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陈中义  江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69-9970
[目的]探讨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片段引入频率对其种群建立的影响,为深入理解空心莲子草入侵机制和控制其蔓延提供基础。[方法]在2006年夏季,将空心莲子草地下茎片段和肉质根片段以不同引入频率埋植在带土塑料盆中,覆土2cm,每盆中的地下茎或者肉质根片段总数为15根,重复7次。最后一个地下茎片段或者肉质根片段埋植完成后,经过一个月的萌芽及生长,萌芽趋于稳定,不再产生新的萌芽,此时全部收获空心莲子草,测定每盆的萌芽数、分枝茎节数、总生物量。[结果]1次引入条件下,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地下茎和肉质根)片段的每盆总萌芽数显著低于多次引入(P〈0.05,n=7),多次引入(3次、5次、15次)之间萌芽数差异不显著(P〉0.05,n=7);1次引入和多次引入对空心莲子草的分枝茎节数、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n=7)。[结论]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的多次引入对于保证空心莲子草的萌芽数有利,但增加了入侵的风险;即使是1次引入,只要有一定数量的萌芽出土,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空心莲子草也能建立良好的无性系种群: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pH2.5、3.5、4.5、5.6的模拟酸雨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无性繁殖体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模拟酸雨降低了空心莲子草宿根和匍匐茎片段的出苗率以及幼苗成活率,并对其幼苗的叶片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而其他酸度的酸雨不影响其出苗率及成活率;喷洒酸雨后3d,空心莲子草的最长枝长、节闻长度、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不同pH的酸雨处理下均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酸雨酸度的升高,幼苗生长趋势出现下降;喷洒酸雨6d、9d、12d后,酸雨对空心莲子草生长无显著影响。由此表明,酸度高的酸雨对空心莲子草的萌发以及幼苗早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其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空心莲子草对酸雨会产生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空心莲子草营养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3类不同生境中茂密和稀疏两种生长状态空心莲子草的营养器官作了调查,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地下部和地上部营养器官的生物量与其生活的环境有显著的相关性,生境含水量的高低与根冠比大小有明显的负相关;进一步研究了空心莲子草营养器官的繁殖能力,表明1节根状茎、匍匐茎或0.2cm肉质状根片段均可以成活,1节根状茎的繁殖系数约为1.5。另外,通过模拟干旱、湿润、水生三种生境条件,测定并比较了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枝数、节数、长度和叶数在5-9月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地上部具有很强的蔓延能力;在湿润即土壤含水量适中的生境中空心莲子草生长速度比在干旱或水生环境中快、长势更好,而且同期的生物量各个指标前者也比后两者大。  相似文献   

4.
取质地均一土壤上多年生的空心莲子草,测定了它不同部位含水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多种无机离子如K 、Na 、Ca2 、Mg2 、NO3-、PO43-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叶片、地上茎节、地上茎节间和须根等部位的含水量和肉质化程度较高;NO3-还原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和须根;可溶性糖主要贮藏在肉质根、地下茎节、地下茎节间和根颈等部位;不同部位的K 、Na 、Ca2 、Mg2 、NO3-、PO43-的含量各不相同,K 含量显著高于Ca2 、Mg2 、NO3-、Na 、PO43-的含量,因此空心莲子草是一种富钾植物。  相似文献   

5.
陆生型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空心莲子草茎段扦插,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茎段一个节上在早期主要产生不定根,其后根数量逐步减少,生长到56 d后,其数量基本保持在2~4条。根的长度逐步增加,出现两次峰值,分别在63 d和98 d(P<0.01)。根直径生长出现3次生长高峰,分别是28 d(根直径0.142 cm)5、6 d(根直径0.256 cm)、98 d(根直径0.384 cm)。根的干重在77 d后快速增加。根直径与主枝长度、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情况,可把陆生型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划分为大致3个时期,即膨大前期(<28 d)、膨大期(28~84 d)、膨大后期(84~105 d),这为选择合理的喷药时期来防控空心莲子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干扰和氮沉降是影响植物入侵的重要环境要素。目前,干扰和氮沉降如何协同影响空心莲子草入侵湿地植物群落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探讨了干扰、氮沉降和湿地植物群落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短期影响,为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的物理控制及湿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方法】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4种湿地植物粉绿狐尾藻、水葱、黄花鸢尾和千屈菜组成的湿地植物群落,设计干扰(无干扰、模拟采食、刈割)、氮沉降(无氮添加和氮添加)以及有无湿地植物群落竞争(仅空心莲子草单种模式和空心莲子草与湿地植物群落混种模式)的三因素控制试验。【结果】模拟采食和刈割两种干扰显著降低了空心莲子草的生长繁殖指标,且刈割相较于模拟采食影响更大。刈割处理下空心莲子草生物量、茎长和节数的相对生长率为负值,同时,刈割处理下空心莲子草生物量、茎长和分枝数的补偿系数均显著小于模拟采食处理,但存在欠补偿生长;湿地植物群落显著影响了空心莲子草根、叶、总生物量、叶片数、茎长和分枝数等指标;而氮沉降仅显著影响了空心莲子草分枝数补偿系数。除叶片数和分枝补偿系数,干扰与氮沉降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湿地植物群落并没有显著...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匍匐茎片段(来源于水体)和宿根片段(来源于陆生环境)萌生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主要结果为:2种来源的空心莲子草幼苗(陆生苗和水生苗)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全光照、33%光照、9%光照),具有基本相同的生长格局,对光照强度的变化也具有相似的反应。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甚至在9%光照时,空心莲子草的总分枝数、最长枝长、节间长度、叶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地上茎直径显著减小;在中等光照条件下(33%光照),其叶面积发生补偿性增大;就生物量的分配而言,随着光强的减弱,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减少,而茎、叶的生物量只有在光强极低的条件下(9%光照)才显著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一方面空心莲子草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形态可塑性,另一方面,空心莲子草基本的空间生长格局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生长策略上的权衡可能是空心莲子草成功入侵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常与本地莲子草 A. sessilis同域分布且占据生态优势。本文探讨克隆整合与空心莲子草强竞争力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同质园试验,对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先端与基端匍匐茎的连接处进行保持连接(克隆整合)与剪断处理(无克隆整合),分别测量不同克隆整合处理下2种植物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地上部分及根系的生长、光合性能及生物量分配情况,比较2种植物克隆整合能力的大小。结果 克隆整合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的茎长、基端分株的叶片数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叶片数及茎长显著增加,细根数、总根数及一些光合指标(如光补偿点、气孔导度等)也显著提高;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上(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粗(细)根数及总根数也显著增加。克隆整合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或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上(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一些光合指标(如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莲子草。结论 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克隆整合中受益,但空心莲子草的克隆整合能力要显著强于本地莲子草,能通过克隆整合作用挤占莲子草的空间生态位,从而形成自然生境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理解在不同养分水平下密度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影响,设置了3种养分水平(低、中、高)和3种种植密度(低、中、高)对空心莲子草进行温室控制试验。结果显示,养分水平和密度均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量和光合指标具有显著影响。中养分水平处理下的空心莲子草单株生物量和整盆总生物量在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下均最高,但其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含量在高养分水平处理最高。同一养分水平对比发现,空心莲子草光合速率均在中等种植密度的处理中达到最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空心莲子草的光合作用和单株生物量会逐渐降低,但整盆的总生物量升高,这些特点可能会有助于空心莲子草发展成单优群落。本研究对理解空心莲子草及类似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及其本地同属种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为研究对象,比较地上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单独或共同危害对2种植物生长性状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植食性生物危害相比,跳甲单独危害使空心莲子草的总生物量降低了约39.3%;线虫单独危害使空心莲子草的粗根数、细根数和莲子草的细根数分别增加了约2.5%、 3.3%、1.5%;而在跳甲和线虫共同危害下,空心莲子草的地下生物量、分枝数和莲子草的分枝数均增加;但空心莲子草的茎长却降低了约49.3%,且比跳甲或线虫的单独危害作用更强。由此说明,根结线虫能增强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效果。在地上-地下植食性生物的互作下,空心莲子草在根系和生物量分配方面比莲子草具有更强的表型可塑性。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中的吸收与传导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利用草甘膦防除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植株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期的吸收与传导特性。结果表明,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的第四对叶处理时吸收和传导最快,且主要表现为向下传导。  相似文献   

13.
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是全球恶性杂草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专食性天敌。以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密度下的死亡率及生殖情况。在限定体积的饲养瓶中(250cm3),放置不同密度的成虫,结果表明成虫初期死亡率以雌雄比为4∶4时最低,单雌平均产卵量随密度的增高而下降,而卵的孵化率在雌雄比2∶2、4∶4、8∶8时高于在1∶1和16∶16时的孵化率。在限定的空间和食物资源条件下,虫口密度对莲草直胸跳甲死亡率与生殖力有一定影响,经试验证明每头成虫所需最适空间约为31.25cm3。  相似文献   

14.
采用食物平衡法,研究了体重和温度对福寿螺摄食水花生的影响,得到了福寿螺在不同体重和温度下的最大摄食率模型,为水花生的资源化利用和降低特种动物养殖饲料成本提供定量依据。随着体重的增加和温度的下降,福寿螺的最大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增加(p<0.01)。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和氮肥条件下水稻根系主要几何参数动态量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基于生物量的水稻根系主要几何参数动态模型,为水稻功能-结构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08和2009年设置3个品种[两优108(V1,杂籼)、86优8(V2,杂粳)和南粳43(V3,常规粳稻)]和2个氮肥水平盆栽试验获取根系形态及根干重等指标,采用SPSSv13.0与Excel2007处理试验数据,RMSE检验模型。结果利用2008年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不同品种与施肥处理下水稻单株总根长及根直径与生物量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单株总根长动态模型;根据立体几何原理,构建了基于生物量的水稻总根体积与总根表面积动态模型。经2009年独立试验资料检验,单株总根长、总根体积及总根表面积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分别为490.660cm/plant、131.859cm2/plant和2.532cm3/plant,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所建水稻根系主要几何参数模型具有一定机理性、解释性和通用性,对水稻功能-结构模型研究及水稻可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CO_2含量升高对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及其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的影响,测定了3种不同CO_2含量(420、550、750μL·L~(-1))对空心莲子草生长特性和体内营养物质、莲草直胸跳甲幼虫体重增长和成虫取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含量升高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生长速度加快,种植42d后,550、750μL·L~(-1) 2个高含量CO_2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的株高分别达35.60cm和40.04cm,分别为对照组(当前大气CO_2条件420μL·L~(-1)下)空心莲子草株高(19.83cm)的1.75倍和2倍;CO_2含量升高,空心莲子草叶片SPAD值显著增加,光合作用能力增强;叶片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升高,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总氨基酸)含量降低,叶片的碳氮比增加,单宁酸含量降低。取食高含量CO_2条件下培育的空心莲子草,天敌莲草直胸跳甲幼虫的体重增加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同期羽化的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均偏好取食高CO_2含量(750μL·L~(-1))条件下培育的空心莲子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有性繁殖生殖力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的形态建成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藻体长度与侧枝数、侧枝长度与生殖托数、生殖托长度与生殖托挂卵数之间的数量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海黍子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海黍子成熟藻体平均长度为(164.5±59.9)cm,侧枝平均长度为(10.4±5.3)cm,生殖托平均长度为(9.3±1.5)mm,单个生殖托平均挂卵数量为(378±121)粒,各因子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单株海黍子成熟藻体能够产生(21~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2的采苗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严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58-15161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Oryza sativa L.)形态特性,研究不同水稻品种间器官生长和发育特征动态。[方法]通过连续性观察和破坏性取样,获得叶片长度、节间数、株高、分蘖数、叶片角度、叶面积和比叶重等数据,从而比较白稻(籼稻)、金南凤(粳稻)、9325(粳稻)和9915(粳稻)4个水稻品种在江苏南京卫岗大田、卫岗盆栽和江浦大田3种栽培方式下器官形态差异。[结果]每个节位的最大叶长在生长早期逐步上升,后期逐渐下降,可以用方程y=axb和y=ax+b来描述最大叶长和节位的关系;卫岗盆栽水稻的节间数、生长期、叶长和株高比其他2种大田种植的数值小;可以用方程y=ax+b来描述株高与日照时数和有效积温的关系,增加1 cm株高需要19.23℃.d≥10°C积温、8.12 h日照时数;籼稻的株高、分蘖数和叶面积比其他3个粳稻品种多,但比叶重和叶角比其他3个粳稻品种小。[结论]比较水稻品种间形态特征差异,是选择节水耐旱品种的一个重要方面。该研究结果若被整合进一个水稻功能结构模型,即可通过模拟三维空间内水稻器官生长动态为节水耐旱品种选育提供株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氮肥对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分蘖枝、茎长和干物率均有显著影响。N3(尿素用量为0.9g/盆)和N4处理(尿素用量为1.2g/盆)的分蘖枝增加最快为0.46枝/盆·d,N3处理的茎伸长生长速率最快为0.82cm/d,N2处理(尿素用量为0.6g/盆)的干物率最高为41.85%。  相似文献   

20.
生长调节物质对春石斛假鳞茎萌芽与封顶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探讨春石斛假鳞茎生长规律基础上,研究了GA3和6-BA对高芽萌发的调控效果,PP333对假鳞茎封顶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生长季,假鳞茎节间平均生长长度为3。57 cm,节间日均生长量为0.068 cm,假鳞茎日均生长量为0.28 cm;如需形成50~60 cm高的假鳞茎,需要在1月末至2月间开始留鳞芽, 同时需要不能晚于8月底停长,假鳞茎节数可达14~19节,能形成高质量的假鳞茎;PP333可促进假鳞茎及时封顶,50 mg/L灌根处理效果最佳;用6-BA处理有利于高芽和鳞芽形成, 植株灌根浓度以200 mg/L最佳;GA3各种浓度处理都不利于高芽和鳞芽形成,导致徒长和落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