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晒烟早熟性和丰产性的矛盾中找出相关遗体参数,选择既早熟又丰产的晒烟新品种,增强预见性,提高选择效果,加速晒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晒烟主要早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从晒烟早熟性状与产量的对立性中 ,选择既早熟又丰产的晒烟新品种 ,增强预见性 ,提高选择效果 ,加速晒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3~1992年省棉花品种区试资料,对影响泗棉2号稳产性、丰产性和早熟性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变异程度、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要选育稳产、丰产、早熟良种,育种时应选择结铃性强、铃大、吐絮早而集中、衣分高的早熟或中熟类型。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选择 酱用番茄种植以早熟品种为主。选择果实鲜红、成熟一致、便于运输、丰产性好、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目前主栽早熟丰产品种有里格尔87-5、石红3号、钻石等。  相似文献   

5.
特早熟陆地棉若干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遗传参数的估计和相关分析,采用合适的选择技术,可使特早熟陆地棉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和纤维品质得到同步提高。早熟、丰产和纤维品质性状间多数均存在遗传负相关,在适当降低植株高度和减少果枝数的前提下,从增加株铃数和衣分入手,以霜前吐絮果枝数和霜前吐絮铃数作为早熟性指标进行选择,即可在实现早熟高产的同时,使纤维品质的总体表现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从晋棉11号特性探讨育种目标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选育晋棉11号的成功实践,认为在新品种培育中,要以抗病优质为前提,早熟丰产为目标。丰产性选育时,要在保持现有品种的铃重和结铃性的基础上,注重衣分的选择,早熟性要注重选择铃期短,成铃速度快、内围铃多、早而不衰的品系,使丰产优质抗病三者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有利于新品种育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豆优良品种黑河14的选育,作者认为:在大豆超早熟育种的亲本选配上,应选择双亲生育日数差值小、花期短、鼓粒快、株体繁茂、中日性、耐低温的极早熟种质资源作为杂交亲本.以极早熟、丰产、抗病品种间杂交为最佳组合,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早熟性基因累加超亲遗传后代,进而创造出更早熟的杂交后代材料,于F2和F3世代,以早熟、抗病性为主进行选择,严格淘汰晚熟、感病单株.F4世代以丰产性状选择为主,从早熟、抗病后代的优良株系中大量选拔丰产性状优异的单株,混合成品系,下年进行品系鉴定.由于大豆生态适应区域明显,为此,充分结合当地生态条件进行选育更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王田利 《农友》2001,(7):10-10
1.选择优良品种:生产上表现优秀的有捷克白、定边大苤蓝等。其中捷克白早熟,定边大苤蓝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9.
1 品种选择 选择分枝性弱、节间短、高矮中等、抗寒性强,早熟丰产,耐弱光,适宜密植的矮生品种,主要有早丰、美国红玉、合作903等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中早熟棉花品种,其丰产性和稳产性均优于中熟类型品种。根据陕西关中地区自然资源及耕作制度发展,本文提出早熟应是本地区棉花品种选育和选择的关键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短季棉早熟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成份和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生态型短季棉早熟性的主成份分析和4组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短季棉早熟性主成份Ⅰ,Ⅱ的累积贡献率达91.66%。短季棉早熟性与生态因子的典型相关极显著,二者主要由生育期和出苗至吐絮期的有效积温起作用。短季棉产量性状与早熟性状、纤维品质的典型相关均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但早熟性和纤维品质的典型相关不显著。短季棉育种要协调和同步提高早熟性、丰产性与纤维品质,应重点选择第1,2次收获皮棉产量及其比率和生产率指数,同时防止麦克隆值过大及株高过低。  相似文献   

12.
水稻的生育期和抽穗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农艺性状,前人已经分别作了综述。以抽穗期为指标,从水稻的早熟性出发概述了水稻早熟性的诱变、早熟性的遗传及基因定位。介绍了影响水稻早熟的因素,并指出早熟性与丰产性不矛盾,同时展望了早熟性的利用前景,为水稻早熟高产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山苦瓜早熟嫁接栽培研究试验表明:高山早熟嫁接苦瓜比实生苦瓜的生长势、抗逆性明显增强,早熟性、丰产性好,经济效益显著。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生产示范,提出高山苦瓜早熟嫁接栽培配套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西葫芦秋延晚栽培选择生长发育快、早熟、植株矮小、抗病、耐低温性较强的丰产品种,如:早青一代、阿太西葫芦、玉玲珑、冬美8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选择6个代表性亲本,采用性状互补原则,配制5个组合,对不同世代的早熟性、丰产性进行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是最基本的,但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也存在,因此对早代中选材料进一步鉴定选择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1品种选择 棉花——小麦间作套种品种选择的根据是:要尽量缩短棉花与小麦的共生期,因此选择小麦品种要在优质、高产、抗病的基础上更要早熟,一般选用71-3、石家庄8号、济南17等中早熟抗旱节水优良品种,棉花采用中早熟、结铃性强、丰产性好的冀棉25、国审冀668等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选择 春提早栽培宜选择早熟性好、抗病性强、耐低温、丰产性能好,尤其是前期产量高的品种。生产实践证明:“农研十二号”以其极早熟且大果的特性深受菜农的欢迎,该品种前期产量高,早春栽培,效益较好。“农研十三号”以其良好的适应性和极强的结果能力,结果多、产量高,深受菜农喜爱。  相似文献   

18.
极早熟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荣 《现代农业》2009,(11):39-40
马铃薯是朝阳地区传统的抗旱救灾作物,由于早熟马铃薯品种具有早熟、丰产、鲜食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我地区良好的间套复种作物。  相似文献   

19.
1、品种选择 应选择瓜蔓短,节间短、叶片小、抗逆性强,早熟、丰产、耐贮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一、品种选择 奎屯垦区番茄种植以早熟品种为主、中晚熟品种互为搭配。选择果实鲜红、果实红熟一致、丰产性好、便于运输及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