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小就喜欢养花,不过小时候就养些草花,比如凤仙、牵牛、太阳花之类的。在09年加入QQ群,接触到各地花友后,被他们的花所痴迷,学到了很多养花的知识,了解了很多花的习性,认识了很多未曾见过的植物,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得到了他们的无私分享和帮助,同时也开始了我的疯狂养花之旅,  相似文献   

2.
黄崇明 《花木盆景》2005,(12):26-26
家庭养花,土壤是栽培好花卉的重要因素,因为土壤不单是花卉植物的固定基础,还是给花卉植物提供水,肥,气,势的直接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花舟盆景》园艺版的老读者、老订户,自1999年订阅以来至今已有14个年头,今年还增订了《盆景赏石版》。虽然我对花卉没有更深的研究’抽空翻翻,也感到心旷神怡。如今,我年近古稀,彻底退休休养了,每天除了看报外,更多的时间在研究养花种草,但缺乏有人指教,《花細艺》是我最好的老师,特别吸引我眼球的是养花月历  相似文献   

4.
豆奶浇花好     
黄磊 《花木盆景》2005,(10):25-25
家庭养花,施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植物长势的好坏,但养花者也常为用什么样的肥料发愁。用有机肥,有臭气,不卫生,旁边邻居都会有意见;用无机肥(化肥)肥效不能持久,浇久了还会破坏土壤成份,pH值变低,毒负作用大,怎么办?豆奶浇花好。  相似文献   

5.
爱花人物语     
正我养花有三十年的历史了,我养花的爱好是受母亲的熏陶。从记事起,家中院子里就养了很多花,母亲还单独在院子里开了一个小花园,花园里的花五彩缤纷,引得邻居纷纷来观赏。那时候我经常跟在母亲身后帮助她打理,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喜欢上养花。后来父亲单位分了楼房,母亲第一要做的就是先开辟养花的地方,母亲找来木匠把开放的阳台扩充出去,形成一个花房,那是我和母亲养花的地方。我真正开始独立养花是我结婚  相似文献   

6.
我养花多年,前期不是死亡就是烂根,我看了很多报道,花养不好 ,究其原因主要是浇水多和盆土透气性差。针对这一养花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我开始摸索改进,最后的改进结果就是用一个广口罐头玻璃瓶作外盆(可是各形状的),  相似文献   

7.
正大约三年前,我的阳台还是空荡荡的,和大多城市里的青年人一样,平时只有晒个衣服才会去趟阳台。直到某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张种满多肉植物的阳台图片,人生就好像打开了另一扇门,藏在我心里多年的花园梦就这样开启了。养花的起初走了很多弯路,付出了不少心血,都打了水漂。比如担心台风太大,花儿们经不住摧残,又怕冬天太冷影响我赏花,于是请人给阳台封上了双层隔音玻璃,结果通风光照不足每盆花都生病了,那一刻才认识到养花通风特别重要。为了种上更多喜欢的花儿,我又请来师傅把家里的窗户全部改成凸窗。改成凸窗后,每天睡觉醒来就能看到充满阳光的向日葵,心里美美滴。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生活,也许我们能够拥有的只有一个小小的阳台。利用有限的空间,种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亲手播下种子或者种下小苗,浇水施肥,体会生命成长过程,其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自己是个比较懒散的人,养花也是一样,讨厌教科书式的繁琐,喜欢简单、容易上手的操作方法,最好少费力气还能把花儿养得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的小阳台上基本达到了所有植物都欣欣向荣的情景,初步达到了我的个人理想。以我的经验,阳台植物首先推荐多肉  相似文献   

9.
痴迷植物     
一次和同事们去一个遭遇重大不幸的家庭中看望朋友,踏进家门,寒暄慰问之余,便习惯观赏他人家里的花花草草。我感觉他们“家徒四壁”(喜欢花草的人眼中视它们为宝),没有找到哪怕是一根有生命力的无名小草,心里在惋惜:为什么男女主人都不愿意种上几盆或一盆植物。在我心目中,花草是一个家庭中除人或宠物以外最有生命力的象征,象征一个家中的生机勃勃,是屋主热爱生活的表现之一,也是家庭成员闲情逸致的凸显……多年来我对家中养植了些许花草的屋主特感兴趣,甚至主动加微信,交流养花心得或换取残缺品种,这也许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也因此对于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植物造景对于园林设计而言是一项较为平常也是较为重要的工作,植物造景的好坏可以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与文明程度。此外,植物造景工作不但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本文围绕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养花之趣     
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中曾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我也喜欢养花,在喜花、爱花、养花、赏花中,花走进了我的生活,我走进了花的海洋,花卉成为我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寄托,使我的生命鲜活。我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生性喜欢大自然的山川河流与花草虫鸟。多年来,我在自家居室里和院落中随心添三两盆花卉,在闲暇的时候漫不经心调养伺候,浇浇这棵,搬搬那盆,不用花大多的功夫也花意洋溢。在茶余饭后,工作之余,施施肥、浇浇水,欣赏自己这些劳动成果,颇有一种闲情逸致的格调。或沏一杯清茶,读一本喜爱的书,偶尔写两篇短文,闭门谢绝纷扰,竟能乐在其中、十分惬意。  相似文献   

12.
石梅 《花木盆景》2006,(9):14-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花正成为一种时尚。但传统的植物栽培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悉心照料,使大多数都市人望而却步。而正是这些工作紧张、生活在豪华都市之中的人们,最需要花草植物愉悦身心、装饰居室和办公环境。采用时尚环保的冰花沃(土)(或水品土类)取代泥土养花种草、插制鲜花,既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又极具观赏性的趣味性,并且管理简单。大家不妨自己动手做一盆吧!  相似文献   

13.
陈琰芳 《花木盆景》2005,(8):F005-F005
花会给人带来开朗、愉悦的心情和生活的乐趣,但也常常给人带来一些烦恼。如一些养花者说:花的叶子为什么黄了?植株上长了很多粘粘糊糊的东西是什么呀?为什么只长叶不开花呢?谁来帮养花者解决这些问题呢?有人说看看书,但实际上非专业人士即使看了书也未必能完全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花的启示     
多年的养花实践,让我积累了许多养花经验。面对经过自己精心培育的盆盆鲜花,往往令我浮想联翩。由花开花落想到做人,想到做事.往往叫人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这种悟道的过程,有时甚至超过了赏花的快乐。曾经读过一篇类似的短文、他从花贩那里得到的启示,竟与我有惊人的相似。可见不少人养花、买花以至于赏花.也并非仅仅是为了玩的。除了颐养性情之外,尚可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5.
养花与健身     
胡家焱 《花木盆景》2000,(11):38-38
老年人退休后,应选择养花来充实休闲生活,寻觅文明、健康、高雅的乐趣。我经十多年的养花实践,感悟到养花不但是一种充满生活情趣的高雅休闲方式,更与老年人身体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现将我的浮浅体会浅叙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读者征答     
《花木盆景》2006,(1):31-31
Q1我是一名学生.老师让我们养花.我养了孔雀竹芋.温室温度平均白天18℃,晚上平均10℃。不知怎么,竹芋上边有一些斑点,甚至有时叶缘有卷曲,不知道是不是空气湿度不够,还是有什么病害?在温室里边可不可以每天往叶片上喷水?  相似文献   

17.
<正>从小受到长辈的熏陶,一直喜欢养花,花龄和我的年龄也相差不了多少,从懂事记事开始就跟着大人们学浇花、施肥、种树。时间久了,养花的爱好深入骨髓,心态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在产生变化。就拿这段时间来说,感觉自己的心境越来越"佛系"了,仿若无欲无求,没了当初如痴如醉的冲动,再也不会刻意去追求哪一类植物的大坑,但是依旧保持着对植物的本心,没养过的品种都会想弄回来玩玩看,挑战一下养植过程,亲身感受并详细地了解一下植物的特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张军 《花木盆景》2004,(7):46-46
我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各种花卉。参加工作后,忙里偷闲,尽管养花条件不具备。还是在家里养着几盆花草欣赏,但由于缺乏养花知识,总是死花,苦于无奈。十年前,我到一个朋友家里作客,看到一本《花木盆景》杂志,如获至宝,一见钟情,一口气读完。然后抄下地址、邮编等,回到家里立马到邮局订购《花木盆景》,一订一年,至今不断,从此就与《花木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发财树的繁殖与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财树因寓意财源滚滚,加上其外型优雅,稍加装饰绑上一些红丝带或金元宝就成为人见人爱的盆景,故在公司开张、节日庆典、新居室装饰时,人们都喜欢用它作为礼仪植物来相互赠送,也是逢年过节居家摆设植物的首选。养护好在室内的发财树,是广大养花友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绿满阳台     
叶青 《花木盆景》2005,(5):56-56
现在有不少人家在装修时都把阳台安上窗户,使阳台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小房间。虽然我也希望有个安静的小书房,但还是保留了阳台——我喜欢养花种草,花们应该有栖身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