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1993年试验、示范表明:在亚热带北缘向暖温带过渡的生态条件下,秋冬型萝卜成株繁殖,以冬季收获时切留10em长樱,随收随栽,封土与切口平方法最好,比冬贮春栽增产114.4%;比冬季收获时切留5cm长樱,封土与肉质根肩部相平的栽法增产68. 02%。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年度间产量稳定,是成株种子生产的一项高产稳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在亚热带北缘向暖温带过渡的生态条件下,秋冬型萝卡小株制种采取冬季起沟20cm,播种子于沟底的方法,比冬季平播法增产14.29%,比春播增产283。56%,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每667m^2可增产100kg以上,膜床应做成脊高10cm左右的弓形小垅,单秆大穗型品种,宜采用宽行40cm,窄行30cm,穴距20cm,每穴留苗2 ̄3株的种植方式;矮秆耐密型品种,宜采用宽行50cm,穴距15cm,每穴留苗3株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
采用沟埂工程系统在红壤旱地上植柏,增温保墒,抗旱的效应十分显著。沟埂比对照平均土壤含水量增加10.48%,20cm株高处的最低气温高出3.4℃,最高气温低0.2℃,早晨相对湿度低5%,中午高出1%;50cm株高处的最低气温高出3.6℃,最高气温低1.6℃,早晨相对湿度低4%,中午高2%。0~10cm平均土温晴无比对照低0.8℃,阴天高0.8℃。在沟埂调控下,棉株平均株高比对用高3.4cm,单株成铃数多1.7个,百铃重0.1kg,每公顷皮相比对照增产18.9%。  相似文献   

5.
以春茶福云6号为试材,于开采前后各喷1次奥普尔液面肥,结果表明,喷后比清水对照增加芽长0.42cm,增产714kg/hm^2;比对照液肥(0.3%尿素)增加芽长0.22cm,增产414kg/hm^2。  相似文献   

6.
小麦玉米套种方式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种方式以16.5cm×l6.5cm×30cm最佳,比20cm等行距亩产增加9.38%,其次为17cm×33cm和23cm×30cm,分别比等行距增产3.45%和2.88%,均达到显著水平。玉米套种方式也以16.5cm×16.5cm×30cm为佳,小麦玉米年亩产最高,比小麦20cm等行距+玉米60cm套种方式增产2.87%,达显著水平。从而说明,改变目前小麦大面积20cm等行为两窄一宽或宽窄行播种方法,既有利小麦稳定增产,又有利玉米套种高产,达到全年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甜豌豆新品种粤甜豆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甜豆1号是1996年从引进品种改良奇珍76中系选而成的新品种。经2年品比和3年全省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甜豆1号比对照种改良奇珍76增产9.1%,比珍蜜增产52.9%。一般每667m^2产量1000kg,高产的达1500kg以上。该品种属蔓生种,株高2.3m以上,播种到初收55~68天,初花节位10~11节,单株结荚18~22个,单荚重7g以上,荚长6~10cm,宽1.4cm,厚1.1cm。荚形好,为长扁筒形。粤甜豆1号具有生势强,耐热性好,死苗率低,荚色青绿,甜脆、品质优的特点,适于秋植及粤北等高寒山区反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饲料菜为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植物,叶片宽大肥厚,叶数量最多可达300多片。全株长有白色短毛,株高130cm,200多个叶片,叶片长80cm,宽20cm。根系发达,主根粗大,肉质,分有许多侧根,根深1m以上。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抗寒,在-40℃可越冬。7℃开始发芽,在20~25℃、土壤持水量70%~80%时生长最快,0℃以下停止生长。1 栽培技术1.1 繁殖方法俄罗斯饲料菜常年开花但很少结种子,主要靠无性繁殖。其繁殖方法有二:①分株繁殖法:按根块上的幼芽多少纵向切开,每条根栽1株,栽培后1周…  相似文献   

9.
唐菖蒲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荷兰唐菖蒲品种引入青海经驯化,绝大多数品种生长良好。生长期150-170天,花期21-30天,米球繁殖系数0.6-3.02,重量增长78.3%-990%,切花母球的仔球重量增长69.47%-296.96%,切花梗长67-94cm,每穗花朵数13-22,花冠长8.1-11.5cm,着花密度3.1-4.4cm/朵,花色鲜艳,切花等级均达到特级标准。切花球种植密度1.7-4.1万株/亩,栽植材料密度5.  相似文献   

10.
赤91-1是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8年从当地农家品种实心芹菜中,经系统选育于1991年育成的新品种。株高93cm区试产量为88644.0kg/hm^2,比原品种实心芹菜增产32.2%。到1996年推广面积25.27hm^2,适应北方延秋晚栽,南方不受季节限制。  相似文献   

11.
前历深水灌溉对水稻障碍型冷害的防御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冷害年通过田间栽培和冷水处理的冷害模拟试验,自然条件下验证佐竹等人曾在人工气候室实验证实的前历深水灌溉对水稻孕穗期耐冷性变动的影响及其冷害防止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前历深水在无冷害的一般年,可增产3%~5%,而冷害年幼穗形成期开始10cm深灌的前历深水比普通的5cm浅水增产13%~20%,而前历10cm深水同危险期20cm深水并用,就增产20%~30%.而且前历10cm深水的效果,比危险期20cm深水的效果还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60cm行距、60cm穴距、每穴两株的等距双株栽培方式,每公顷产皮棉11865kg,比目前大田采用的宽窄行种植方式的10386kg增产1479kg,增产率142%,达差异显著水准。株、行距均为50cm的等距单株方式,每公顷产皮棉11277kg,比宽窄行方式增产891kg,增产率为86%,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苗应用移栽灵混剂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引进的移栽灵混剂,经1996年太原市南郊良种场试验,与当地用的调酸剂相比亩用量少365.3kg,节省投资253.2元。培育的旱苗比调酸剂苗增高0.24cm,叶面积增大0.2cm2,地上部百株苗干重增重0.2g,单株总根增多2.3条,有效分蘖增加25.1%,千粒重增重1.9g,亩增产32.6kg。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控蘖增粒高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蘖消长、成穗率、穗长分布、茎秆粗细、穗粒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杂交水稻双本插增产原因。结果表明,双本插本田分蘖较少,无效分蘖时间短,分蘖成穗率达82.24%;穗长分布倾向大穗,群体穗型质量好,茎秆粗(倒二节)在0.4cm以上的数量占91.6%,且茎粗每增加0.1cm,每穗总粒数增加30.15粒,实粒数增加22.23粒,增加量居试验第一;结实率85.18%。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该项研究表明:根圈深度浅的和无灌水区的土壤PF值高,其值达到2.3~2.6时作为春小麦需水的田间灌溉指标;单位面积根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干重(根密度则相反)、株高、平均分蘖数,平均穗数随根圈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奠定了丰产的物质基础。10和20cm浅根区内实施喷灌比无灌水的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开花期分别增加98和94g/m ̄2,收获期分别增加74和93g/m ̄2,籽实干物重分别增加29和44g/m ̄2,干物重比率增加1.8%,穗数增加43个/m ̄2,穗粒数增加1.3和0.6粒,千粒重变幅小,约33g左右,每亩分别增产13.9%和16%。但仍以深根区比浅根区内小麦分别增产57.8%和29.5%为高。总之,在浅根区实施喷灌或加深耕层,促进根系发达,是旱作区提高春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田间试验结果;黄泥田深耕到20cm比原耕深12cm增产12.27%,深耕16cm和20cm加奥普尔改土剂可进一步提高产量5.1%-7.3%。奥普尔改土剂与水稻专用肥配施,可比习惯施肥的水稻单产提高12.6%,土壤松软易耕。优化模式可采用深耕16-20cm,施用水稻专用肥+奥普尔改土剂。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烂泥田植莲,N,P,K配施比不施肥增产88.38%-104.11%,比习惯施肥增产28.43%-39.16%。花莲期追肥可促进秋莲增产7.37%-18.13%。使用配方肥比进口复合肥增产6.63%-14.10%。栽植湘莲泥脚以20cm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8.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品种苏玉9号和南玉3号,麦套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栽(水稻塑盘30cm×60cm,468孔保温育2叶苗,大田地膜覆盖)与地膜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结果指出,盘育乳苗地膜栽玉米具有早播早苗,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能力强,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粒叶比高,穗大穗多粒重,空秆率低的早熟高产生育优势。比地膜直播早播17d,早苗12d,早熟9d,增产26.9%;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早播12d,早苗7d,早熟6d,增产36.4%。  相似文献   

19.
研制三种不同的诱花剂配方对果诱花和活动芽速生成新梢,三种诱花剂配方的效果都一样好。果树提早20~30d抽穗和扬花,平均穗长比对照增长51.67%~63.27%,并且抽穗整齐一致。活动芽在喷药后第19天平均梢长比对照增长52.33%~65.46%,梢色暗绿。吕宋忙速生最快,喷药后第12天,梢长25cm,第19天达51cm。供试的栽培品种有三年忙、文昌白玉,吕宋和马切苏。供试面积约2.67hm ̄2.  相似文献   

20.
在苹果幼树新梢长到30-40cm时,剪留新梢全长的1/2-3/4,可使分枝百分率增加77.6-100.0%,果枝率达21.6-50.1%,每枝花序数增加0.41-1.1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