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产蛋鸡猝死症该病亦称产蛋疲劳症、骨质疏松症。该病主要是突然死亡,死亡的鸡一般是产蛋率较高的鸡,多发于产蛋率上升的鸡或产蛋高峰鸡,产蛋鸡多在产蛋前出现瘫痪,若帮助其产出鸡蛋可能免于死亡,将这样的鸡放在阳光照射处,可恢复正常。1.症状。死鸡多见输卵管后  相似文献   

2.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多发和常发传染病.除因经蛋传染引起刚出壳雏鸡大量发病死亡外.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有典型的发病,与原有的成鸡表现隐性感染不同,出现新的发病规律。育成鸡发病死亡,商品蛋鸡和蛋种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胚率高.污染严重时有的蛋鸡群出现零星死亡。  相似文献   

3.
1产蛋母鸡脱肛症 产蛋母鸡脱肛是鸡病中对鸡危害较严重的疾病。因脱肛继发啄肛造成直接死亡与间接死亡,可占到产蛋期母鸡死亡总数的48%。大肠杆菌感染可导致产蛋母鸡脱肛,鸡舍内环境卫生恶劣,空气污浊,湿度过大,粪便严重污染是大肠杆菌大量滋生的根源。由于大肠杆菌感染,鸡群中脱肛与啄肛鸡增多,连阴天、舍内潮湿、闷热时,啄肛鸡增多。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可致雏鸡和幼鸡大批死亡,严重影响成鸡的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5.
笼养蛋疲劳症又称笼养产蛋鸡骨质疏松症或笼养鸡瘫痪,美国称本病为产蛋鸡猝死症。该病是笼养鸡骨骼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现代化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代谢病,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鸡和高产鸡。它所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主要引起产蛋鸡的瘫痪、死亡以及产蛋下降,还影响鸡的屠宰加工。大中型鸡场发病率很高,发病严重的鸡群,每月损失超过10%,使生产受到巨大损失。1)临床症状。①最急性型发病鸡往往突然死亡,初开产的鸡群产蛋率在40%~60%时,死亡最多,死亡前无症状。表面健康、产蛋较好的鸡群,白天挑不出病鸡,但次日早晨可见到蛋鸡死亡。…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病鸡以咳嗽、打喷嚏、呼吸锣音为特征。该病还能引起雏鸡肾脏病变,在产蛋鸡群中则经常导致产蛋下降及软壳蛋、畸形蛋、蛋清稀薄等。呼吸系统和肾脏损伤是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鸡脂肪肝综合症又叫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常发于产蛋母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本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发病初期并无临床表现,随着脂肪在肝脏中的不断聚集,随后才逐步表现出临床症状,如果未及时发现,会出现大面积死亡。死亡鸡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公鸡极少发生。  相似文献   

8.
鸡没有汗腺,散热功能差。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导致蛋用鸡的产蛋率下降。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就会造成鸡群中暑死亡。因此在夏季挖掘蛋用鸡的产蛋率是有潜力的,这就需要科学的饲养。本文仅将夏季提高蛋用鸡产蛋率的四项关键工作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种蛋大头开1.5 cm×1.0 cm椭圆形口的情况下,就翻蛋和码蛋方式对X期鸡胚体外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试验结果来看,(1)9日龄的存活率两组分别达73%和80%,表明0日龄种蛋在大头开孔后,0~8日龄小头向上翻蛋进行孵化是较为合适的。8日龄时码蛋方式的转变,即小头向上转变为大头向上,使鸡胚出现快速死亡,12日龄时两组鸡胚全部死亡。(2)对比6~9日龄的存活率,大头向上码蛋组从6日龄到9日龄存活率下降了7%,而横放码蛋组的存活率没有下降,因此,在8日龄码蛋方式发生改变后,两组存活率的下降并不明显(P0.05),但至12日龄时两组鸡胚均全部死亡。试验结果表明,8日龄时,码蛋方式由小头向上转变为大头向上或横放会加快鸡胚的死亡,尤其是转变为大头向上。  相似文献   

10.
产蛋母鸡发生脱肛,常常引起水肿、发炎、溃烂,招致其他鸡啄食而造成死亡。脱肛多发生在产蛋盛期,多见于高产鸡,尤其是新开产鸡。原因主要是产蛋过多、蛋过大或双黄蛋,鸡用力努责或产蛋前后受惊,剧跳而引起。输卵管或肛门的慢性炎症、便秘等也可造成脱肛。发现脱肛鸡应立即抓住,单独饲养。先用浓盐水热敷,以减轻充血或水肿,再用0.1%高锰酸钾水或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发病新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传染病,该病在最近出现一些新特点:除了因经蛋传染引起刚出壳雏鸡大量发病死亡外,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有典型的发病,与原有的在成鸡只表现隐性感染不同,出现新的发病规律。育成鸡发病死亡;商品蛋鸡和蛋种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胚率高,污染严重时有的蛋鸡群出现零星死亡。  相似文献   

12.
我镇部分养鸡专业户,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出现产蛋突然下降,拉乳白色稀粪的现象,产沙壳蛋、白壳蛋、畸型蛋,食欲减退,饮水增加。少数专业户蛋鸡呈小批量死亡,暴发流行持续数周。 一 临床症状发病鸡大多为产蛋高峰期鸡,发病前产蛋率达90%以上,发病后有少量鸡死亡.食欲减少,饮水增加,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4~45℃,产有10%左右沙壳蛋、软壳蛋。有的蛋鸡出现难产,拉乳白色稀粪或水样粪便,随着病程的发展,产蛋率急剧下降,死亡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3.
1疲劳症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笼养鸡的常见病,是骨骼疾病中最严重的,可引起产蛋鸡产蛋下降,甚至瘫痪及死亡。发病的大多是进笼不久和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群。病初鸡产软壳蛋或薄壳蛋,鸡蛋破损率增加,但食欲、精神、羽毛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性传染病,该病在最近出现一些新特点:除了因经蛋传染引起刚出壳雏鸡大量发病死亡外,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有典型的发病,与原有的在成鸡只表现隐性感染不同,出现新的发病规律。育成鸡发病死亡;商品蛋鸡和蛋种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胚率高,污染严重时有的蛋鸡群出现零星死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是养鸡业夏秋间影响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我国南方各省受害更大。热应激的危害性主要表现有:鸡的热休克造成鸡的死亡,气温在39℃4小时以上,鸡即可能中暑死亡;41℃3小时死亡,43℃2小时死亡[1];产蛋量下降,气温在25~30℃之间,每升高1℃,产蛋量下降15%,蛋重减轻03克/枚[2]。此外,鸡的薄壳蛋及破壳蛋增多等。据生产经验,同一鸡种及相似的饲养管理条件,在我国南方饲养的种鸡或蛋鸡,每羽母鸡比北方的少产蛋20~40枚。Kreager(1993)报道,在鸡舍温度266℃以上时…  相似文献   

16.
蛋鸡输卵管脱垂症俗称“脱肛”,是蛋鸡产蛋期的常见病,常由于脱出引起其他鸡的啄食而导致死亡,降低养殖效益。本病多发生于产蛋旺盛期,尤其是当年产蛋的高产幼龄鸡和产蛋后期。  相似文献   

17.
固始鸡是我国著名地方优良品种,主产于河南省固始县,是一种体型中等、产蛋较多、蛋大壳厚、蛋肉兼用型鸡种,被誉为“中国土鸡之王”,是我国宝贵家禽基因库,所产固始鸡蛋、固始鸡肉风味独特,享誉全国,市场开发前景广阔,而作为影响固始鸡生产主要危害因素的鸡病,直接影响养鸡经济效益,甚至造成全群鸡只死亡。近几年来,笔者对固始鸡疾病防治做出了认真调查。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A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病鸡呼吸困难和咳出血性渗出物,主要侵害4~10月龄鸡。主要表现为坐式呼吸困难,伸直头颈张口呼吸,咳嗽,咳出血性粘液附着于笼具、饲槽上。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和80日龄以上的育成鸡,造成产蛋下降、大量鸡只死亡,死亡率可达10%~20%,从发病到死亡3~5d。  相似文献   

19.
由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致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在一些养鸡场(户)的鸡群中广泛流行,常常引起雏鸡和幼鸡大批死亡,严重影响成鸡的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我省不同地区养鸡场、户中,产蛋鸡群患脂肪肝综合症者时有发生。其特征是肝细胞中沉积大量脂肪,鸡体肥胖,产蛋下降,少数鸡可因肝功能障碍或肝破裂而突然死亡,给养鸡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鉴此,我们对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割破,有关生化指标及诊断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观察探讨并积有一定体会,现报导干后:一、临床症状发病鸡表现肥胖超重,一般每只病鸡较正常鸡重500克左右;刚开产鸡群表现产蛋率上升缓慢,产蛋高峰鸡群则表现产蛋减少或猛然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10~30%,部分鸡产蛋停止;少数鸡突然死亡,死前多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