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地进行了大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方式保墒效果最好,折合产量为3 096.9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665.6 kg/hm2,增产率27.4%;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折合产量为3 028.1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596.8 kg/hm2,增产率24.5%。2种栽培方式可在崆峒区旱地大豆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四倍体少籽西瓜杂交新组合403×B15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倍体少籽西瓜杂交新组合403×B15是2007年秋利用中小果型优良高世代四倍体自交系B15作父本,中果型四倍体西瓜403作母本,进行杂交配组筛选出的四倍体新组合,一般单果重3.0~3.5 kg,果实正圆形,表皮深绿有光泽,布有隐暗花纹,皮质坚韧,皮厚1.0~1.2 cm,果肉鲜红色,汁多,清甜爽口,剖面光滑,纤维黄筋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以上;中熟品种,全生育期春造90~100 d,秋造65~80 d。2009~2010年,连续2年进行露地爬地、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和多点生产栽培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露地爬地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1 775.9和34 377.2 kg/hm2,分别比对照黑美人增产14.2%和21.3%;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50 274.0和47 401.2 kg/hm2,分别比对照黑美人增产22.3%和15.8%;多点生产栽培示范试验平均产量32 124.0~48 499.5 kg/hm2,比对照品种黑美人增产14.0%~23.7%。该组合适宜露地爬地和大棚立架栽培。  相似文献   

3.
高台县在境内海拔1 300~1 400m之间,无霜期149d,年均气温7.60~8℃,≥0℃,活动积温3 568℃以上的川区,连片示范种植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复种大白菜高效栽培模式,创出了高产高效新典型,前茬番茄平均产量达到12~15万kg/hm2,产值为10.80~13.50万元/hm2,后茬大白菜产量16.50~19.50万kg/hm2,产值1.65~1.95万元/hm2,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起垄覆膜方式对白菜型冬油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冬油菜覆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以全膜覆土穴播折合产量最高,为2604.2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625.0 kg/hm2,增产率31.6%,可作为冬油菜抗旱生产的主推技术。膜侧沟播折合产量2222.2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2.3%,可作为配套技术在该区示范。  相似文献   

5.
对固原市胡芦巴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胡芦巴水地高产施肥的最佳比例为施纯N 53.16 kg/hm2+P2O5150 kg/hm2+K2O 75 kg/hm2;胡芦巴水地最佳密度为583 320株/hm2;胡芦巴旱地最佳密度333 330株/hm2。胡芦巴水地示范效果也较突出,平均产值达4 650元/hm2,产投比3.47∶1。胡芦巴旱地示范结果表明,胡芦巴抗旱增产增收效果较好,产量为887.49 kg/hm2,产值为1 597.48元/hm2,同豌豆比新增产值142.45元/hm2,增幅15.07%。膜侧胡芦巴示范结果表明,较露地增产183.6 kg/hm2,新增产值80.48元/hm2,增幅为6.96%。  相似文献   

6.
通过秋延后花生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垄作产量达7 170kg/hm2,比露地平作的4 275kg/hm2增产67.7%,说明秋延后花生要提倡地膜覆盖,且以7月12~15日播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在景泰县喜泉镇陈庄村进行了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春小麦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及露地条播,折合产量8 657.41 kg/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产7.40%、21.43%,纯收益18 158.53元/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 504.63、3 497.25元/hm2。  相似文献   

8.
生菜氮肥施用效应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基础地力较高的菜地,露地氮施用量在204 kg/hm2,保护地在112 kg/hm2,生菜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保护地栽培优势十分明显,较露地栽培增产72.46%,增效25 144.9元/hm2。  相似文献   

9.
旱地覆膜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降雨量350~400 mm的宁夏南部山区,采用全膜覆土方式种植谷子,结果表明:采用全膜覆土栽培可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籽粒产量达到6 093.75 kg/hm2,生物产量达到15 232.5 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101.39%以上;播期土壤含水量高位运行,超过17%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玉米110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玉米110 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110 cm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产量达到了9 429.0 kg/hm2,较玉米采用65 cm小垄常规栽培技术(产量8 472.0 kg/hm2)增产957.0 kg/hm2,增产率为11.3%,增加经济效益1 243.50元/hm2,增效15.5%。  相似文献   

11.
全膜覆盖条件下蚕豆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栽培模式对比示范,垄沟栽培模式的产量为1 604.2 kg/hm2,增产较为显著,比垄面栽培模式产量1 114.4 kg/hm2,增产489.8 kg/hm2,增幅43.95%。  相似文献   

12.
小甸子镇科技人员针对当地露地草莓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了"露地草莓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项目,并组成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考察学习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研讨出适宜露地栽培的品种、培育脱毒壮苗技术、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编制成露地草莓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并进行推广。3年来全镇普及推广该技术的总面积达到了745.33万hm2,3年露地草莓平均产量51.1 t/hm2,纯效益126 625元/hm2,玉米平均产量8 500 kg/hm2,露地草莓玉米平均增收114 805元/hm2,3年增收8 556.76万元。  相似文献   

13.
余其照  王凯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1):46-47,57
为验证硝基肥复合肥在草莓上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在长丰县进行了田间肥效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金正大硝基肥复合肥处理的草莓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平均增加819.0kg/hm2,增产率2.93%,增产达显著水平;比对照空白施肥处理平均增产1434.6kg/hm2,增幅达5.2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大田示范,施用金正大硝基肥复合肥的草莓产量比常规施肥平均增加1027.3kg/hm2,增产率3.21%,纯收益增加8316元/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本试验的分析,大豆通过地膜覆盖平均产量为3329.53kg/hm2,比露地产量1921.84kg/hm2,增产1407.69kg/hm2,增幅73%,其中全膜平覆和全膜垄作沟播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明显,两种栽培模式可在全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对产量、产油量、品质性状、经济效益和植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栽培平均产量3 177.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408.57 kg/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37.96%和32.2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产值7 625.4元/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加2 098.2元/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纯收益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高产栽培平均含油量及平均油酸含量均降低,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饼粕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的7个品质性状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同时,品质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以来,我们在二龙镇二十家子村试验并推广了玉米前套马铃薯技术.累计种植142.93hm2,马铃薯产量7320.0kg/hm2,按"5折1"折粮1464.0 kg/hm2,玉米产量12181.5kg/hm2,混合产量达到13645.5kg/hm2,比对照田(等行距单作玉米)增产39.3%,达到极显著水平.按1995~1997年不变价格分析,产值达到20685.45元/hm2,比对照田增值73.1%,经济效益达到16555.35元/hm2,比对照田增效95.9%,投入产出比达到1:5.008,比对照田提高46.6%.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针对湖北省四大稻作区的4种丰产栽培集成模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其中鄂东南"三熟三高"模式全年水稻双季产量(公顷产量,下同)达到18495kg,经济效益比常规栽培增加4 260元,纯收益高,边际成本低;鄂中"稀、控、重"模式产量达到12 099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970元;"轻型栽培"模式产量达到9 195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220元;鄂西北"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模式产量达到7 815 kg,纯收益比露地移栽水稻增加2 625元;农民评价"轻型栽培"模式综合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连续4a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土壤墒情、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12500 kg/hm2;秸秆不还田常规种植处理产量最低,折合产量为8506 kg/hm2。秸秆还田处理平均产量为10763 kg/hm2,秸秆不还田处理平均产量为9918 kg/hm2,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产量增加845 kg/hm2,增产率8.5%。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11916 kg/hm2,常规种植(露地)处理平均产量为8766 kg/hm2,地膜覆盖处理较常规种植(露地)处理产量增加3150 kg/hm2,增产率为35.9%。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免耕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脱毒三级马铃薯大西洋1号为材料,进行马铃薯免耕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栽培方式中,以免耕沟土铺底加6750kg/hm2稻草覆盖种植行的方式最好,马铃薯产量达22245.6kg/hm2,比对照常规翻耕栽培增产6547.2kg/hm2,增产41.7%,每公顷增收3306.7元。因此,免耕沟土铺底加6750kg/hm2稻草覆盖种植行这种栽培方式可以在冬种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冬油菜既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又是优良的养地作物,但其在陇东地区海拔1 200m以上的地区种植则越冬死亡率较高,产量低.据此,1997-1999年在镇原县太平乡老庄村(海拔1 400m)进行了冬油菜地膜覆盖穴播栽培试验示范,其平均产量达2 505kg/hm2,较常规露地冬油菜平均产量1 290 kg/hm2增产94.2%.大量的试验、示范及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冬油菜地膜覆盖穴播栽培具有显著的增温、提墒、保墒效应,可提高冬油菜越冬成活率,增加有效分枝、角果数、果粒数、千粒重,并且可早熟10 d,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