 g/L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培养的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猕猴桃实生组培快繁体系,以"徐香"种子为外植体,开展种子清毒、种子萌发诱导、实生苗茎段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各阶段方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30 s,0.1%HgCl_2消毒8 min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成活率达79.18%;种子萌发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肌醇+20 g/L蔗糖+6 g/L琼脂;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20 g/L蔗糖+6 g/L琼脂;生根培养基以1/2MS+0.4 mg/L IBA+20 g/L蔗糖+6 g/L琼脂最好;选用草炭土和珍珠岩(体积比4∶1)移栽,植株根系包被苔藓,组培苗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蔗糖浓度对铁皮石斛原球茎(PLB)生长的影响,6-BA用量对铁皮石斛增殖芽生长的影响,不同糠源及添加物香蕉对铁皮石斛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30g/L最有利于铁皮石斛PLB增殖,最适合PLB的培养基为MS+NAA 0.1mg/L+蔗糖30g/L。6-BA对铁皮石斛丛生芽形态建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芽的分化,适合继代的培养基为MS+BA 4mg/L+NAA0.1mg/L+CW5%+蔗糖30g/L。香蕉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根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50 g/L葡萄糖为糖源更有利于铁皮石斛壮苗生长,适合生根苗生长的培养基为1/2MS+香蕉70g/L+活性炭0.1%+葡萄糖50g/L。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钠模拟盐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冬青种子为试材,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20、30、40、50、60、70、80、90、100mmol/L)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观察了萌发恢复率。结果表明:在NaCl模拟盐胁迫下,沙冬青种子萌发率与NaCl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602),NaCl浓度低于30mmol/L时,对沙冬青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其中10mmol/L NaCl能提高沙冬青种子萌发率,而高于80mmol/L浓度的NaCl对种子萌发、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沙冬青幼苗根长、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以及根冠比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保护性酶(POD、SOD)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种子浸提液丙二醛(MDA)含量和CAT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幼苗根系活力(TTC)与NaCl溶液浓度呈单峰曲线,在30mmol/L出现峰值。解除胁迫条件,不同NaCl处理沙冬青种子复水萌发率平均达15.8%,复200mg/L赤霉素萌发率平均达23.1%。综合来看,沙冬青种子恢复萌发率与NaCl浓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一定浓度盐胁迫下沙冬青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潜力和抗盐特性,但过高浓度的NaCl导致沙冬青种子失活。  相似文献   

11.
杨继余  王娜  王立事 《北方园艺》2012,(19):153-154
以榆白涩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对榆白涩病病菌菌丝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榆白涩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蔗糖;适宜病菌菌丝生长的氮源为NaNO3、Ca(NO3)2、甘氨酸、NH4NO3;适宜榆白涩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谷氨酸、淀粉;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氮源为Ca(NO3)2、NH4NO3、谷氨酸。  相似文献   

12.
胼胝兜兰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  邓克云  魏春杰 《北方园艺》2010,(24):154-156
胼胝兜兰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自然更新能力差。现采用人工授粉的种子,进行了非共生萌发研究。结果表明:270 d胚龄的种子萌发率高(95%);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1/2RE+CM 100 mL/L+椰粉12 g/L+香蕉泥70 g/L+蔗糖20 g/L+琼脂粉5 g/L;壮苗培养基以MS+NAA 1.0 mg/L+BA 0.4 mg/L+椰粉12 g/L+香蕉70 g/L+蔗糖30 g/L+琼脂粉5 g/L为好,小苗用松树皮移栽效果好,移栽成活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为试材,研究盐胁迫下甜菜碱处理对石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00μg/m L甜菜碱浸种+0.1%Na Cl盐胁迫能够促进石榴种子萌发,且幼苗生长健壮;400μg/m L甜菜碱浸种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石榴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促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减少MDA和H2O2含量积累,明显提高了石榴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以雏菊种子为试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雏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的根长、茎长与鲜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雏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的影响不尽相同,2.9g/L以上的NaCl对雏菊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的根长有极显著影响,5.8g/L以上的NaCl显著降低了雏菊种子的发芽势和幼苗的茎长生长指标,11.6g/L以上的NaCl则使其发芽率和幼苗的鲜重显著减少。种子受到较高浓度11.6g/L的NaCl胁迫危害较大,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盐害率。表明雏菊种子能够耐受较低浓度的NaCl,一定浓度的NaCl对雏菊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量,也是形态建成的物质基础。但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对葡萄试管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较少,以‘黑比诺’葡萄试管苗为试材,以G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30g/L为对照,分别研究蔗糖浓度0、60g/L对‘黑比诺’葡萄试管苗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30g/L试管苗生长状况最佳,试管苗干鲜重、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蔗糖浓度60 g/L处理试管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在高糖及无糖处理下,试管苗叶片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与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低于正常浓度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量子产量(Fv/Fm)在蔗糖浓度30 g/L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叶片中不同激素受蔗糖浓度的影响各不相同。综上,蔗糖浓度能够影响葡萄试管苗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总糖含量变化,培养基蔗糖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紫花白及种子为试材,去离子水作为对照,在重金属溶液中培养白及种子,研究了 4种重金属(Cu、Cd、Pb、Hg)不同浓度(100、10、1、0.1、0.01 mg·L-1)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探索白及种子对这4种重金属的耐受性,为重金属对兰科植物种子的萌发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光照下白及种子在去离子水中可以正常萌发,第10天萌发率达93%,20 d时形成叶片长为0.42 mm、原球茎直径为0.46 mm的自养性幼苗;4种重金属溶液均表现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高浓度(100 mg·L-1和10 mg·L-1)溶液中,除Pb外,其它3种重金属中(Cu、Cd、Hg)10 d和20 d的种子的萌发率均为0%;重金属对白及种子的萌发具有延迟效应;不同的重金属对种子萌发率及原球茎直径影响略有差异;在较低浓度(0.01 mg·L-1)溶液中,除Cd溶液20 d形成的原球茎直径略大于CK,约为0.53 mm,其它3种重金属均小于CK.  相似文献   

17.
以杏斑点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杏斑点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麦芽糖、蔗糖,其次为葡萄糖;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谷氨酸,其次为硝酸钙、硝酸钠、甘氨酸.最适宜孢子萌发的碳源为淀粉;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氮源为氯化铵.  相似文献   

18.
以百日草种子为试材,分别采用浓度为0(CK)、100、200、300、400、500mol/L的青霉素溶液对百日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种子萌发期间测定种子发芽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指标(芽长、根长、鲜重、侧根数),旨在研究青霉素对百日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百日草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长指标均先上升后下降。200、300mol/L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均能显著提高百日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各处理均能使百日草幼苗根长和鲜重显著增加;青霉素浓度为300mol/L时,除发芽指数外,其它各项发芽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均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表明一定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百日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以青霉素浓度为300mol/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M.conica、Morchella sp.(50647)、Morchella sp.(50648)和M.esculenta]进行液体发酵,筛选出这5株羊肚菌的最佳碳源、氮源以及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实验结果表明:5株羊肚菌最佳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分别为:硫酸铵、蛋白胨、酵母膏、硝酸钠、硝酸钠.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为Morchella angusticeps,其生长到第7天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5.76 g/L;第12天左右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可达2.17 g/L.  相似文献   

20.
罗布麻和大叶白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inn.)和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Hook.f.)Woodson)种子为试材,研究了0(CK)、50、100、200、400、600mmol/L NaCl 6个盐浓度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及胚根、胚芽生长。同时,为揭示罗布麻幼苗耐盐特性,采用砂培法培养植株,分析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罗布麻幼苗不同部位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可抑制2种罗布麻种子发芽率及胚根、胚芽生长,2种罗布麻种子萌发的耐盐临界值为400mmol/L左右,胚根生长的耐盐临界值为100mmol/L NaCl;600mmol/L NaCl可完全抑制罗布麻和大叶白麻种子的萌发,但解除盐胁迫复水后,2种罗布麻种子发芽率及胚根、胚芽生长恢复至对照水平;盐胁迫对种子发芽率、胚根、胚芽生长及幼苗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影响表明,大叶白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较罗布麻耐胁迫,通过对2种罗布麻生境分析,认为这是与它们的生境相适应的。罗布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耐盐性研究对盐碱地上罗布麻的人工栽培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