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籽用西葫芦耐旱怕涝,喜通风通光,适合在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且籽用西葫芦喜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生长,生长期100d左右。籽用西葫芦瓜籽热量较高,蛋白质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B、C和E等微量元素和钙、镁、铁和锌等,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年需求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籽用西葫芦种植投入成本低,田间管理简单,瓜籽市场前景好,产量高,效益好,是凉州区沿沙区发展节水高效种植业优先选择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籽用西葫芦的种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科技工作者在选育籽用西葫芦瓜籽新品种的同时,对西葫芦瓜籽的功用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研究表明,籽用籽实脂肪含量为37.9%-59.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8.3%-80.8%。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其中亚油酸含量达到43%-64%,具有降血脂、血糖,抑制血小板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在欧美,还用其榨  相似文献   

3.
籽瓜(籽用西瓜)产业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籽瓜为籽用西瓜,俗称"打瓜"洗籽瓜"瓜籽瓜",属葫芦科普通西瓜亚种中的籽瓜变种。分黑籽瓜和红籽瓜两种,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安徽、江西、湖南、黑龙江及广东等10省(区),呈现出南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籽用西葫芦单产水平,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自育品种金地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籽用西葫芦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单瓜结瓜数及单瓜籽粒重结果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在1 700~2 000株·667m~(-2)时,单株结瓜数及单瓜籽粒重最多,单瓜籽粒重能达到43~49g。种植密度在2 000~2 300株·667m~(-2)时,籽用西葫芦各项性状均表现优异,百粒重达17g以上,产量稳定在134~148kg·667m~(-2),且果实长度及籽粒的商品性状表现良好,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5.
种植籽用西葫芦具有生长期短、见效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特点,为确保籽用西葫芦高产稳产,在栽培管理中必须抓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工作。在正常水肥条件下,籽用西葫芦单株结瓜3~4个,高肥水条件下可结瓜6个以上,667米~2产瓜籽150~180千克,667米2纯收入达640~7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籽用西葫芦瓜子的种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镁、铁、锌等元素,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年需求量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在吉林省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尤其在东部山区、半山区,籽用西葫芦市场  相似文献   

7.
新疆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籽用西葫芦,根据籽用西葫芦生物学特性,选择中等肥力的砂质土壤,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田间管理技术措施,配套机械采收脱粒,实现籽用西葫芦规模化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的张掖、酒泉地区,籽用西葫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随着种植面积和种植茬数的增多,西葫芦的病害也逐年增加,其中主要发生的病害为白粉病。本文就打籽西葫芦白粉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特征、侵染规律、发病因素的基础上,主要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无公害防治方面探讨了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膜籽瓜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籽瓜(即籽用西瓜)又称打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9.5万hm2左右,主要分布于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和山西等地。籽瓜以籽为主要商品,为炒货之佳品,近年来用瓤加工的籽瓜露等饮品和化妆品,也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籽用西葫芦新品种得瑞8号是以W-11-1-07为母本、ZK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籽用西葫芦一代杂种。在2013—2014年的多点试验中,得瑞8号籽粒平均折合产量为2 272.5 kg/hm~2,较对照品种瑞丰9号增产6.2%。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短蔓,分枝较少,叶大,节间短。嫩瓜圆筒形,浅绿色。老熟瓜圆筒形,米白皮,单瓜质量2.6~3.0 kg,单瓜产籽437~541粒,千粒重163 g,容重495 g/L。籽仁墨绿,品质好。籽粒含水分5.9%、粗蛋白(干基)376 g/kg、粗脂肪(干基)41.82%。高抗白粉病,高抗疫病。适合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裸仁南瓜的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由于种皮退化成墨绿色膜状,因此又称为无壳南瓜。根据裸仁南瓜用途不同,可划分为籽用型、饲用型和籽饲兼用型3种类型。我国在甘肃、新疆及东北地区以籽用型南瓜栽培为主,商品瓜籽仁经加工后出口到英国、德国、荷兰、韩国等,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油料等领域。裸仁南瓜杂交种栽培与普通南瓜相似,但由于其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12.
籽用西葫芦是良好的保健食品,特别适合在吉林省白城市大面积种植,白城市具有发展籽用西葫芦的自然资源优势。本文介绍了白城市籽用西葫芦的发展优势,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查苗补苗及铲趟、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白城市籽用西葫芦栽培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籽用西葫芦机械化种植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籽用西葫芦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籽用南瓜也称为白瓜籽,甘肃庆阳市是我国主要产地之一。经多年研究,成功的总结出了籽用南瓜与玉米带状种植的高产高效生产模式,使每株南瓜结瓜数达3~5个,单瓜采收种子320~750粒,亩产瓜籽120-180kg,亩产值达1200~1800元。庆阳市产的瓜籽种仁含蛋白质35%、脂肪24%、碳水化合物24.4%,具有较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打瓜籽作为千家万户喜爱的休闲食品也是新疆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生产现状新疆是全国最大的籽瓜生产地,发展打瓜生产和籽瓜瓤的开发利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生产籽瓜系列产品不仅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农田污染。目前,种植的籽瓜系列大都为新兴品种,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还会为人们带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0个籽用西葫芦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调查籽用西葫芦的生育期、坐果数、籽粒性状等指标,筛选出适宜第6师105团种植的籽用西葫芦品种2个,分别为晋西葫芦6号和三禾819,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和硕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籽用西葫芦。近年来,随着和硕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籽用西葫芦因其易管理,产品收购价格高,逐渐成为当地农民争相种植的一种作物。经过探索总结,目前和硕县籽用葫芦的种植技术不断成熟,产量逐步提高。现将和硕县籽用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播前准备1.土壤选择籽用西葫芦耐旱怕涝,喜酸性土壤,可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力中等、p H值7.0~8.5的砂壤土、  相似文献   

18.
正昌吉市自然条件适合种植籽用西葫芦。近年来,该市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种植优良籽用西葫芦新品种,促进农民增收。2014年,全市籽用西葫芦种植面积达到2 000余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200千克左右,按照市场收购价20元/千克计算,667米2平均收入4 000元,纯收入近2 000元。在西葫芦生产中,昌吉市农机部门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研究推广农机化生产技  相似文献   

19.
籽用西葫芦具有生长期短、见效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特点,在阜康市种植已有多年,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本文总结出籽用西葫芦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索新疆博州地区特色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减量增效提质技术,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确保提升农产品品质。本研究以两个品种露地籽用西葫芦(金苹果303和金宝6号)为受试作物,开展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与常规施肥配合"叁利"牌液体氨基酸有机生物菌肥进行肥效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参试两个品种西葫芦作物使用氨基酸有机生物菌肥后,处理单株坐果数量、单瓜籽粒数和单瓜籽粒重量等指标较对照均有所增加,且试验瓜体果实较对照提前3 d成熟。其中,金苹果303分别增加0.4个、12粒和2.65 g,金宝6号分别增加0.3个、42粒和4.89 g;金苹果303和金宝6号2个品种肥料处理亩理论产量分别达到了269.2 kg和260.54 kg,较对照处理增加产量51.58 kg和43.68 kg,增产幅度分别达到23.7%和20.14%。结论:叁利牌氨基酸生物有机菌肥增产效果明显,投入产出比显著,能够提早成熟3 d,建议在新疆博州地区特色作物露地籽用西葫芦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