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棚黄瓜-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春栽培黄瓜,晚秋栽培花椰菜,可适当提前和延后蔬菜产品上市的时间,产量高,比露地常规栽培经济效益高。文章介绍了大棚黄瓜-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早春黄瓜一般冬至后育苗,早春收获,适宜日光温室和大棚种植,具有省工、易种的优点,同时黄瓜在春菜淡季上市,也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品种选择早春黄瓜苗期在冬季,结瓜期在春季,因此所用的品种应具有耐低温,耐弱光,雌花节位低,连续结瓜性强,成瓜速度快,前期产量高而集中的特点。目前大多使用津优1、2、3号,津绿3号,豫黄瓜2号等。2培育壮苗早春黄瓜因育苗期间处于低温短日照季节,培育壮苗尤为重要。壮苗标准苗子下胚轴长3~4cm,子叶肥厚,茎粗0.5~1.0cm,节间短,叶柄和茎的夹角为45°,叶片平展,绿色有光…  相似文献   

3.
黄瓜染色体制片及倍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黄瓜卷须为材料,对黄瓜染色体制片中的一些主要参数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黄瓜染色体制片的系统操作规程。研究发现,黄瓜染色中心直径和异染色质数目与植株倍性呈正相关,可作为黄瓜倍性鉴定的间接指标,其中单倍体染色中心直径平均为5.1μm,双单倍体为13.3μm,单倍体异染色质数目平均5.0,双单倍体为11.9。  相似文献   

4.
黄瓜是枣庄市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推行无公害黄瓜栽培,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黄瓜产品.是消费者的需求。要发展无公害黄瓜生产,除了加大各项管理措施外,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力求减少农药残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由于黄瓜具有润肤美容、降低血脂、减肥等功效,市场上的黄瓜制品供不应求,如果能抓住夏秋黄瓜上市高峰时期,进行储藏和深加工,可提高几倍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几种上市黄瓜食品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0GS、4000GS、5000GS 3种强度磁化水对黄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了发芽率、发芽势和集中度。结果表明:磁化水浸种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其中以4000GS浸种效果最好4000GS下,黄瓜种子浸种时间以4~6h为宜,集中度、发芽势、发芽率平均为80.0%、88.2%、93.7%。  相似文献   

7.
1黄瓜开花、结瓜习性1.1开花习性:黄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授粉、虫媒花植物。1.1.1开花时间:天亮前开放,6时~8时开足。一天内,雌花受精率在初开花时最高,以后逐渐降低,故一天中最佳授粉时间为上午8时~10时。1.1.2雌、雄花寿命:雄花花粉生活力保...  相似文献   

8.
麦茬黄瓜是在夏初播种,在炎热的盛夏收获.由于夏季高温多雨对黄瓜生长不利,易遭受病虫危害,一般这茬黄瓜产量较低。经生产实践证明,津绿5号黄瓜适宜春夏季栽培,其特点是抗病性强,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生长势强.丰产性好,以主蔓结瓜为主,侧蔓有一定的结瓜能力。该茬口在春末夏初直播或育苗,每666.7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们引进推广了无籽黄瓜“山农1号”,颇受菜农的欢迎。据调查,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无籽黄瓜比普通有籽黄瓜,前期产量高50%~80%,总产量提高45%~75%,且售价高,单价比普通有籽黄瓜高出0.3~0.5元/kg。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黄瓜萌发种子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英杰  周玉丽  张子学  隋益虎 《种子》2006,25(5):63-64,69
以黄瓜(津优40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溶液(0.00、0.01、0.05、0.1、0.15、0.2g/L)浸种对黄瓜萌发种子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所有浓度的SA均能提高黄瓜种子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性指数(VI);提高黄瓜萌发种子的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黄瓜萌发种子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在10℃冷害条件下,外源SA的最适宜作用浓度为0.05g/L。  相似文献   

11.
黄瓜基因组DNA提取与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SDS法、尿素法、改良SDS法、氯化苄法和CTAB法对黄瓜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改良SDS法提取的黄瓜叶片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其A260/A280在1.7-1.9之间,DNA的产量为450μg/g。用该法提取的黄瓜DNA适合进行RAPD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世界》2006,(3):53-55
我国著名蔬菜专家68岁的仲济学先生,成功破译了荷兰黄瓜制种密码。荷兰黄瓜因口感好、个体小而深受百姓喜爱。但荷兰黄瓜属无籽黄瓜,农民种植荷兰黄瓜只能靠高价从国外引进种子。1999年,仲济学便开始了对其种子的潜心研究,经过6年多的反复研究,终于成功破译了荷兰黄瓜制种密码,首次实现荷兰黄瓜种子国产化。  相似文献   

13.
黄瓜鱼俗称黄花鱼,广布于我国江苏、广东、浙江、福建沿海,每100g干重含蛋白质70g、脂肪8.5~13g、钙74mg、铁6.2mg、磷189mg,也含有相当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和氨基酸。黄瓜鱼脂肪中含有高度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含有5.3%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16.3%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和DHA具有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大脑发育,增长智力的作用。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结构的变化和黄瓜鱼人工养殖的迅速发展,黄瓜鱼的捕获量逐年增加,由于其肉质柔软多水,不易贮藏运输,…  相似文献   

14.
将黄瓜苗与南瓜苗嫁接,然后生产出优质高产的黄瓜,这是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七连的大棚蔬菜种植户张风琼摸索出来的一种新的黄瓜栽培模式,这一技术让她靠种植黄瓜致了富。据了解,这种技术是将一种黑南瓜种子和黄瓜种子一起种在育苗钵中,当两种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运用嫁接技术,将黄瓜苗嫁接在南瓜苗的根茎上,最后得到强壮优质的黄瓜苗。  相似文献   

15.
中国黄瓜品种繁多,但黄瓜的抗逆性不强,容易产生病虫害。因此,分析和验证抗病相关的基因,探究黄瓜抗病的分子机理,可为培育黄瓜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黄瓜铜伴侣蛋白基因CsATX1的cDNA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CsATX1基因在细菌性角斑病侵染0~96 h下的表达情况,以期探究其与黄瓜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CsATX1基因序列全长为768 bp,含有一个288 bp的ORF阅读框,可编码95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95 kD,理论等电点是5.07,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s ATX1与葫芦科同源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RT-qPCR分析表明,CsATX1在黄瓜叶中有表达,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侵染下,该基因在黄瓜叶中表达显著增高,受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诱导。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CsATX1基因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数据库信息系统中的1434份黄瓜资源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黄瓜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占26.3%)和华东地区(占25.5%),其次是东北地区,其它地区的分布相对均匀。从主要农艺性状尤其是瓜的形态特征以及与熟性有关的第一雌花节位等表现看,我国黄瓜资源的多样性丰富。对其深入研究可为我国黄瓜的育种和生产提供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17.
黄瓜嫁接的方法比较多,目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有靠接法、切接法和插接法。据笔者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调查.总结出黄瓜侧面劈接法嫁接育苗技术。该法具有方法简单,易掌握,成活率高,接口高,病不易从接口侵入,便于移栽管理等特点,同时还对嫁接苗要求不太严格,便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素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温度,光照,CO2浓度及测定时间等因素均对黄瓜幼苗的光合速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光通量密度在1400mol.m^-2.s^-1左右光合作用达到光饱和点;25-30℃时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温度上升或下降均明显降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同时使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 大棚、温室种植黄瓜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早,是一项很好的庭院经济。但大棚、温室黄瓜易感多种病害,其中以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为多,而且较难辨别。介绍几种辨别方法,供生产中选用,以便对症下药。 1.角斑病属于细菌感染的病害,而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且流行速度快,在高温、高湿情况下,三天就能使大部分植株染病。 2.清晨有露水时观察黄瓜叶,背面有暗绿色斑块,且较大,有的连片的,是霜  相似文献   

20.
水果型黄瓜又称迷你黄瓜、小黄瓜,是一种特殊的黄瓜生态类型,其外观小巧秀美,短棒形,一般长14~18cm.重80g左右,每株可结瓜20~30个,每666.7m^2产3000~5000kg。水果型黄瓜口感脆嫩、清香、爽口,可生食、配菜、做色拉,深受宾馆、饭店及消费者青睐。其价格比一般黄瓜高。河北省滦南县自2006年开始推广.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栽培要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