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休闲农业的发展已趋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多元化、成熟化。文章简述了休闲旅游的概念和发展动态,介绍了南京休闲旅游的形式和总体发展布局。通过对南京市浦口区的休闲农庄进行调查,对农业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进行分析;同时从交通、特色文化、目标客源群体、地域市场几个方面比较浦口区现有的农业休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旅游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体验和求知作为目的,将本身所有的农业资源同人文资源结合利用起来,以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农业生态等组成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文章基于此种旅游模式做一个详尽的探讨与开发,希望可以成为一种农民增加收入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推广,深入开发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村发展、农民就业与增收、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我国休闲农业在经历了初级发展阶段之后,应着重开发文化内涵,增加休闲农业的内涵品质,以提升旅游体验和休闲农业的竞争力。本文着重分析与休闲农业相关的文化内涵开发,力求抛砖引玉,为推动中国现阶段的休闲农业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4.
付佳 《农业工程》2019,9(5):141-143
休闲农业旅游是将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载体的旅游形式,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是城市居民,在休闲农业旅游中一般可以突出农村特色优势,带给城市人亲近自然的享受,在当前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从农耕文化入手,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力求能够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成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张乐佳 《农业工程》2017,7(1):116-118
休闲农业旅游成为农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渠道,也丰富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以被调查者对休闲农业年出游频率为旅游需求衡量指标,探讨了影响人们对休闲农业旅游需求的关键性因素。实证分析了休闲农业的旅游偏好,提炼出消费者角度的休闲农业升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荆怀芳 《农业工程》2018,8(9):151-152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形态也受到广泛关注。农业旅游的发展在促进旅游业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因农业旅游的发展特征不同和农业模式不同使得农业旅游具有不同的特征。在不同农业旅游类型模式下,其经济效益也会有所不同。该文通过对农业旅游的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观光农业3个主要类型与盈利模式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2010年8月13日,四川省委农工委、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计划从2010年开始,在继续开展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和星级农家乐评定的同时,创建一批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星级示范企业(园区),引导和带动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四川省委农工委主任张宁、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省旅游局局长张谷签署了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8.
翁媛媛 《农业工程》2018,8(12):106-108
以创意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概念入手,在深入分析发展创意农业带来一定影响的基础上,由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乡村休闲旅游和创意农业联动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9.
李玲 《农业工程》2018,8(8):150-151
产业融合是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主要研究了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我国休闲农业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可为休闲农业旅游更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探究.近些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文章在阐述了乡村、休闲、旅游等相关概念基础上,以杭州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具体发展情况为例进行了文献、观察、访谈等调研,对杭州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情况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几种主要模式,对杭州市乡村休闲旅游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是旅游活动的形态之一,具有一般旅游活动的普遍规律。休闲农业在当今社会发展火热,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逐步面临一些问题,在互联网引领下,休闲农业可以结合“互联网+”,指导休闲农业旅游走向新型化、高效化、智能化,能够有效地满足游客需求,更快捷地认知到休闲农业旅游带给人们的纯真。  相似文献   

12.
不需要太多的行装,不需要长时间精心计划和刻意安排,可以随时出发,可能到一个陌生的小村庄,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走一条陌生的路,看陌生的一切;也可能逗留在生活的城市,逃离电子产品,只是读读书、晒晒太阳、发发呆,甚至只是慢慢享用一顿可口的大餐或在乡村院舍品尝农家野菜。“微旅游”已似润物细无声,步入我们的寻常生活,悄然成为市民双休日、小长假休闲的别样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余莎 《农业工程》2018,8(11):130-132
观光农业旅游作为近年来一种新潮的旅游方式,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了高昂的发展势头,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观光农业与体育休闲产业相互结合,实现了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推动休闲体育产业、观光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以我国观光农业园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我国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利于观光农业中休闲体育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园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贾维军 《农业工程》2016,6(4):128-129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逃离都市喧嚣的意愿日益强烈,喜欢在乡村度过休闲娱乐时光,从而促使观光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同时,观光休闲农业还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就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对各种观光休闲农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关于观光休闲农业开发规划与模式选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夏儒立 《湖南农机》2011,(11):185-186
文章选取了影响海南休闲旅游发展的15个指标,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用此方法对海南各市县休闲旅游发展进行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16.
依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机理,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选取2014—2020年相应指标构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做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2014—2019年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产业融合水平整体向好,其中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度从2014年的0.595 7上升至2019年的0.972 5,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安徽省两大产业耦合度出现较小的波动,最低值为2018年的0.868 9,最高则出现在2019年,值为0.987 3;浙江则不同于江皖两省,2014年就呈现出高度的产业耦合水平,并在研究期内一直保持高水平发展。因此,从产业耦合度的角度而言,浙江>安徽>江苏。同时,江苏和安徽从开始的乡村旅游主导型逐渐发展为休闲农业主导型,而浙江则两产业发展水平交替领先,且发展水平差值在三省当中最小,可见浙江的两大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作用显著。此外,通过耦合结果发现疫情对农旅融合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