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河北省昌黎县不同鸡场发生的法氏囊病鸡群中,分离到JD1,JD2,JD3,JD4,JD5共5株IBD病毒毒株,通过初步分离与试验,并对其作了致病性,鸡胚适应性和免疫保护性等项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株均为IBDV,且可使易感鸡100%发病,致死病在0-40%。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胚胎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IBDBJ836免疫接种18d龄鸡胚,雏鸡在1,3,6周龄用IBD强毒攻毒,获得显著保护,其保护率分别为66.7%,87.5%和100%,且早期免疫保护率高于雏鸡免疫。IBD胚胎免疫安全,不影响孵化率和健雏率,对新城疫苗的免疫应答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TA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胚弱毒疫苗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制成TAD-3弱毒细胞疫苗,其毒价稳定在10^7.5TCID50/mL以上;28日龄雏鸡免疫接种后14d体琼扩阳性率为100%,雏鸡接种10^5T CID50证明安全,现场使用效果理想。但不宜以大剂量的TAD-3和新城疫疫苗同时口服免疫接种,以免干扰新城疫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分离、纯化与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鸡胚尿囊液培养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将培养病毒的鸡胚尿囊液经高速离心,聚乙二醇(PEG)沉淀、蔗糖垫底超速离心、NaBr密度梯度离心,可获得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带。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IBDV颗粒呈六角形,直径约60nm,无囊膜,其浮力密度为1.30~1.36g/ml。实验所分离的病毒粒子的平均含量为1.72mg/ml。用这种病毒免疫健康家兔制备抗IBDV的血清,获得了效价在1∶32以上的抗血清,抗血清有较高的纯度和专一性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一大传染病。由于IBD的感染和流行,常常造成其它疫苗免疫接种效果不佳,甚至导致免疫失败,给养鸡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寻求控制鸡IBD的有效药剂,特进行了该试验。1 材料与方法选择自然感染IBD的发病鸡群进行试验。抗病促长剂由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生物技术室研制提供。治疗方法是将自然感染IBD的发病鸡群,随机分为3组。第1组用抗病促长剂进行肌肉注射,每只每次1.0~2.0ml,1天1次,连用2天;第2组用高免蛋黄液进行肌注,每只每次1.5~…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IBD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幼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该病发病率高 ,病程短 ,不但引起病鸡死亡 ,还可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IBD已传遍我国各地 ,在疫区应注重IBD的诊断与防制 ,现将其防制的难点与重点介绍如下。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1.1 临床诊断由IBD超强毒引起的IBD或抵抗力不强的鸡群发生的IBD ,往往呈现较明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如 2~ 15周龄尤其是 3~ 6周龄的鸡发病率高 ,发生快 ,呈尖峰式死亡 ,病程 1周左右 ;鸡临床表现精神沉郁、颤抖、…  相似文献   

7.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血清Ⅱ型Z4毒株500个空斑形成单位与MDV血清Ⅲ型FC126毒株1000PFU组成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免疫对MD高度易感的P系SPF白来航鸡,设301B/1+FC126二价疫苗,Z4,301B/1和FC1263种单价疫苗免疫组做对照,以MDV超强毒MD5毒株攻击,结果表明:Z4+FC126和301B/1+FC1262种二价疫苗均能给免疫鸡提供较强的免疫效力,而3种单价疫苗则不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种毒接种量、比例及接毒时间的调整,促使鸡新城疫(ND),支气管炎(IB),法氏囊病(IBD)三株弱毒在同一鸡胚细胞上增殖并研制成鸡新城疫,支气管炎、法氏囊病三联细胞弱毒。经16批次五万余只不同品种雏鸡的接种试验及对抽检雏ND血摄制抗体(HI)检测和ND标准强毒攻击结果表明:首次接种后10天的雏鸡ND血凝抑制抗体达6Log2以上,与单苗组试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首次接后33天和二次种后30天,  相似文献   

9.
鸡IBD免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建国(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牧医系,新乡45300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所致雏鸡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但能引起鸡群大批死亡,还严重破坏鸡体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用单克隆抗体双抗体ELISA法检测自然发病鸡和人工感染鸡的法氏囊及其它脏器和IBDV细胞毒,病鸡的法氏囊IBDV检出率约100%,其它脏器较低,IBDV细胞毒毒价明显低于组织毒。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DB4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东北养鸡场分离到DB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对其进行了动物回归、生物学特性、电镜观察与S1基因的序列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DB4能够凝集鸡的红细胞,形态为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0^-6.7 EID50,动物回归感染死亡鸡肾脏病变明显,表现肾脏肿大、花斑肾,DB4毒株S1基因由1620个核苷酸组成,推导的多肽由5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氨基酸切割识别位点序列为HRRRR,序列分析发现:DB4与国内疫苗株YM_W93和标准株M4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7.2%和77.3%,确定该分离毒株为致肾脏病变的变异型IBV。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先前克隆并测定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对IDV各毒株(M41,H52,H120,Aust-T以及野毒株等)攻毒鸡的组织中的IBV进行反转录套式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鸡的其他传染病病毒(IBDV,AIV,ND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反转录套式PCR方法可用于感染鸡体内IBV各血清型毒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鸭坦布苏病毒病卵巢病变标准的判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产蛋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后卵巢病变产生的进程和卵巢病变规律,为采用产蛋鸭卵巢病理变化检查法进行疫苗效力检验提供依据。【方法】70只260日龄产蛋樱桃谷鸭,以0.5mL/只(含100DID50)的剂量经胸部肌肉接种鸭坦布苏病毒(HB株)强毒。观察试验鸭的临床症状,统计每日产蛋数和采食量。攻毒后2 d,每只鸭经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经卵黄囊途径接种5枚6日龄SPF鸡胚,每胚0.1mL。接种后置37℃条件下继续孵化,24 h死亡鸡胚弃去。采用RT-PCR方法测定24-72 h死亡鸡胚的DTMUV核酸,将1/5或以上鸡胚死亡且DTMUV核酸阳性的鸭判为DTMUV感染鸭。攻毒后4-10 d,每日剖杀10只鸭,观察和分析生殖系统病变。统计病变率,检查输卵管内是否有蛋,卵泡是否变形、出血和破裂,依据病变率和病变,确定检查内容和病变卵巢的判定时间和标准。【结果】(1)攻毒后3、4、5、6 d,鸭几乎不采食,产蛋数明显下降。攻毒后7 d,鸭精神状况好转;攻毒后8 d,采食量开始回升。(2)70只鸭中,除1只鸭的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外,其余69只鸭的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阳性,病毒分离阳性率为98.6%(69/70)。(3)攻毒后4-10 d,共64只产蛋期鸭的生殖器官可以判定。(4)攻毒后4、5、6、7、8、9和10 d,卵巢病变率分别为66.7%(6/9)、100%(10/10)、100%(10/10)、100%(9/9)、100%(9/9)、100%(9/9)和100%(8/8)。(5)除攻毒后4 d有2只鸭输卵管中有蛋外,其余62只鸭输卵管中均无蛋,无蛋率为96.9%(62/64)。(6)攻毒后4-10 d,96.9%(62/64)鸭的卵泡变形,96.9%(62/64)鸭的卵泡出血,95.3%(61/64)鸭的卵泡变形和出血,34.4%(22/64)卵泡破裂。【结论】(1)确定卵巢病理变化检查时间为攻毒后7-8 d;(2)具有变形或出血病变之一,判病变卵泡。输卵管内无蛋且有3个及以上病变卵泡,判为病变卵巢。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查现有疫苗与山西北部舍饲羊群所患病是否匹配,以及更好地研究羊痘病毒和研制新型疫苗,对2009年山西北部绵羊群发生的疑似绵羊痘进行了病毒分离及ELISA检测研究。取疑似绵羊痘病羊的皮肤丘疹、水泡或脓泡组织的病毒悬液,接种2月龄绵羊睾丸细胞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病毒悬液接种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未出现痘斑。收获产生病变的细胞培养物,继而利用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羊痘病毒,并确定其病毒含量。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病毒为绵羊痘病毒,样品OD值平均为0.156,浓度为2.5 IU.L-1,接近于标准品(2号)。本研究为今后研制新型羊痘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1999年12月底,北京郊区某鸡场发生1种以鸡腺胃肿大为特征的鸡的传染病.取发病鸡腺胃,经研磨离心处理,取上清接种SPF鸡胚,从第4代开始,出现典型的胚胎卷缩、侏儒胚,EID50为10-5.25.病毒感染SPF鸡胚尿囊液经负染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80~160nm,有囊膜和纤突的类似冠状病毒的病毒粒子.该病毒可干扰新城疫病毒增殖.病毒对热敏感,耐酸,无直接血凝性,但病毒经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用此分离毒接种8日龄雏鸡,能引起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处理的病料组织在SPF鸡胚上盲传至第3~4代后,鸡胚出现尿囊绒毛膜增厚,鸡胚卷缩变小、侏儒胚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性病变.将收获的病毒液进行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病毒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证实,分离的3株病毒均属于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结论]电解多维+肾肿散(中药)+阿莫西林组合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到80;~90;.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初,已免疫过新城疫疫苗的新乡市某鸡场蛋鸡出现以消化道、呼吸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疑似新城疫病例.将病料经10日龄SPF鸡胚增殖分离病毒,命名为ND-XX10.提取其病毒基因组RNA,并以此为模板,RT-PCR扩增获得F基因主要功能区(1~631 bp)片段并进行测序.结果显示,ND-XX10毒株F蛋白的裂解位点为...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近年来IBDV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养鸡业的发展,传统疫苗已不能控制IBDV的流行,迫切需要研制新型疫苗。IBDV VP2蛋白是重要的结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因此,利用VP2蛋白制备IBDV重组疫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IBDV VP2蛋白的作用及在不同表达系统中用VP2蛋白制备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IBDV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取新疆五家渠某鸡场发病鸡病料,接种鸭胚,分离病毒,病料在鸭胚中盲传至第5代,鸭胚尿囊液HA效价达217,HA可被EDS-76标准阳性血清抑制。免疫电镜观察到了病毒颗粒,表明该病是由EDS-76病毒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