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作为重点开发对象,在城市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农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传统文化及生态服务体系。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要高度注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要保留其文化和生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茶文化积淀对现代茶包装的影响为切入点,以典型茶包装为重点关注对象,从中国传统茶文化土壤中挖掘、撷取精华,创作既具有中国气派,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包装作品。同时也指出茶包装设计既要秉承传统文化精髓,还需兼顾新的设计理念,积极吸取现代元素,进而适应新时代张扬个性、文化营销和提升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含义颇广且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母是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早于中国文明之起源。山西乃是中国农耕文化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考古学资料看,可以这样讲,中国农耕文明有多长,山西农耕文化就有多久。  相似文献   

4.
园林导向标识系统不仅是园林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完善我国园林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导向标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总结了中国传统园林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的存在形式与设计原则,归纳了中国传统园林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的类型和其在园林中的设计形式,也能提升我国公共空间整体的形象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方兰兰 《湖南农机》2016,(11):129-130
通过对高校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现状调查出发,分析了高校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主要体现,提出了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从更新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理念,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建立全面高效的评价系统,将中国文化贯穿到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出适应社会及国家的跨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国园林自古发展到现代,风格元素更加丰富。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相结合,一方面能传播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景观作品更具古典魅力。研究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加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丰富知识面。文章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如何将民族的传统文化地与现代的国际性视觉语言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展示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个性,已经成为平面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元素中的中国书法、水墨、民俗图形、民族色彩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如何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之中,形成具有民族化特色的,中国式风格的现代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徐庭焕  黄丹  孙虎 《南方农机》2023,(23):63-67
【目的】实现对农具与农具文化的有效保护,提高大众对于农具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方法】以逆向工程理论为指导,以排灌农具翻车为例,运用设计学、人机工学和力学等领域的知识对翻车外观、结构、材料、设计特点和使用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和再创造,分析中国传统农具设计中体现的造物思想、先民智慧和农耕文化。通过解析翻车独特的设计特点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了农具文化的保护方法,并建立了基于逆向工程的翻车文化遗产保护框架。【结果与结论】逆向工程技术在农具文化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农具的设计角度出发,建立了更合理有效的农具文化保护体系,强化了传统农具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遗产提供了实际方法和框架,有助于实现农具及其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佳音  孟祥彬 《农业工程》2022,12(9):155-160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农业正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农业景观的设计想法日渐获得人们青睐,在农业景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新方式。基于以上背景,概括了农业景观的蓬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以及两者相互融合而表现出的良好景观效果和实用性价值等内容,并浅析其不足之处,提出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农业景观中及应遵循的原则,从而达到经济、适用、美观3者并存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张梦 《河北农机》2019,(10):26-27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修养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高职院校老师应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实践者,并能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融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中西方文化对于管理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式管理出现的文化因素,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可加以运用的结合点,提出应该更有自信的看待我们自己管理方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笔精神财富,更是为之自豪的文化宝藏。传统文化对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继承与发扬,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创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在新的校园氛围中加进新的文化内容,使其具有时代意义和中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靳素娟 《湖南农机》2013,(6):302-302,304
文章在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点后,将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分析论述,旨在对提升现代园林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运用,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4.
雷丽 《湖南农机》2008,(1):45-46,49
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有别于西方知识分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鲜明的政治取向,无论在朝在野,政治始终是中国士大夫无法逾越而竞相攀登的山峰,即使科技也基本为政治服务。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特殊的文化、特别的制度为士大夫的政治性格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文试对此进行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吕世忠 《湖南农机》2008,(1):50-51,53
廉政建设不但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同时也要有文化上的保证。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国廉政建设文化提供充分的思想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一些大学生中文化失范、道德滑坡、人文素质低下乃至缺失成为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注重人才成长的人文导向,以传统文化锻造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人才素质要从智、信、仁、勇、严——将五德入手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大学生丰富、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17.
钱正良 《湖南农机》2007,(11):162-163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最富有新意的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发展.当代大学生党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锋,理所当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党员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上所起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针对当代大学生党员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了五条见解,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作为珠江三角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搜集整理文献、现场调研考察和借鉴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的历史演变,分析和总结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显著的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并从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和农业景观等方面探索动态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行政部门管理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杜婵 《农业工程》2014,4(6):101-103
目前国内缺乏党参机械加工设备,国内的中药材加工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费工费力,效率很低。针对这种现状,研制开发出6DR-500型党参揉整加工设备,该设备的研制成功,为发展药材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