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地区绵羊寄生虫病较严重,据调查绵羊体内寄生虫有11种,严重影响绵羊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大批死亡。为了找出一种能驱除多种寄生虫的有效药物,本试验应用吡喹酮、丙硫苯咪唑、硫双二氯酚、敌百虫4种驱虫药物进行了驱虫试验,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物①吡喹酮粉剂,南京制药厂生产。②丙硫苯咪唑片剂,每片含50毫克,杭州制药厂生产。③硫双二氯粉片剂,每片含0.5克,汉中兽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几种药物的驱虫效果以及药物对山羊生产的影响,分别对阿苯达唑50mg/kg;依维菌素注射液0.2 mg/kg;吡喹酮片50 mg/kg;以上三种药物进行驱虫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驱虫羊的增重速度显著高于不驱虫羊;从增重效果来看,以阿苯达为最佳,驱虫效果最佳的是伊维菌素,因此,建议龙里县选择阿苯达+伊维菌素驱虫药物组合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丙氧咪唑:是一种苯并咪唑氨基酸甲酯类广谱驱虫新药。首先由美国史克福制药公司研制生产。1980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开始仿制,并与江苏金坛县兽药厂联合开发成功,获农业部(89)02号新药证书,现已在金坛县兽药厂正式投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和消灭危害牛羊的胰吸虫和双腔吸虫进行了驱虫试验,选取牛30头,绵羊120只、山羊30只,应用丙硫苯咪唑、吡喹酮进行了6次驱治试验,结果以片剂吡喹酮口服,羊90mg/kg;油剂吡喹酮肌肉注射,羊50mg/kg;油剂吡喹酮腹腔注射,羊50mg/kg,牛45mg/kg;5%丙硫苯咪唑混悬液口服,羊40mg/kg,所获驱虫效果最佳。对驱治牛羊胰吸虫和双腔吸虫的驱虫率可达94.9~100%。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做好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保证驱虫药品的生物安全,确保驱虫药品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口服伊维菌素溶液、阿苯达唑混悬液、吡喹酮片、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悬液和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等5种驱虫药的方式,对羊体内寄生虫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物的虫卵减少率达83%以上,且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混悬液和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6.07%和95.56%,对照组前后两次粪检虫卵数无明显变化。说明5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且复方制剂驱虫效果优于单方制剂驱虫效果,羊体重增重效果更佳。复方制剂具有疗效更佳、安全性高、价格低廉、驱虫谱更广等特点,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丙氧苯咪唑(Oxibendazol)是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s)驱虫药中一种新型抗蠕虫药,1973年由美国史克福实验室研制成功。国内于1980年开始研究,近年来已有产品在江苏省金坛县兽药厂问世。1 理化性状丙氧苯咪唑化学名5-(6)—正—丙氧  相似文献   

7.
选择四川省某养麝场内16只感染莫尼茨绦虫的林麝,分别采用吡喹酮片剂(25 mg/kg体重,用药1次)和芬苯咪唑粉剂(10 mg/kg体重,1次/d,连喂3 d)进行药物驱虫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第7天和第14天采集其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测绦虫卵并进行虫卵计数,通过计算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评估其驱虫效果。结果表明:在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吡喹酮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5.71%(6/7)、100%(7/7),而芬苯咪唑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为44.44%(4/9)、77.77%(7/9)。驱虫试验结果说明吡喹酮对林麝莫尼茨绦虫绦虫的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阿苯哒唑(Albendazole)是目前广泛用于驱除人畜体内寄生蠕虫的广谱驱虫药,还具有杀灭虫卵和幼虫的功效。本试验在于检验阿苯哒唑对山羊肝片形吸虫的驱虫效果、反应及剂量选择。 1、试验动物与药物 (1)动物从农户选取经镜检粪卵阳性的山羊40只,体重22~31 kg,常规饲养。 (2)药物市售肠虫清片(商品名),白色,每片含阿苯哒唑200 mg,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批号:910916。选硫双二氯酚为对照药物,片剂,每片含有效成分0.5 g,江苏省江都县第二兽药厂生产,批号:910902。 2、试验分组试验山羊按每克粪卵数(EP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1~4组为阿苯哒唑试验组,每kg体重用药剂量依次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安全有效地驱鸡蛔虫和鸡异刺线虫的药物,我们于1985年5月至1986年6月进行了国产丙氧苯咪唑驱除鸡蛔虫和鸡异剌线虫的研究。共分三个试验进行。第一个试验是确定丙氧苯咪唑驱除鸡蛔虫及异剌线虫的效果及最佳驱虫量;第二个试验是确定国产丙氧苯咪唑对鸡的毒性及安全性,第三个试验是在前二个试验的基础上,在生产现场确定国产丙氧苯咪唑的驱虫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研究羊脑脊髓丝虫病的治疗效果,笔者于2018年6月从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闫家乡10个养殖大户的羊群中选择天然感染脑脊髓丝虫病的患病羊80只,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4组,分别命名为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对照组,使用吡喹酮、阿维菌素、左旋咪唑分别经脊髓腔穴位注射治疗脑脊髓丝虫病,对比3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本次研究所选择的3种驱虫药物均具有很好的驱虫效果,其中以吡喹酮的驱虫效果最佳,其次是阿维菌素和左旋咪唑。在今后驱虫治疗时,应首选吡喹酮。  相似文献   

11.
正1检测对本地羊采用粪便沉淀法或漂浮法检测肠道寄生虫虫卵,结果检出毛首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莫尼茨绦虫。检测血液寄生原虫,取病羊静脉血或耳尖静脉血涂片,姬姆萨染色后镜检,结果在红血球中查出艾美耳球虫、弓形体、焦虫。体表寄生虫检查发现蜱、螨、虱。2驱虫以药物驱虫为主,每季度驱虫一次或依据查虫结果确定驱虫时间。常用驱虫药物有:吡喹酮、硫双二氯酚、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抗蠕敏)、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理想驱虫药物,对8组检出有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山羊群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进行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驱虫后,虫卵减少率均达95%以上,而阿苯达唑驱虫后的虫卵减少率低于95%。表明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而阿苯达唑有一定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3.
山羊寄生虫病严重阻碍着养羊业的发展,损害了我市养羊户的经济利益。为了积极有效地对我市山羊寄生虫病进行防治,探索驱虫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市高效养羊业的进程,我们于1998年11月在遵义县进行了山羊驱虫增重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材料和方法1.且试验动物:选用遵义县枫香镇农户饲养的自然感染寄生虫病的山羊20只。1.2试验药物:(1)伊维菌素:粉剂,5g/包,含有效成分10m/包,北农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批号971120。(2)丙硫苯咪唑:片剂,25mg/片,重庆张家花园兽药厂,批号980620。(3)左旋咪唑:片剂,50mg/片,陕西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制定适应于广西山区圈养山羊的驱虫模式,笔者试验采用芬苯达唑和伊维菌素肠溶微囊剂型进行蠕虫驱虫,比较其与传统药物丙硫苯咪唑的驱虫效果,旨在探讨最佳使用剂量和方法,建立新的驱虫模式,为指导广西圈养山羊驱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制定适应于广西山区圈养山羊的驱虫模式,笔者试验采用芬苯达唑和伊维菌素肠溶微囊剂型进行蠕虫驱虫,比较其与传统药物丙硫苯咪唑的驱虫效果,旨在探讨最佳使用剂量和方法,建立新的驱虫模式,为指导广西圈养山羊驱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丙硫苯咪唑(Albendarole)(aelendaiole)足一种驱虫药,国内外试验证明对多种线虫、吸虫和绦虫有很好的驱虫效果。据报道驱除鸡消化道寄生虫有效剂量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最佳有效剂量,我们对自然感染多种寄生蠕虫的鸡进行了不同剂量的驱虫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药物:丙硫苯咪唑系杭州第三制药厂生产的片剂,每片含量为50mg  相似文献   

17.
鸡线虫病广泛存在全国各地,严重地威胁养鸡业的发展。为了探讨安全有效地驱除鸡线虫药物,在进行国产丙氧苯咪唑驱除鸡蛔虫的试验及国产丙氧苯咪唑对鸡异刺线虫及其与鸡蛔虫混合感染的驱虫效果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国产丙氧苯咪唑对鸡的毒性实验。以便为丙氧苯咪唑驱除鸡线虫的田间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多头带绦虫的终末宿主为犬,感染犬是引起牛、羊脑多头蚴病的感染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脑多头蚴取自自然感染羊体内。1.1.2实验犬7只4月龄至2岁,经丙硫咪唑和伊维菌素驱虫,粪检蠕虫卵为阴性的犬。1.1.3吡喹酮片某动物药业公司生产,规格为每片100mg。1.2试验方法用自然发病羊体内的脑多头蚴人工感染7只实验犬,每只感染脑多头蚴包囊1  相似文献   

19.
丙硫苯咪唑用于驴的驱虫报道国内外甚少,为此本试验通过对15匹役用驴,采用了不同剂量分别投药试验,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药品丙硫苯咪唑(又称抗蠕敏。)系杭州药厂兽药分厂生产,批号为84113,为淡黄色小片剂,每片50mg。左旋  相似文献   

20.
解剖当地黑山羊21只,调查了体内寄生蠕虫,据此制定了防治对策。在实施驱虫时,则以临床粪检结果为依据,选择有效又经济的吡喹酮、丙硫苯咪唑、双甲脒等药物驱虫,效果显著。驱虫后1个月羊的体重增长,试验组平均增2.22kg,群体驱虫组平均增1.31kg。均高于对照组0.59kg的平均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