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销售并塘 鱼种起捕后,首先对自留鱼种进行筛选投放,然后根据预定的销售计划,按品种、规格进行分类上市销售。为了保证鱼种质量,在捕捞过程中,要求操作仔细、动作轻快,避免鱼种受伤。运输应及时,冬季咸鱼大量上市,市场价格较低,一般只起捕大规格的草、青、鲢鱼于春节前供应市场,而在不影响下一个养殖周期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将鲤、鲫、鳊等其他鱼类留至清明至端午期间上市销售,因为那期间咸鱼上市量少,市场销售价格高,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网箱养殖大口鲶具有生长快、投资少、成本低、产量高、风险小、效益好的优点。一般当年3~4cm的鱼种,通过半年时间的饲养,大口鲶成鱼规格可达1~ 1.5 kg,单产量可达50~80 kg/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该技术值得认真推广。现就有关网箱养鲶技术做如下介绍。1水源条件及网箱规格 养鲶网箱应设置在水库,深水湖泊和缓流河道的开阔水域,水深在4 m以上,透明度在 80 cm左右,pH值6.5~8.5,水温在20~30℃,溶解氧在3mg/L以上。网箱的大小及设置应根据鱼种规格,配备鱼种网箱和成鱼网箱,鱼种网…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放养鱼种的主要季节,掌握好鱼种适宜的放养规格与密度是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可靠保证,对搞好全年养鱼关系极大.实践证明,鱼种放养规格过大,密度过小,产量低,效益差,而放养规格过小,密度过大,则超出水体承载能力,会造成鱼类缺氧死亡或个体瘦小,常常达不到上市规格.只有根据池塘的大小、深浅、水质肥瘦、水源排灌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鱼种适宜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合理放养鱼种,才能取得理想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秋末冬初,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种逐渐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一方面要及时做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起捕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养殖对象的管理,保证它们安全越冬。现将鱼、虾、蟹、蛙等常见养殖品种越冬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一、鱼种:池面积以2~6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面背风向阳,亩放鱼种2万尾。在并塘前(水温10℃左右)一星期停止投饵,选择晴好天气拉网锻炼二次,然后进行筛选、过数、并塘。要求分类单养,即同一  相似文献   

5.
冬季既是水产养殖的收获季节,同时也是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抓好鱼种管理,确保鱼种安全越冬,是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事关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效益能否顺利实现。为此,笔者提醒养殖户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又称嘎牙子、黄嘎、黄姑子、黄腊丁、盎丝、昂刺鱼、昂弓等,是我国江河湖泊中重要的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刺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在黑龙江省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养殖高效鱼类品种。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池塘养殖周期一般为2年,第1年进行鱼苗培育,第2年进行鱼种培育,第2年进行成鱼养殖。湖泊、水库少量放养黄颡鱼,一般经过2年即可养至商品鱼。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村四组养殖户杨海波,1998年3月,他承包村里水面15.8亩养鱼,近些年来,他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促进了成鱼增产和经济效益提高。具体做法是: 一、“宝塔式”放养鱼种,适时套养火片鱼。 为了做到成鱼常年可以捕捞,杨海波根据季节适时套养鱼种。在放养鱼种时,除合理放养品种和密度外,放养不同规格的各种鱼种,分期分批适时轮捕,防止鱼类过于密集,增饵、增氧,影响鱼类的  相似文献   

8.
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儿不易生病,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高产养殖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鱼类的最速生长期。但规格究竟多大最适合,要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规律来确定。 1、青鱼最好放养尾重0.25~0.75公斤或0.5~1.0公斤的2龄鱼种。这样  相似文献   

9.
鳡鱼池塘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向阳办事处进行了鳡鱼池塘养殖试验,投放了1000尾200g左右的鳡鱼种,并辅养了100尾鲢、鳙鱼,通过食性驯化、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措施,将鳡鱼苗在当年培育成平均规格1.523kg/尾,最大规格达2.460kg/尾的商品鱼,成活率达91%,为鳡鱼的商业化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向阳办事处进行了鳡鱼池塘养殖试验,投放了1000尾200g左右的鳡鱼种,并辅养了100尾鲢、鳙鱼,通过食性驯化、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措施,将鳡鱼苗在当年培育成平均规格1.523kg/尾,最大规格达2.460kg/尾商品鱼,成活率达91%,为鳡鱼的商业化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1销售并塘鱼种起捕后,首先对自留鱼种进行筛选投放,然后根据预定的销售计划,按品种、规格进行分类上市销售。为了保证鱼种质量,在捕捞过程中,要求操作仔细、动作轻快,避免鱼种受伤。运输应及时,冬季咸鱼大量上市,市场价格较低,一般只起捕大规格的草、青、鲢鱼于春节前供应市场,而在不影响下一个养殖周期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将鲤、鲫、鳊等其他鱼类留至清明至端午期间上市销售,因为那期间咸鱼  相似文献   

12.
大黄鱼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珍贵鱼类,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本文介绍了大黄鱼网箱培育的海区选择、网箱设置与规格、鱼种放养、饵料投喂、养殖管理等技术,旨在提高养鱼者的养殖技术,促进大黄鱼网箱培育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养殖池塘条件、养殖前准备工作、蟹鱼种的放养模式以及饵料投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 ,黑鱼市场走俏 ,池塘养殖黑鱼逐渐兴起。在鲤鱼养殖不景气的情况下 ,养殖黑鱼给养鱼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要养殖黑鱼必须解决好以下 4个问题。1 池塘选择养殖黑鱼的池塘不要太大 ,一般面积以 0 .2~ 0 .33hm2 为好。池塘水深为 1.5~ 2 .0m ,底泥厚 15~ 2 0cm ,水源充足 ,排注水方便。2 鱼种投放投放鱼种的规格是根据市场商品鱼规格而定。目前 ,黑鱼个体重 0 .7~ 2 .0kg的好销售 ,因此 ,放养鱼种的规格应为每尾75~ 10 0g。放养密度要依据饲料来源、饲养技术等因素确定 ,一般每 (6 6 7m2 )投放鱼种 2 0 0 0~ 2…  相似文献   

15.
翘嘴鲌是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大规格鱼种供应是目前商品鱼养殖的瓶颈。花(鱼骨)是生活在水域底层的杂食鱼类,这两个品种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的产出率,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翘嘴鲌鱼种培育池套养花鱼骨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加满塘水俗话说"深水养大鱼"。养殖成鱼的库塘水位要深,鱼种培育池的水位可加到1.5-2m,使鱼类生活在一个活动空间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的良好生态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
鲤鱼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鱼种,具有食物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池塘、网箱、工厂化规模养殖。本文分析了鲤鱼的特性,并就鲤鱼规模化养殖技术要点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1特性鲤鱼为底层鱼类,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8.
陈玲  华香 《广东饲料》1997,(5):28-29
现行的鱼类饲养体制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放捕体制,即在鱼种放养季节,将各个混养品种一次性投放入塘,饲养1~3年后,又一次性起捕上市。这种体制适合于生产水平低、鱼种来源困难、饲料欠缺的地区,目前农村尤其是山区基本上还沿袭这一体制。另一种新的轮养体制。该体制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水体,调整池塘载鱼量,既有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减轻浮头,提高产量,又可均衡供应市场,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轮养体制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一、轮捕轮放实行轮捕轮放的关键是鱼种问题。首先要求鱼种规格大,只有放养大鱼种,才能在饲养中期(…  相似文献   

19.
草鱼因易饲养、草食性、生长快而成为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近几年随着草鱼烹饪方式的创新,让草鱼市场销售一度看好,使大规格草鱼种成为成鱼养殖的瓶颈。笔者于2006年进行了草鱼种池塘培育试验,获得每667m^2产620.8kg,纯收入2520元的高效益。现将其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养殖收益,结合我国鱼类的总体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些措施,在如何即提高产量又能适当减少投入上下功夫。因而我们要在降低所有的费用上想办法。实施养殖品种混合养殖模式,大规模采取以草鱼等食草性鱼类为主、其它品种(如青鱼、鲤鱼、花白鲢、团头鲂)为辅的放养模式,在用青草、豆饼、麦麸、鱼粉等饲料喂养草食性鱼类同时,它们排泄出来的粪便、植物残体分解物可以为其它养殖品种提供较为充足的养分,并能够"肥水"。草鱼的放养量应占鱼种总总量的50%以上,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占35%左右,鲫鱼、鲤鱼、团头鲂等杂食性鱼类占15%左右。这种养殖方式可以最大化进一步增进生物间互补作用,保证鱼池生态良性循环,尽量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