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验证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作为标记物预测荷斯坦牛胚胎的生产能力,为选择供体牛进行胚胎生产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测定了10头供体牛在促性腺激素注射前后血浆中AMH浓度,结果表明促性腺激素处理前后AMH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还测定分析了30头供体牛血浆中AMH浓度与胚胎生产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MH水平与卵巢的储备功能及卵巢反应性有关,与获得的胚胎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P〈0.01,n=30),可以作为一种预测荷斯坦牛超数排卵后胚胎生产能力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以白来航鸡、江汉鸡和隐性白羽肉鸡等三种不同经济用途的鸡品种作为试验动物,观测种鸡40周龄个体产蛋数,采用ELISA方法检测种鸡AMH浓度,比较不同鸡品种不同生长阶段AMH浓度差异显著性、分析AMH浓度变化趋势、进行不同生长阶段AMH浓度间及其与产蛋数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2.5~P97.5百分位数法建立种鸡AMH正常范围值的95%参考区间。结果显示:白来航鸡与隐性白羽肉鸡育成期100日龄AMH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江汉鸡245日龄AMH浓度极显著低于隐性白羽肉鸡(P<0.01),280日龄AMH浓度极显著低于白来航鸡(P<0.01);三个不同鸡品种AMH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从育雏期到育成期均逐渐升高,从育成期到产蛋高峰期均逐渐下降;江汉鸡、隐性白羽肉鸡育成期AMH浓度均与40周龄产蛋数显著正相关;种鸡不同生长阶段血清AMH正常范围值参考区间是:育雏期60日龄为2.08~22.92 ng/mL,育成期100日龄为1.64~21.76ng/mL,产蛋初期150日龄为0.75~14.48ng/mL,245日龄为0.44~5.91ng/mL,280日龄为0.18~3.28 ng/mL。研究表明:鸡的AMH合成与分泌受到基因调控;种鸡育成期AMH浓度与40周龄产蛋数间的相关性,可以为早期选种提供新思路;种鸡育雏、育成期AMH正常范围值参考区间可以为早期评估种鸡繁殖潜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阐明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在蛋鸡生殖系统中调节卵泡发育和卵泡选择的作用。将40只蛋鸡(29周龄)随机分为4组,2个试验组每天分别注射150 ng和300 ng AMH,注射等体积无菌注射用水组(CON~+),不进行处理组(CON~-)。连续处理25 d,每天记录产蛋情况。试验鸡于第26天时处死,取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注射AMH后蛋鸡的产蛋量和产蛋序列分别表现出下降和推迟的趋势,但影响均不显著;此外,注射AMH可显著降低F1卵泡的颗粒细胞层厚度。体外注射不同浓度的AMH会对蛋鸡的卵巢卵泡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供体牛超数排卵(简称超排)过程中不同时间外周血AMH浓度与荷斯坦青年奶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相关性,优化供体牛筛选标准,提高荷斯坦青年奶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本试验共选用96头荷斯坦青年奶牛进行超排处理,分别在孕酮阴道栓(CIDR)埋置、人工授精和胚胎回收当天通过尾根采集外周血检测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浓度,将不同时期的外周血AMH浓度按照高(浓度分布最高的25%)、中等(浓度分布中间的25%~75%)、低(浓度分布最低的25%)分为3组,并检验了这3组之间头均回收胚胎数、头均可用胚胎数、头均退化胚胎数和头均未受精数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外周血AMH浓度检测结果显示,从CIDR埋置至胚胎回收的全过程AMH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CIDR埋置当天AMH高浓度组头均回收胚胎数(9.38±1.24)显著高于中等浓度组(6.47±0.56)(P<0.05),说明CIDR埋置当天AMH浓度高的供体牛超排效果更好,回收胚胎数更多;但是,结果也表明,高浓度组头均未受精卵母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部分卵母细胞未能成功受精,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组牛只更多的卵泡优势化,排卵周期延长导致部分卵母细胞未能完成正常受精;3)人工授精和胚胎回收当天的AMH数据分析结果均表明,3组间各项胚胎生产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通过对供体牛体重记录数据分析发现,不同体重牛只间的体内胚胎生产效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是体况适中组牛只的可用胚胎数、回收胚胎数优于其他两组,尤其是优于体重偏胖组。因此,CIDR埋置时,外周血AMH浓度可以作为青年荷斯坦供体牛筛选标准之一,且供体牛选择时宜选用体况适中的牛只。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热应激条件下奶牛血糖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19年7月-2019年8月测定了北京地区2个规模化牧场的431头奶牛的血糖浓度,并收集了试验牛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利用SAS 9.2软件的GLM过程分别分析环境温湿度指数、泌乳阶段、血液类型、胎次、妊娠状态及蹄病情况等因素对奶牛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7-8月奶牛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浓度分别为(3.78±0.33) mmol/L和(3.99±0.37) mmol/L;温湿度指数仅对全血血糖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仅对血浆血糖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胎次和妊娠状态对两种血糖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瘤胃充盈度、血液类型、挤奶情况和蹄病情况等因素对两种血糖浓度均无显著影响;综上,奶牛血糖浓度对包括温湿度指数等在内的环境因素及生理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可为牧场利用血糖浓度在一定条件下反映奶牛的热应激状况和提升牧场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柴鸡生殖机能的影响,试验选择河北北方学院实验牧场的育成柴鸡36只,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浆孕激素、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能量水平显著影响育成柴鸡血浆孕激素、雌二醇浓度,能量水平提高则血浆孕激素、雌二醇浓度相应提高,而且随着日龄增加而提高。说明日粮能量水平通过对育成柴鸡血浆孕激素、雌二醇浓度的变化影响育成柴鸡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7.
卵泡发育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受多种激素的调控。其中,抗苗勒管素(AMH)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腔前卵泡和小腔卵泡的颗粒细胞,在卵巢原始卵泡募集和优势卵泡选择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明,AMH参与卵泡发育的调节,可用于预测超排反应和选择供体动物。探讨AMH生理学功能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为AMH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补喂不同水平的亮氨酸(Leu),探究其对伊犁马血浆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和Leu及其代谢产物α-酮异己酸(KIC)、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的吸收规律。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1岁、体重为(321.68±25.7)kg的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对照组不补喂Leu,试验Ⅰ、Ⅱ、Ⅲ组分别补喂17、34、51 g Leu,进行为期21 d的试验,在试验第21天采集血液样品。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血浆Leu浓度升高90.53%(P 0.05),试验Ⅰ、Ⅱ、Ⅲ组血浆异亮氨酸浓度分别降低32.18%(P 0.05)、50.53%(P 0.01)、39.27%(P 0.05),试验Ⅲ组血浆缬氨酸浓度有下降的趋势(P=0.067)。试验Ⅰ、Ⅲ组血浆谷氨酸浓度分别降低37.07%(P 0.01)、26.52%(P 0.05)。(2)饲喂前,试验Ⅲ组较对照组血浆KIC浓度升高30.56%(P 0.05),饲喂后1 h各组血浆KIC浓度达到峰值,各组差异不显著(P 0.05),饲喂后2 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血浆KIC浓度升高43.54%(P 0.05)。在饲喂后4 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血浆KIC浓度升高53.91%(P 0.01)。补喂Leu对伊犁马血浆HMB浓度无显著影响(P 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Leu可提高伊犁马血浆中Leu、KIC的浓度,降低异亮氨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用190日龄蛋用父母代海兰种鸡研究不同供钙方式对鸡产蛋周期中血浆钙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血浆钙在24h内的动态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大致相同;在蛋壳非形成期,血浆钙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蛋壳形成期,血浆钙浓度下降;蛋壳形成后血浆钙浓度又回升,而在变化幅度上存在差异。鸡血浆磷浓度在24h内的动态变化趋势,两种方式差异较大,试验组在蛋壳形成黑暗时期的血浆磷含量下降,而对照组则否。  相似文献   

10.
硒营养缺乏导致大鼠甲状腺、肝脏、肾脏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上升,而碘缺乏不影响此酶的活性;单纯硒缺乏导致血浆T_3浓度下降;单纯碘缺乏和硒碘双重缺乏都不影响血浆T_3浓度,单纯碘缺乏导致血浆T_4浓度下降和TSH的浓度升高,硒缺乏加大这些变化。说明硒缺乏会加剧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低下,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不受甲状腺激素代谢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探究蜂花粉对公鸡外周血浆代谢激素与精液品质的影响。选用90只26周龄公鸡,采用单因素方差随机试验,随机的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含有0(对照)、0.5%、1%、1.5%、2%蜂花粉日粮,试验时间为65 d。结果表明,公鸡外周血浆胰岛素浓度,0.5%、1%、1.5%、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随着日龄增加胰岛素浓度逐渐增加,公鸡外周血浆甲状腺素浓度第65 d 1.5%与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随着日龄增加浓度增加。结果说明:蜂花粉通过代谢激素影响公鸡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12.
对708只(公,母各半)5~9周龄选择一个世代的高、低脂蛋白(VLDL)系鸡进行不同代谢能水平、粗蛋白水平的两个品系3因子交叉的遗传-营养互作试验,以探讨品系与日粮互作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脂的影响。品系、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间的互作对9周龄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及总脂浓度有显著影响(P<0.01),而对血浆胆固醇浓度无明显影响。高VLDL系血浆VLDL浓度(O.D.)有随日粮粗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之趋势,而低VLDL系无此规律。高VLDL系血浆总脂浓度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001),而蛋白水平对低VLDL系血浆总脂浓度无明显影响。低VLDL系血浆VLDL浓度(O.D.)随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001),而高VLDL系无此规律。高VLDL系血浆甘油三脂浓度随日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低VLDL系无此规律。高VLDL系血浆总脂浓度随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代谢能水平对低VLDL系血浆总脂浓度无明显影响。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存在品系-性别互作效应(P<0.01,P<0.05);性别与日粮蛋白水平互作对血浆VLDL、胆固醇和总脂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  相似文献   

13.
阴离子盐对奶牛围产期血浆离子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头荷斯坦经产奶牛按配对试验设计,研究在干奶后期(产前约3周)添加阴离子盐添加剂对奶牛产前1周、2周和产后1周、2周及分娩当日血浆离子浓度、胎衣不下发病率以及产乳热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日粮4d后可使尿液pH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前一周和产后一周血浆钙离子浓度有上升的趋势,分别为(7.98vs7.26)和(7.81vs7.19),距分娩1周血浆镁离子浓度有降低趋势(1.96vs2.16),在分娩当日试验组血浆镁离了浓度低于对照组(1.90vs2.01),产前1周和分娩当日血浆钠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3.90vs126.43,P<0.05)和(124.28vs125.93,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阴离子盐对血浆其他离子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对胎衣不下发生情况的统计表明,饲喂阴离子盐能够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影响泌乳期奶山羊血浆葡萄糖浓度与生产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日粮精粗比是重要因素之一。葡萄糖对于反刍动物体内某些组织和器官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作用。本试验在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通过多血管瘘技术探讨肝脏中葡萄糖  相似文献   

15.
当奶牛饲粮中精饲料水平提高时,瘤胃液pH下降,奶牛常会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瘤胃内产生大量异常代谢产物,其中主要是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在SARA时期,外周血液中的LPS浓度升高,可导致奶牛发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奶牛代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血浆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升高,血浆氨基酸、β-羟丁酸、胆固醇和矿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血浆中的各种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这些代谢变化进而影响奶牛产奶量、乳脂和乳蛋白含量.本文对LPS对奶牛血浆代谢产物和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就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抑制山麻鸭卵泡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40只29周龄产蛋山麻鸭,随机分为4组:AMH1、AMH2、AMH3和对照组,AMH1、AMH2和AMH3组给予2、20和200μg/d AMH多肽;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整个试验持续21 d;每天记录产蛋量,在试验末采集卵巢和卵泡进行计数,称重计算卵巢指数,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孕酮(progesterone, P4)和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检测等级卵泡(F6)、小黄卵泡(SYF)和大白卵泡(LWF)中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生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雌激素合成酶(CYP19A1)、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表达量,以及F6和SYF中StAR、GDF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H2和AMH3组的产蛋率显著下...  相似文献   

17.
抗苗勒激素(AMH)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原始卵泡募集与优势卵泡选择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AMH在预测人卵巢储备功能方面研究的深入,AMH在家畜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AMH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在人类生殖和家畜繁殖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AMH在草食家畜繁殖中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伊犁马对补喂不同水平α-酮异己酸的吸收及其某些相关代谢,采取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1岁,体重(295.25±25.15)kg的伊犁马,分成4组,每组5匹。试验Ⅰ、Ⅱ、Ⅲ组分别补喂6、12、18 gα-酮异己酸,进行为期25 d的试验。在试验第25天采集血液样品。结果表明:(1)随着α-酮异己酸补喂水平的增加,血浆中α-酮异己酸浓度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补喂α-酮异己酸1 h后各试验组血浆α-酮异己酸浓度分别提高了11.2%、7.86%和21.51%,且均达到了峰值(P>0.05);(2)随着α-酮异己酸补喂水平的增加,血浆中β-羟基-β-甲基丁酸浓度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补喂前0 h血浆β-羟基-β-甲基丁酸浓度呈下降趋势,补喂后1、2、4 h血浆β-羟基-β-甲基丁酸浓度均有所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浆α-酮异己酸和β-羟基-β-甲基丁酸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血浆亮氨酸浓度分别提高了22.40%和22.24%(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血浆异亮氨酸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缬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血浆赖氨酸、甲硫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酰胺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血浆5-羟色胺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Ⅲ组血浆三甲基组氨酸浓度降低了18.74%(P>0.05)。补喂α-酮异己酸提高了伊犁马血浆α-酮异己酸浓度,且各试验组均在补喂后1 h达到峰值;提高了血浆β-羟基-β-甲基丁酸和亮氨酸的浓度。通过补喂不同水平的α-酮异己酸,改变了伊犁马对某些氨基酸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选用2周岁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羊羯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饲给4种不同阴阳离子水平日粮,以研究在大量饲喂玉米秸秆的饲养条件下,对绵羊血液部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DCAB值对血液部分参数有影响.血浆Ca及P的浓度随DCAB值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但当DCAB增到40 meq/100g DM时,血浆Ca及P的浓度又上升.随DCAB值增加,血糖浓度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浆尿素氮受DCAB值变化的影响显著(P<0.05),当DCAB值为10 meq/100 g DM时,血浆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DCAB值为0,20及40 meq/100 g DM时所对应的值(P<0.05).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基因测序方法获得地中海水牛AMH mRNA序列,将该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水牛)AMH mRNA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相似度达99%。随后,采用基因合成方法构建AMH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测序鉴定后转染CHO细胞,能观察到绿色荧光,且发现转染24h后荧光强度最大,表明水牛AMH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此结果为深入研究水牛AM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