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因建立水电站,水库淹没区的红豆杉需进行迁地保护.为此,对水库淹没区的红豆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红豆杉迁移地和原生地的生活及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由此做出了红豆杉迁地保护分析论证和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2.
武汉植物园野生果树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植物园在全国率先建立野生果树资源圃,主要对华中地区野生果树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已收集蔷薇科、木通科等20个科37个属300余种野生果树资源.分析了武汉植物园野生果树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并就目前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若干探讨,提出了加大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力度,发展特色野生果树,促进开发利用,加强资源评价及遗传研究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东北红豆杉宽甸、本溪、和龙、汪清、穆棱5个产地幼苗的生长特征,旨在探讨东北红豆杉在潜在分布区的引种适应性,为其迁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分别在山东、北京、辽宁、吉林4个试验点观测3年生苗,对其苗高、地径、冠幅等7个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和多重比较。另外,用AMMI模型对东北红豆杉苗高进行基因型(G)、环境(E)和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东北红豆杉幼苗在不同生境下生长的稳定性。结果(1) 山东试验点各产地幼苗地径、侧枝数、最长侧枝长和当年抽梢长生长量表现最好,分别高于北京试验点的3.77、1.88、10.35和1.30倍。各试验点内的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平均高达30%以上,说明幼苗更具有很高的遗传分化。(2)从方差分量来看,苗高、地径、冠幅、当年抽梢长生长量在地点间的方差分量分别为62.89%、64.37%、32.65%、52.34%,远大于其他差异来源,说明地点效应对东北红豆杉生长影响最大。平均保存率由高到低分别为97.49%(吉林)>92.16%(辽宁)>89.92%(山东)>85.64%(北京)。结论(1) 东北红豆杉生长性状除地径生长量在产地与试验地互作效应上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都具有极显著的产地、地点以及产地×地点的互作效应。山东、北京、辽宁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是汪清产地幼苗;吉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是本溪产地幼苗。(2)和龙产地幼苗生长良好且稳定,适合在4个试验点进行大面积迁地保护;宽甸产地幼苗在4个试验点都表现最差且保存率低,不适合迁地保护。山东生长比北京好,表明可以对东北红豆杉进行往南迁地保护,前提必须做好产地幼苗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4.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迁地护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保护植物种质资源 ,从 1 95 9年开始 ,根据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植物模拟其原生环境 ,进行迁地护存的研究 .结果表明 :( 1 )共迁地护存具有保护价值的植物有 1 31科、 5 4 6属、 1 72 2种 ,其中蕨类植物 2种、裸子植物 1 2 9种、双子叶植物 1 341种、单子叶植物 2 5 0种、珍稀濒危植物 1 0 0种 ;( 2 )有 1 476种植物迁地护存的效果良好 (成功率为85 .71 % ) ,有 1 1 7种植物迁地护存的效果一般 (不能适应极端气候 ) ,有 61种植物生长较差 ,有61种植物不能适应而死亡 ,有 7种植物生长情况有待观察 .迁地护存是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优良速生树种选择及植物与植物之间生态关系研究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湖南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仿生护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人为破坏和环境条件的恶化,许多植物资源处于濒危灭绝状况,一种植物和灭绝,又将导致10 ̄30个生物种的消失。为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迁地护存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其原产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应用植物引种原理。从1986年开始,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对湖南和邻近省的一些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迁地仿生护存的初步研究。共迁地护存珍稀濒危植物124种,现保存118种,保存率95.16%,其  相似文献   

6.
摘要:本文结合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意义,概述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对西安植物园多年来迁地保护的62种稀有濒危植物进行了引种适应性评价,并提出了植物园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濒危植物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诸如濒危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建立、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对濒危植物进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动物园是迁地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昆明动物园为例,陈述动物饲养环境、管理和繁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动物园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在生境管理方面提出,应研究不同种类的生境需求;通过仿原生境,为动物提供适宜的隐蔽;合理布局,适宜密度,防止疾病传播.动物园的繁殖应考虑单独开辟繁殖区;建立当地特有、珍稀动物繁殖群;关注动物的行为发育机制研究,对笼养条件下动物的摄食、交配、防卫、通讯等行为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9.
西安植物园陕西省稀有、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了陕西省稀有、濒危物种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重点阐述了西安植物园在挽救陕西省 稀有濒危物种的行动中所做的研究工作,对植物园多年来迁地保护的31种珍濒植物进行了引种结果评述,并提出了陕西省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豆杉海岛迁地栽培与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自1999年12月开始,在浙江定海首次进行海岛迁地保存育苗及种植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播种、扦插、移栽和定植等迁地栽培与繁殖等各种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舟山海岛苗期生长旺盛,1年生平均苗高为18.9cm,地径0.32cm,最大植株苗高可达35.0cm,地径0.50cm,但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扦插育苗生根容易,在备有遮阳网的铜质大棚内间歇喷雾条件下,用5年生幼树做插穗母本,未经任何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可达90%,经ABT1号生根粉处理后,生根率最高可达100%;大棚内容器移栽育苗,效果良好;在土层深厚的稳风地带试栽,6年生幼树平均高为2.30m,平均地径5.42cm,平均胸径2.37cm,平均冠幅东西2.42m,南北2.15m,幼树长势旺盛,海岛迁地保存可望成功。表4参11  相似文献   

11.
德保苏铁Cycas debaoensis为中国特有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2年由广西德保引种至桂林植物园。对德保苏铁繁殖特性、生长习性、适应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产于南亚热带石灰岩土壤条件下的德保苏铁在中亚热带酸性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开花结实,抗寒性较强。在引种地,成龄植株萌叶期为5-7月,花期5-6月,果熟期11月中旬至下旬。德保苏铁茎干生长缓慢,株高平均增长1.90 cm.a^-1,地径平均增长2.14 cm.a^-1。德保苏铁种子具后熟休眠特性,种子储藏方式以常温湿砂储藏较好,种子萌发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利用24对SSR引物对云南省保山市分别在原位和异位保存条件下的12个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4对引物在原位居群共检测到等位基因(A)1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5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0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91.76%,香农指数(I)为1.17;异位居群共检测到等位基因88个,Na为3.67个,Ne为2.52个,P为100%,I为1.03。结果显示,原位居群的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高于异位保存居群,这表明与异位保护相比,原位保护是维持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一种更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元宝山南方红豆杉克隆种群生长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元宝山的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克隆分株的数量、形态特征(分株高度、基径、间隔物长度、分株位移)等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一个连续统指数对克隆构型进行定量描述,进而分析了克隆生长型与种群更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中南方红豆杉克隆分株的形态特征有差异,分株平均高度和基径为2.45m和6.2cm.克隆构型指数在0.6~0.87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说明元宝山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的克隆构型在不同的生境中有较大变化.采用的克隆构型指数能较好的描述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的克隆构型特征,用指数描述的结果与形态学性状判断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元宝山的南方红豆杉种群更新包括种子更新和分株更新,自然状态下以分株更新为主.趋于"游击型"的南方红豆杉分株更新占优势,种子更新形成的幼苗很少见到;趋于"密集型"的南方红豆杉种子更新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14.
欧建德 《农学学报》2013,3(3):64-66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对其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影响试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树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在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存在显著可塑性变化。长期遮荫较全光照可以显著性提高叶长、叶宽、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水分饱和亏缺,显著性降低叶厚、比叶重、组织密度、相对含水量、干鲜比、叶绿素a/b;不同光环境对叶型指数无显著性影响。南方红豆杉为适应不同人工光环境,在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都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为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可以改变植株形态,是人工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对福建龙栖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毛竹群落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选择3株育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Cheng et L.K.Fu)雌性植株,采用树冠分层分区域研究法,测定上、中、下层及内、中、外区域计9个小区的光合作用,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冠层不同部位的光能分布和光合生理。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植株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上层、中层外部和下层外部;蒸腾速率在上层外、上层内和下层内较低,在其他方位都较高;南方红豆杉冠层不同部位气孔导度差异均显著;中层中、中层内和下层内胞间CO2浓度较高,响应光合作用小;树冠外部的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内部较底;树冠内部透光率低;南方红豆杉植株蒸腾作用与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不紧密;对南方红豆杉可以截取冠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外部行枝条进行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7.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 1978—1980 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 5 188 份、繁殖种子入库保存 4 000 余份,涵盖 20 个野生稻种;在广州和茂名各建立了 1 个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形成了种茎入圃、种子入库保存及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野生稻资源保护体系。利用广东野生稻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 156 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地品种审定,其中 18 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而且大部分品种米质达到国标、部标或省标优质 3 级或以上等级,说明野生稻资源在优质稻品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工作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布局不全面,野生稻自然生存呈现濒危趋势;野生稻资源鉴评设施设备条件不完善,深度鉴评基础薄弱,影响野生稻资源充分利用。建议加大野生稻保护与鉴评经费投入,加强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野生稻资源优异种质创新、育种新材料创制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以促进野生稻资源保护和育种利用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8.
欧建德 《农学学报》2013,3(1):45-49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南方红豆杉的形态学特征及观赏性状试验,对其植株高度、地径、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分枝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植株形态及观赏性状在不同人工光环境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可塑性变化。全光照较长期遮荫可以显著性提高树冠园满度、枝叶浓密度、2、3级枝数量及均长和总体分枝率;长期遮荫促进植株高度、地径和1级侧枝萌发,植株叶色明显更为浓绿,但显著性减少1级侧枝长度。南方红豆杉为适应不同人工光环境,在形态方面都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为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可以改变植株形态,是人工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于灭绝的珍稀抗癌植物,而南方红豆杉是我国亚热带至暖温带特有树种之一,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在我国为一级保护植物.本文结合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和2008年南方雪冻情况,分析了南方红豆杉的现状和濒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