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丹东地区特有的地形风貌和气候条件适合板栗生长,所以板栗已成为此地区的一大特产。丹东地区板栗栽培面积大、分布广,其栽培面积已达到十五万公顷,并且年产板栗3000万公斤以上。为了更好的发展丹东地区的板栗栽培事业,本文就板栗丰产栽培的技术要点做出了探析。板栗作为丹东地区的一大特产,不仅代表着丹东地区独有的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丹东地区经济的发展。丹东地区的板栗种植户可以在借助优质且盛产  相似文献   

2.
丹东市是中国最北部的板栗产区,板栗栽培面积13.33万公顷左右,年产量1亿千克,面积和产量约占辽宁省板栗产量的90%,全市板栗栽培面积在666.67hm2以上的乡镇就有30多个,板栗产品除内销外,每年还外销至日本、东南亚等地[1]。本文主要介绍丹东地区主栽的板栗品种以及栽培品种的主要选择方法,以期为发展板栗的农户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丹东板栗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丹东地区特产,栽培面积大、分布广。现有栗树15万公顷,年产量3000万公斤以上,面积和产量均占辽宁全省95%,是丹东林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为探索适合丹东地区应用的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我们连续5年进行了栽培试验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毕克龙 《新农业》2001,(7):23-23
丹东市板栗资源丰富,现有板栗3942.9万株,年产量1600万公斤,产值超亿元,已成为丹东地区林副特产的一个支柱产业。但是,目前板栗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粗放管理、开花多结果少的问题,影响了板栗的栽培效益。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多处板栗园进行了喷施稀土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丹东地区板栗品种的更新与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山地面积广阔,气候湿润,雨量充足,是我国板栗生产的重点区域,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为板栗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为丹东板栗的生产与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1,2]。丹东板栗生产,其资源和产量均占辽宁省的首位,占全国的第三位和第六位,是辽宁省唯一适合板栗生长的栽培区域。全市现有板栗15万hm2,年产板栗5万t,产值4.2亿元,主要分布在东港、凤城、宽甸等地。全市从事板栗产业的农户15万户,45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0,(15)
正丹东地区是全国四大板栗产地之一,栽种面积和产量牢牢占据了全省90%以上,丹东地区生产的板栗统称为丹东板栗,是辽宁板栗的代表。丹东板栗的特点是果实大、口感好、外形美观、易加工。丹东板栗的成长历程是丹东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一个缩影,从最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30多万亩。数十年时间,随着丹东市各级政府对板栗产业发展意识的提高,丹东板栗从当初只供农民自产自用的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6,(7)
正丹东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板栗产业成为辽宁的特色产业及丹东农业中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全市板栗生产面积10万公顷,8000余万株,产量近9万吨,产值5亿元。加工产品主要有速冻栗肉、糖水罐头等。出口以初级产品原料形式出口,90%销往日本市场,占日本市场份额30%。多年来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的推广、市场的开发,使丹东地区板栗产业生产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板栗生产大国,因此具有大量的板栗苞资源.作为含碳有机物,板栗苞主要用作制备基质以栽培菌类或制备活性炭等产品.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板栗苞含有多种有效化合物如多酚、单宁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板栗苞在我国历史上曾作为抗菌、抗炎的药物,研究发现其水浸液和有机溶剂提取液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抗氧化等药理学作用,具有药用价值.板栗苞的研究有助于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为工业、医疗等领域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9.
宽甸县板栗试验站引进18个日本栗栽培品种,通过引种观察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明确了日本栗在丹东地区适宜栽培的品种,栽培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确山板栗具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60年代被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国内部分重点大、中专农林教材中对确山板栗均有记载。本文就确山优质板栗良种(确红栗)繁育推广技术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有木本粮食之称。栗树对栽培的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易管理,果实耐贮运,是山区林农致富的好树种,深受山区农民的喜爱。但由于部分栗农栽培技术含量较低,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低、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不高。目前,丹东地区板栗栽培面积达150万亩,板栗总产量在4500万千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板栗栽培史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原产于中国,是中国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栽培历史至少有6000年以上。中国板栗品种丰富,分布广泛,无论南方北方,大部分省份均有栽培。本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通过相关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对中国板栗的起源、古代栽培技术、古代分布以及利用价值和储藏技术作了略约阐释。  相似文献   

13.
张玉嵩 《新农业》2014,(3):18-19
丹东地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市现有栗树150万亩,6000万株,产量3.43吨。板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巫燕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6):586-586
板栗是传统的果树品种,栽培历史已近千年。目前,我区板栗栽培面积达10.07万hm^2,但投产面积仅3.16万hm^2,占栽培面积的31.4%;产量3.96万t,以投产面积计平均单产只有1254.15kg/hm^2,究其原因,主要是板栗多种在土壤瘠薄、缺水少肥的山坡地,栽培管理技术粗放,应贯彻落实板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迁西县板栗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西有2000多年的板栗栽培历史,其独特的板栗品质声播海内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更好地发展板栗经济,就必须要走板栗专业合作社的道路。经过科学规划,迁西建成了形式多样的板栗专业合作社,为加快迁西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迁西无公害果品生产认证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栗属(Castanea Mill)植物分布于亚、欧、美及非洲等国家。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1)是原产于我国的优良栽培种。据"诗经"以前就有记载,已栽培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在近十几年来,有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几十个国家都在大量引种栽培。我国是板栗生长的故乡,原产地在河北省的青龙、抚宁、遵化、蓟县,兴隆等地。板栗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果实具有多种的营养成分,含有美白质(6.4%)、脂肪(6%)、淀粉(51—60%)和脂防酶及大量的维生素B_1和B_2等。是人们的高级干果品,也是哺育婴儿的良好食品。板栗能治疗慢性咽炎、麻痹、肾虚、气喘等疾病;  相似文献   

17.
我县种植板栗有着悠久历史,自1985~1998年,全县有各种板栗基地4.9万亩,就总体而言,全县板栗园大多存在着品种不佳、产量、效益不高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板栗品种老化或栽培管理不到位,因此对低产板栗园进行全面改造和品种改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栗树是丹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丹东地区加大了栗树推广,现已发展到150万亩,年产量4000万千克,板栗已成为丹东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蛀果害虫直接影响板栗品质和贮藏。据调查,栗园蛀果率一般为10%~20%。栗果被蛀食后,失去发芽能力和食用价值,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导致板栗大量霉烂变质。为了使生产的栗果高产、优质、无公害,我们对栗树蛀果害虫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现将对生产危害较重的几种主要蛀果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已有两三千年的栽培历史。其果实中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食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北京低产低效板栗园改造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我国及世界著名板栗产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板栗已成为北京种植面积第l大的果树树种,总面积达到4.5万hm^2其主要分布在北京重要的水源地怀柔区和密云县,是北京山区满足生态和经济要求的首选树种。在北京市昌平区、平谷区和延庆县均有不同规模的种植;北京市板栗年产量3万t以上,板栗生产是众多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直接影响到首都环境、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