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福寿螺发生危害蔓延迅速,已成为余姚市水生蔬菜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通过福寿螺防治技术探索与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的试验与示范,明确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控制福寿螺的作用与良好效果,并提出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莲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技术原理,从套养区域的选择、鳖种选择、莲田套养区设施建设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莲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期为广泛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茭白田福寿螺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查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在福寿螺重发区的茭白田中,福寿螺喜食茭白小分蘖和茭白肉。使有效分蘖降低7.71%,产量降低6.13%,每667m^2损失产量73.25kg。利用本地生物中华鳖来控制和减轻菱白田中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藕田套养中华鳖,利用中华鳖喜食福寿螺的习性,可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危害;同时福寿螺又为中华鳖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降低了养鳖成本,减少了农残和污染,达到了藕鳖共育增产、增效和增质的效果。探索了一套藕鳖共育的高产高效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
放养中华鳖防治茭白田福寿螺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寿螺是为害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田间放养中华鳖控制茭白田福寿螺为害试验结果表明,中华鳖对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日均取食福寿螺螺肉达自身体重的7%~15%,对福寿螺有极佳的田间控制作用,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等特点.同时还因种养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茭农的经济收益,每667 m2收益可超过1万元.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的池塘养殖环境及饲料条件对中华鳖的养殖成活率、增重量、饲料系数、经济效益和成品鳖外观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软泥底的池塘底质、用木板或竹板制成晒背台和饵料台、池塘水面种植一定面积的水浮莲、投喂福寿螺肉和小杂鱼虾的池塘养殖的中华鳖生产性能最好、经济效益最高,成品鳖外观体色光鲜,裙边硬,体态生猛,在中华鳖的养殖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别分子鉴定方法,分析比对了雌性中华鳖基因组中SBNO1基因2个拷贝的序列信息,筛选出1处内含子长度差异,设计引物进行雌雄个体PCR扩增检测和测序验证;并进一步以48只雌雄中华鳖基因组为样本进行准确率检验。结果显示,雌性中华鳖扩增产物为2 031 bp和1 624 bp双带,雄性中华鳖扩增产物为2 031 bp单一带。结合解剖学性别鉴定记录,48只雌雄中华鳖性别分子鉴定的判别准确率为100%。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微创、简便快捷的中华鳖性别分子鉴定方法,为中华鳖单性养殖和性控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2021年5月,浙江诸暨某中华鳖养殖场中华鳖脖子肿胀、伸长,底板出现多处血点,并伴随大量死亡,经解剖可见腮部糜烂、充血明显,内脏呈现不同程度病变。从病鳖腮、肝、脾、肾、肠等组织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确定其种属,并采用微量肉汤连续稀释法确定8种国标渔药对其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利用PCR方法检验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结果显示:自有典型临床症状的中华鳖组织中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和盐酸多西环素3种抗菌药物敏感。同时,在患病中华鳖内脏中检测到一种病毒,通过测序与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该病毒与中华鳖出血性综合征病毒同源性最高且聚为一支。病原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与病毒均可引起中华鳖不同程度死亡。该例中华鳖腮腺炎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出血性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所致。该研究可为中华鳖腮腺炎的科学诊断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福寿螺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的危害与防治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梁帝允福寿螺原生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由于福寿螺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可供食用,从70年代末以来,被东南亚许多国家先后引进。但是福寿螺作为食用,适口性较差,因而市场销路不畅,加之管理不严,致使大量的福寿螺被...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抗寒能力最优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个体,保证其在湖北省的种质数量和正常繁衍,探讨了3种规格福寿螺在塑料大棚中越冬的成活率。结果可见,经过两个多月的越冬,平均体重为2.125g的福寿螺成活率为90.33%,体重增长了34.87%;平均体重为12.9g的福寿螺成活率为51.67%,体重增长率为14.76%;平均体重为24.14g的福寿螺成活率为17%,体重增长率为6.81%。由此可见,在3种规格的福寿螺中,平均体重为2.125g的小规格福寿螺的抗寒能力最好,越冬成活率最高;平均体重为12.9g的中等规格福寿螺的次之;平均体重为24.14g的大规格福寿螺的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