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流行的现状及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CSF)是由一种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遍布全世界,也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LE)制定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于2005年将猪瘟列为法定报告的疫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2.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1类动物疫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疫苗免疫是唯一有效预防该病的手段,但只有选择最佳疫苗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发挥疫苗对猪群的最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高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1833年,首次报道于美国俄亥俄州。1903年,被证实猪瘟的病原为病毒。我国猪瘟发生时间不详。我国于1956年开始制定消灭猪瘟  相似文献   

4.
吴金 《兽医导刊》2009,(10):38-3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病猪高热稽留和小血管的变性导致组织器官多发性出血、坏死和梗死。此病于1833年首先在美国等地发现,以后遍及世界各大洲。我国据1953年调查,大部分省份都有发生。猪瘟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极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A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吴金 《动物保健》2009,(10):38-3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病猪高热稽留和小血管的变性导致组织器官多发性出血、坏死和梗死。此病于1833年首先在美国等地发现,以后遍及世界各大洲。我国据1953年调查,大部分省份都有发生。猪瘟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极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A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猪瘟(Hogcholera,HC或Swinefever,SF;在欧洲称为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CV或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必报传染病,我国也将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7.
王琴 《动物保健》2009,(10):32-34
猪瘟又称经典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是世界粮农组织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计划要消灭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目前猪瘟遍布全世界,根据OIE制定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07年版,猪瘟被列为法定报告的疫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  相似文献   

8.
吕惠序 《养猪》2011,(6):89-92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9.
我国猪瘟的免疫监测及综合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琴 《兽医导刊》2009,(10):32-34
猪瘟又称经典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是世界粮农组织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计划要消灭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目前猪瘟遍布全世界,根据OIE制定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07年版,猪瘟被列为法定报告的疫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可高达100%,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可预防。该病虽然不感染人,却是一种给养猪业带来毁灭性后果的猪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目前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在1921年东非国家肯尼亚首次确认以来,随后相继传入非洲、欧洲、美洲等大洲。我国于2018年8月3日首次在辽宁省确认传入,其后波及多个省份。一旦发生该病,严重危害养猪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100%,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本文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如何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2007年9月,猪瘟列入强制免疫疫病,疫苗由政府统一采购.此后,根据各级专业(农牧、动物防疫)部门的检查结果,武平县规模猪场猪瘟免疫密度均为100%。为了解掌握猪瘟免疫效果,2009年7~9月对全县各乡镇共4...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一种至今尚无法治愈的疾病.目前该病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大多数养猪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传染病,对世界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OIE制定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2002年版)列为A类1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的临床特点与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惠序 《养猪》2010,(3):63-6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患病动物的口、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为特征,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对畜牧业生产、肉食品供应及国际贸易造成重大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7种)的第一位。《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将口蹄疫列为猪的3大强制免疫计划(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之首,要求对所有猪进行0型口蹄疫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由于其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又没有有效的疫苗防治,所以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上报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小反刍兽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PPR),曾被称小反刍兽伪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胃肠炎一肺炎综合征等,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小反刍兽类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942年,该病首先在非洲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发生,给小反刍动物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灾害。2007年7月我国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但已基本控制。限于国内介绍该病的资料文献很少,为了在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生时能采取紧急措施,使其及时得到预防、控制和扑灭,笔者将该病的有关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病。当前,世界范围内并未研制出能够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以及相应的治疗药物,一旦发生疫情,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对其进行防控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猪瘟是我国养猪业危害相当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猪瘟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流行,我国最早于1925年发现该病,从1950开始使用猪瘟结晶紫疫苗对猪进行免疫,对控制当时猪瘟流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猪和野猪,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接近100%,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当前该病缺乏有效的防控用疫苗及药物,主要通过捕杀发病动物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控制。该病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唯一成员,其基因组长约170 kb^193 kb,为双链DNA,编码151~167个病毒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