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明板栗芽变雄花序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旨在阐明内源激素与雄花序长短的关系。【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对板栗芽变和对照的顶花芽、新梢和不同发育时期雄花序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萌动的顶花芽和刚发育的新梢中,芽变内源激素含量水平总体低于对照;在雄花序发育过程中,两者ABA与IAA、GA3与ZT变化趋势相似,除ZT含量芽变高于对照外,其他三种内源激素含量总体低于对照。【结论】在芽变短雄花序发育过程中,雄花序中较低的GA3和IAA含量可能是造成芽变雄花序短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3.
油棕花性别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油棕花性别与内源激素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开花过程中夹花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开花前,夹花叶片积累较多的赤霉素和乙烯,具高比值的IAA/CTK、GA/CTK,利于油棕雌花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对茶树物候期、内源激素含量、百芽重、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长剂后,茶树物候期提前1~4d;春茶新梢各内源激素与ABA的比值均高于对照;新梢标准芽比例、百芽重以及茶叶各组分含量以CTK效果最好,其中CTK处理下,酚氨比最低,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橡胶树老态芽和幼态芽内源激素水平,本试验对3个橡胶树品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芽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除GA外,老幼态芽间IAA、CTK、ABA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除IAA/CTK外,老幼态芽间IAA/GA、IAA/ABA、GA/CTK、GA/ABA、CTK/ABA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除IAA外,品种间GA、CTK、ABA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品种间各内源激素比值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相关内源激素含量与桃树树体矮化和生长的相关性,以期为桃树优良短枝型品种的选育和高效矮化密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普通型桃-春艳、短枝型桃-超红短枝和极矮化型桃-寿星桃为试材,对其不同生长期叶片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的含量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叶片中IAA、GA、CTK、ABA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CTK/GA的比值在不同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IAA、GA的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的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负相关;CTK的含量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促进生长的激素相反,ABA含量和CTK/GA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所选取的9个青海云杉无性系进行了茎杆注射(GA4/7)、环割(Girdling)和GA4/7+ Girdling处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下青海云杉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s)、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GA4/7+ Girdling处理后,青海云杉花芽分化过程各时期内源激素GAs及IAA含量显著增加,而环割(Girdling)处理使得各时期IAA含量显著升高,当采用茎杆注射(GA4/7)处理时,各时期内源GAs及IAA含量略有增加;而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都使得ZR含量处于极低水平.说明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内源激素水平来影响青海云杉的花芽分化,而环割处理减少了根部细胞分裂素的输出,从而延缓芽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与变温层积相结合的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层积过程中冬青种子胚及胚乳内4种激素GA3,ABA,IAA和CTK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GA3 和IAA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ABA含量与之相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TK含量变化较为复杂,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又以T3(GA3 400 mg·L-1)中种子4种激素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另外,层积过程中种子内GA3/ ABA,CTK/ ABA及 IAA/ ABA比值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板栗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从玉  陈在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80-681,684
[目的]研究鄂栗1号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E-Chestnut Number One)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雄花芽和叶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方法]以6年生鄂栗1号板栗为试材,在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测定雄花芽和同期叶芽中5种内源激素(ZT、ABA、IAA、GA3和Eth)的含量变化。[结果]板栗雄花芽临界分化期内,雄花芽中ZT和GA3含量低于同期叶芽,而IAA、ABA和Eth含量高于同期叶芽。[结论]该研究可为了解板栗雄花芽分化的生理基础,探索控制雄花芽分化、促进雌花分化的方法提供指导,同时为板栗开花授粉、提高产量、化学调控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葡萄花芽分化过程中遮阴对新梢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用遮阳网营造弱光环境,研究全光照、单层遮阳网、双层遮阳网3种光照强度对葡萄新梢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前,新梢激素含量对葡萄成花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始原始体分化盛期,遮阴夏黑葡萄的赤霉素(GA)含量高于全光照处理(CK),脱落酸(ABA)含量低于全光照处理;与对照相比,遮阴时葡萄新梢的细胞分裂素(CTK)含量有明显下降;果实膨大期前,遮阴会改变新梢吲哚乙酸(IAA)含量平稳上升的变化趋势,IAA含量出现下降;遮阴对ABA/GA、ABA/IAA比值的影响不大,而CTK/GA比值出现较大波动,对CTK/IAA比值的影响主要在果实膨大期前。  相似文献   

11.
甘蔗组培苗继代培养中内源激素与绿苗生根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甘蔗继代培养绿苗中的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分析,同时进行生根诱导。结果表明:甘蔗组培苗在继代过程中,IAA,CTK,GA1+3有积累效应,其中IAA的积累较慢,CTK,GA1+3积累在第9代后较快,同时第9代后生根率也明显下降,在第10代出现不能诱导生根的矮化丛生苗。绿苗中IAA,CTK,GA1+3的含量与生根率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板栗芽变短雄花序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板栗芽变短雄花序的生长动态、形态特征及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芽变雄花序长度和粗度生长缓慢,长度和直径都明显小于对照雄花序。通过细胞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雄花序上部细胞发生异常死亡的时间在5月14日-5月16日之间,此期雄花序发育内部处于花被分化期,外部顶端开始变黄,并逐渐弯曲直至枯死,最终导致上部雄花序死亡。  相似文献   

13.
板栗短雄花序有利于减少树体营养消耗。雄花短化的机理研究对新种质的培育与利用有重要意义。试验从发育中的板栗芽变短雄花序cDNA中获得一个酰基转移酶cDNA全长。该结构基因包括一个1 33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445个氨基酸的完整阅读框架,预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9kD,无跨膜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该酶在正常花序和芽变花序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存在差异,短雄花序顶端死亡脱落时该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雄花序。初步推断在短雄花序生长发育过程中,该酶参与了花序顶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其较高的表达是造成雄花序顶端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芽变雄花序赤霉素含量降低的分子机制,对板栗野生和芽变雄花序赤霉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古巴焦磷酸合成酶(CPS)、贝壳杉烯合成酶(KS)、贝壳杉烯氧化酶(KO)、贝壳杉烯酸氧化酶(KAO)、赤霉素20-氧化酶1(GA20ox1)和赤霉素3-氧化酶1(GA3ox1)的cDNA序列,以及KO基因DNA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两类花序中KO基因在开放阅读框的872、1 115和1 150bp存在3处碱基差异,分别造成了氨基酸由Glu、Tyr和Tyr突变为Gly、Phe和His,最终导致了跨膜区的改变,且发现cDNA上碱基突变是由DNA的碱基差异造成的。推测KO基因的这种突变导致板栗短雄花序性状。  相似文献   

15.
光周期对菊花花芽分化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菊花品种"秀芳白"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昼/夜分别为16h/8h,12h/12h和8h/16h)对菊花花芽分化及其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CTK和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h/8h处理的植株始终没有花芽分化;8h/16h处理的植株从处理到花芽分化开始和花芽分化完成所需天数分别为12.8 d和25.1 d,比12h/12h处理的分别提前2.4 d和4.7 d。花芽分化过程中16h/8h处理的IAA和GA3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的呈现迅速下降趋势;16h/8h处理的CTK和ABA含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而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的呈现上升趋势。CTK/IAA、CTK/GA3、ABA/IAA以及ABA/GA3在16h/8h处理区没有明显变化,而在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区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短日照促进菊花花芽分化,而且日照时数越短,花芽分化越快;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GA3和IAA含量减少,CTK和ABA含量增加,而且CTK/IAA和CTK/GA3以及ABA/IAA和ABA/GA3比值增加,有利于菊花花芽分化和提早开花。  相似文献   

16.
甘蔗不同芽位腋芽内源激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蔗不同芽位腋芽内的内源激素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芽位间 ,内源激素呈有规律变化。 IAA呈“U”型曲线变化 ,CTK、GA1+3含量随芽位下降而降低 ,ABA含量则随芽位下降而升高。芽位间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外源激素对甘蔗幼苗分化及其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在甘蔗幼苗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外源激素对绿苗分化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对分化苗中的内源激素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外源激素的添加对IAA,GA1+3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高比例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分化苗中的IAA抑制作用强,对GA1+3的抑制作用弱,而外源激素的添加对CTK产生促进作用,其中低比例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强。同时,在甘蔗愈伤组织分化幼苗过程中,合适配比及水平的外源激素添加有利于幼苗分化。  相似文献   

18.
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动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测定了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较高;中期乙烯(Eth),赤霉素(GA),的含量较高,这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及落果有密切相关。同时,果实发育前期应用外源CTK、中期应用GA、处理果穗可显著提高产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