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对京津周围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人工林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简要综述了对实验区人工林的保护性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类型及生态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基本了解了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类型和生态群落结构特征。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分为4个植被类型和23个群系,该文对其主要的群落特征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能够使湿地生态系统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使生态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区对森林采伐实行禁伐管理,保护区内各种经营管理处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了森林健康和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建议在实验区进行保护性经营和实验,既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又不至于使其陷入孤立的保护,有效促进保护区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麋鹿属鹿科,俗称"四不象"(颈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是我国一类珍稀保护动物.目前,我国已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公园(动物园)引种饲养,为保护这一物种,尽快恢复其种群生存的基本数量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但目前仍处在初步阶段.盐城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首次引进10头麋鹿(4雄6雌),经一年多的精心饲养,对妊娠麋鹿的饲养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地区南酸枣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的南酸枣与野生动物,特别是食果动物的关系,认识了其间的发展历史及人类影响下的动态变化。热带雨林中南酸枣为多种动物食用,其中鹿科动物和犀鸟是它的专食和种子传播者。它们使一部分南酸枣种子得以自然更新。然而,由于鹿科动物和犀鸟数量锐减,目前很多地区仅有赤鹿能行使这一种子传播功能。研究认为,热带森林的种子传播系统、动植物之间和谐关系需要保护。  相似文献   

7.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桔与藓类沼泽湿地及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本文通过对其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认定其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评估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和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为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阳市有高山深谷、浅山丘陵及广阔的平原,丰富的地貌特征为野生动物生长、繁衍、栖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安阳境内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间有亚热带和寒温带树种,植物、动物资源丰富。本文通过对安阳市当前自然保护地区进行简单概括,分析自然保护地存在的交叉重叠、保护空缺等主要问题,并提出要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构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队伍等优化措施,综合评估优化整合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今后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如何使人与野3生动物之间和谐相处已成为所有动物保护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为了解决环境危机、维护生态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濒危物种刻不容缓.基于此,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以及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然保护与文化保护的实施,生态旅游已成为贵州威宁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有必要在旅游者出现频率大的区域设计和建设一个具有旅游和宣传价值的的标志性广场建筑。根据对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黑颈鹤保护主题及周边民族文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鹤"的谐音"和"为设计内涵,以"和谐家园"为设计定位,能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能实现旅游观光目的广场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具体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广闻博览     
《新农村》1995,(1)
中国八大著名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故多——卧龙。位于四川省岷江上游的卧龙县,占地约20万公顷,是我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最大的一个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等。仙鹤之家——扎龙。位于齐齐哈尔的乌裕尔河下游,面积约4万公顷,是我国著名的水禽天然繁殖  相似文献   

12.
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总面积12045hm~2。青龙河,是燕山山脉和松岭山系(丘陵)的地理分界线,也是滦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其干流总长246 km,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台头山乡,流经河北辽宁2省,沿途百川汇聚,最终于滦县汇流滦河入渤海。青龙河是"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水源补给。将保护区内的资源摸清,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义  王悦  刘生刚 《北京农业》2012,(15):173-174
针对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迅速的现状,阐述"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性质和作用,提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和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但同时也是生态抑制性贫困区,属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的地区。虽然滦河流域的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不断受到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限制,但还是阻止不了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滦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管理目前实行的是分散管理体制,要摆脱滦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困境,必须首先集权,即重置滦河流域生态保护管理机构。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与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和流域管理的法规也要求滦河流域应设置统一开发管理机构。借鉴国外流域统一开发管理经验,应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滦河流域统一开发管理委员会的性质、组织构成、职能权限等。以期实现滦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重点作用和地位,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和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状况,说明了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河北省承德县的林业资源情况,提出了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加强公益林保护,发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线粒体DNA作为理想的分子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鹿科动物种群遗传分析。本文阐述了鹿科动物mtDNA结构和特点及各功能基因在鹿科动物物种识别、起源和进化、地理分化、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8.
"承德武烈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属于"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价项目"其中一个子项目。武烈河是滦河上游的一级支流,是承德市市区最重要的地表水源,因此开展武烈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对查明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提出合理性保护建议,为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有蹄类种群数量,完善保护区内动物分布种类与种群数据。[方法]2012年12月末至2013年1月,应用大样方法对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有蹄类动物3种,隶属于1目2科。其中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sibiricus)属于国家I级保护动物,驼鹿(Alces alces)属于国家II级保护动物,狍(Capreolus pygargus)属于国家"三有"动物。保护区内分布的驼鹿种群数量为242(93~504)只;狍的种群数量为485(167~759)只。由于原麝仅在1个样方内出现,所以无法对其种群数量进行合理评估。[结论]研究结果为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茂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茂兰自然保护区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保存最美好的喀斯特森林,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地带,其景观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方面分析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结果表明,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并据此对茂兰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合理目标定位、强化科学规划、加强资源保护和加强合作、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突出品牌特色、发展高端旅游产品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