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青海省草地资源开发战略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海省江河流域区、地貌单元的自然地理生态特点以及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区划、自然保护区基本趋于一致的原则,将青海省草地资源开发战略布局划分为青南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区,祁连山地生态畜牧业开发区,柴达木盆地荒漠化草地保护建设区,东部黄土高原草业生态经济区4个区,探讨了4个区的草地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2.
根据信阳市湿地资源现状及特点,结合当地的自然概况和人文景观基础,提出湿地开发的生态旅游模式、文化体验模式和景观艺术模式,对信阳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出以自然生态为基本点,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保护和景观资源保护,湿地旅游资源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分析该区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通过野外调查,统计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种类构成及其科、属、种层面的具体分布,分析其分布类型、濒危物种和道地、特色药材现状,并对其生长类型、药用部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当地药用植物利用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陇山山地自然区共有药用植物146科、763属、1 838种,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45种,道地药材103种,特色药材144种,多年生草本类药材943种,以全草类、根类和根茎类入药的药材较多。区内药用植物属存在15种分布区类型18个变型,药用植物区系热带、温带性质显著,同时具有一定的古老成分。【结论】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应加强资源保护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该区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针对迪庆"三江流域"主要的3种生态类型区即干暖河谷区(1800~2200m)、暖性中山区(2200~2700m)和亚高山温凉区(2800~3800m)的退化生态系统类型开展研究,科学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利用当地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和树种资源,通过在干暖河谷区实施生态经济林营建,在暖性中山区重点发展薪炭林建设,在亚高山温凉山区突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景观建设等措施,探索适合本地区将生态恢复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途径,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促进迪庆"三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生态权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基于生态权的生物资源保护,就是要通过综合立法和执法机构整合加强对生物资源的保护,通过合理确定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与合理划分保护区科学保护生物资源,合理量刑和建立生物安全救济制度保障人的生态权,落实"谁破坏,谁修复"的基本原则,保障生态修复高效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息县是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该县湿地资源及其生物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其湿地资源分布类型和生态功能特性。同时,分析了当前该县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加大对现有湿地公园保护能力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意识、适度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等方面提出逐步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协作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湿地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蒲春玲  余慧容  李晓龙  王华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46-19049,19065
伊宁市是新疆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具有相对的典型性。在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资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得出伊宁市现阶段土地利用特征与缺陷:自然条件优越,但资源环境容量趋于饱和;建设用地增长快且需求量大,用地矛盾加剧;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情况严重;资源利用结构与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借助GIS技术划分出4个生态环境建设功能区:生态景观区、平原农业区、山地牧业区和建设保护生态区。针对各功能区的特点,构建出4种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绿洲生态农用地利用模式;特色生态旅游型土地利用模式;集约节约型生态土地利用模式和保育型生态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CNKI平台中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文献的增长趋势及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聚类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主题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研究文献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开始呈现激增态势;作者、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较少,作者间合作大部分局限在机构内部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合作相对活跃的机构主要有长江科学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其优势学科领域主要为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水利工程学、农业经济等。当前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研究领域有5个方向:(1)开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研究;(2)开展长江三峡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森林资源养护、水土保持与流失、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3)开展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物资源养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4)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5)开展长江源区水电资源开发、水环境保护及其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为科学管理和保护长江流域的重要生物资源,提出建立基于科学设计的全流域生物资源和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全流域的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生物数据模型,发展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养护与开发的风险评估决策系统,发展长江流域科学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体系,发展基于GIS的长江全流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和管理决策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玉贤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47-248,251
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为核心,结合减灾防灾与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对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巢湖俗称焦糊,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是内陆浅水吞吐型湖泊,对长江洪水具有不可或缺的调蓄功能。因此,在环巢湖区实施生态建设,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合理利用其湿地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尤其是生态农业,对于安徽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世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78-2381
豫南丘陵山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整体功能区划中是重点保护和建设的生态功能区.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农民屋舍建筑、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文化等措施,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农村已成为豫南丘陵山区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我国水利侵蚀一级地区。在这一地区进行平田整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土地整理工程,若实施不当,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文章提出了土地整理工程要合理安排工期,合理取、填土并做好防护措施,优化各工程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生物措施,制定行之有效水土保持方案等措施,使土地整理项目为宁夏南部山区产生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于1985、1986两年将我国北方小豆主产区地方品种92份及长江下游地方品种4份夏播于南京农业大学,1990年将我国北方小豆主产区地方品种275份及江淮流域地方品种11份夏播于北京农学院(北纬40度)进行观察。本文主要以1990年北京观察的生育期性状就该地区的参试地方品种进行了生态分类,并讨论了该地区的生态类型分布。(1)将生育前期(播种~开花)由35天以内的极早(Ⅰ)到56天以上的极晚(Ⅵ)划分为6个水平,生育后期(开花~成熟)由35天以内的极短(a)到51天以上的极长(e)划分为5个水平。所有参试品种可归为22类群。(2)河北省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内生态类群多,遗传资源最丰富,以此为中心地带相距越远的地域其类群数越少,江苏、山东、黑龙江生态类群较单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遥感技术对锡盟乌拉盖开发区的土地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单元的划分,从而绘制出“乌拉盖开发区土地等级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对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15.
水源保护区作为城市中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在承担着重要的供水任务的同时,为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其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严格限制,与周边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分析了深圳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及其成因,指出了建立和完善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水源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关键所在,并对生态补偿的补偿原则、补偿标准、补偿类型和补偿方式等展开论述,最终提出了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建议,以促进水源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PLUS模型的山区城镇景观生态风险动态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山地重点开发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模拟预测景观生态风险变化趋势,为缓解中小城镇生态保护和建设开发矛盾、促进中小城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中小城镇区域中枢功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方法  以2000、2010、2020年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揭示云南省安宁市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在FLUS模型基础上改进的PLUS模型动态模拟预测安宁市2030年不同情境下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结果  2000—2020年,研究区人造地表面积呈上升趋势,耕地、草地、灌木地、水域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林地面积相对稳定;景观生态风险值空间集聚状态明显,但集聚程度呈下降趋势。景观生态风险等级整体以中等生态风险、较高生态风险为主,占总面积的59.76%~52.95%;2030年3种不同情景中生态保护情景下的高生态风险区面积最小,低生态风险区面积最大,恶化区最少。  结论  山区中小城镇生态风险管控和建设开发矛盾明显,生态风险时空分布特征与人类活动干预强度密切相关,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各街道城镇扩展的边缘地带,应重点关注城镇用地扩张所导致的景观类型结构及其生态风险的动态变化;基于生态保护情景的安宁市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更接近生态安全格局优化路径,更符合安宁市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图5表5参30  相似文献   

17.
生态红线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一项创新,它不仅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密切相关,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就其沿海低山丘陵区的特点从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2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进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在遥感影像处理平台与Arc GIS的支持下,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运用空间叠置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将烟台市划为生态红线与3个级别管控区,其中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主要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碳固定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等5个方面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海岸线侵蚀等3个方面。最终划定的生态红线面积为3 432.49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4.97%,主要包括中部山地区域、南部地区与沿海地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载了亚热带山区不同海拔高度:(1)草地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动态;(2)草群地上部现存量和生长量的逐月动态;(3)牧草的再生性;(4)草地抗土壤浸蚀的能力及对放牧的适应等。这些资料有利于山地草地的合理利用和正确决定草地的利用制度和方法,从而实现亚热带山地草地在适度利用的同时,保持其生态平衡。这项研究也从草地生态经济领域为亚热带山区的良性生态设计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