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梨轮纹病菌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梨轮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病原菌菌株间的致病力、菌丝日生长速率及产孢能力均不同,生长速率最大的菌株为P-16,生长速率最小的菌株为P-10,差异较大。菌株P-16致病力最强,菌株P-10致病力最弱。菌株P-7、P-13、P-16产孢量较大,P-4、P-10、P-19无分生孢子器产生;病原菌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8℃,最佳产孢温度为25℃,分生孢子最佳萌发温度28℃;在日光灯、黑光灯条件下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黑暗条件下病原菌生长较慢;病原菌产孢在黑光灯条件下最好;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7~9,产孢最适pH值为6~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9;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2℃(10min)或57℃(15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0℃(10min)或55℃(15min)。  相似文献   

2.
梨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宏  常有宏  陈志谊 《果树学报》2006,23(2):247-251
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PSA平板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以及菌落厚度有显著不同。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适宜生长相对湿度为50%~100%,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98%~100%,孢子萌发必须具备相对湿度98%以上的高湿条件,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4~12,最适生长pH值为7~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8,病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pH值会发生改变。该病原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鸡腿蘑黑斑病病原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 var.aleophilum)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8℃;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实验范围内菌丝生长适宜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市蚕豆褐斑病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得到5株病原菌,研究了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并对18SrDNA基因和EF-1α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pH、温度、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蚕豆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pH为2~11条件下,病原菌均能生长,最适pH为7;病原菌在5~30℃均能生长,菌丝生长最适为20℃,高于35℃菌丝停止生长;菌丝生长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茄子褐纹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11 年采用室内离体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方法对武汉市茄子褐纹病病原进行研究,并测定了其相关生物学特性。从武汉市各茄子种植区采集茄褐纹病病样,分离获得来自茄子病株叶、茎、果等器官的15 个生长较一致的真菌分离物;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均为茄子褐纹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15 个菌株均为Phomopsis vexans。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的培养基为PDA 和PSA,最适宜产孢培养基为燕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 ℃ ;最适pH 值为4~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好,氮源以硝酸钠利用效果最好;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55 ℃ 25 min。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一株野生灵芝菌株(JXLZ-3)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菌丝培养温度、培养基pH、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15~30℃,灵芝JXLZ-3菌株菌丝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pH 4~11培养基中JXLZ-3菌株菌丝均能生长,最适pH为5;在以果糖或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JXLZ-3菌株菌丝长速较快、长势较好,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果糖;在以酵母粉、硝酸铵、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JXLZ-3菌株菌丝生长良好,培养基最适氮源为酵母粉。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的4个绣球菌菌株为材料,进行绣球菌生物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培养料的最适石灰添加量为3%;最适培养料含水量菌株A为75%,其他3个菌株为65%。4个菌株中,以菌株C的菌丝生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和环境条件对侧耳属3个主要栽培种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培养特性的影响,明确了侧耳属3个种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平菇为25℃、杏鲍菇为30℃、秀珍菇为25℃;最适pH值,平菇为6~7、杏鲍菇和秀珍菇均为6;最适碳源,平菇为果糖、杏鲍菇为淀粉、秀珍菇为葡萄糖;最适氮源,平菇和秀珍菇为酵母膏、杏鲍菇为牛肉膏。  相似文献   

9.
黄静  赵佳  陈哲  梁宏 《北方园艺》2018,(3):55-60
以患根腐病的草莓植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了一株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同时,通过平板对峙法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Y-48、Lh-1和CM3对此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期为根腐病病原菌分离及生防菌株筛选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BL2016-6为落叶松葡萄座腔菌;菌株BL2016-6生长的适合温度为20~30℃,25℃为最适温度,菌丝由白色变为灰色,最终变成黑色,菌株致死条件为为70℃,处理20min;解淀粉芽孢杆菌Y-48、Lh-1和CM3均对此病原菌有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64.6%、62.2%和57.9%。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5种碳源、氮源和温度对灵芝属(Ganoderma)3个种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灵芝(G.lingzhi)P1、肥城树舌灵芝(G.applanatum)和紫芝(G.sinense)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3个不同种菌株的最适氮源均为酵母膏;灵芝P1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肥城树舌灵芝和紫芝菌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  相似文献   

11.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m2减少整枝用工8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育期缩短了3d。喷施1次和喷施2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和19.2%,增收3553.61元·(667m2)-1和4772.80元·(667m2)-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棚连作对韭菜综合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定点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连作对韭菜产量、品质、叶绿素含量和植株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的产量与连作年限呈显著的负相关,连作对不同刀次韭菜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不明显,但是随着连作年限增加不同刀次的韭菜VC含量、粗纤维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连作对第1刀的N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第2刀的N素含量随着年限的增加有所降低;P素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变化较为明显,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不同刀次的韭菜植株P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运用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4种方法,脱除西伯利亚百合品种CMV、LSV和LMoV病毒,分析了4种处理后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结果表明:以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西瓜叶面喷施沼液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瓜作物上喷施沼液叶面肥,肥效明显,增产率为6.03%~13.47%.1 hm2增加收入1964.9~4566.5元,产投比达9.82~16.4倍,其中1 hm2用沼液30000 k,兑水1.5倍,分别于苗期和初花期叶面喷施较为理想,值得广大农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翠云草叶片为试材,通过物理干燥和化学保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保色工艺。物理干燥法采用自然干燥法、压花板干燥法、烘箱干燥法、熨斗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等5种不同方法;化学保色法采用浓度为1%、5%、10%、15%、20%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硫酸铜溶液和浓度为2%、4%、6%、8%、10%氯化钙溶液,浸泡翠云草叶片(4 h、8 h、12 h、16 h、20 h),结合连续强光照射,研究不同种类保色剂对翠云草叶片的保色效果。结果表明,翠云草叶片最适合的干燥方法为熨斗干燥法;15%葡萄糖溶液浸泡翠云草叶片12 h保色效果最佳,其次为10%硫酸铜溶液处理12 h。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浸种和灌根的方法,研究了肉桂酸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
肉桂酸溶液都不同程度抑制番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低浓度抑制作用弱,高浓度抑制作用强,其中4.0 mmol·L-1 浓度处
理对番茄的化感效应尤为显著。肉桂酸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效应大于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肉桂酸还对番茄幼苗的生理
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4.0 mmol·L-1 浓度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番茄幼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8.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为砀山酥梨,其次为金花梨。第2、3序位花所结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0.
运用4种方法和4个时间比较果实病原真菌拮抗菌株B-298的保藏效果,研究保藏方法和保藏时间对该菌株代谢产物活性的影响,寻求可随时提供具有原始特性的菌种用于生产交换使用或长期保藏菌株活性的保藏方法。结果表明,转接法70d保藏菌株存活能力最高;转接法、冻结法110d生物活性最好;载体法180d代谢产物比色透光度最强,但拮抗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