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博是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其有效成分为特制的必备与喷克混剂。它既可防治真菌病害 ,又可防治细菌性病害 ,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可连续使用。在南方多雨气候条件下 ,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盛发 ,一般杀菌剂效果虽好 ,但由于雨季时间长 ,打药次数多 ,病菌易产生抗药性 ,使药效降低。为了解科博在金华特定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对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于 2 0 0 0年进行试验 ,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选历年葡萄霜霉病、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果园 ,葡萄品种为藤稔 6年生 ,株行距 2m× 1m ,篱架栽培 ,土壤为水稻土 ,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科博为法…  相似文献   

2.
李瑞星 《河北果树》2007,(1):23-23,28
1科博 78%可湿性粉剂.有效成份为: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科博杀菌谱广,既可防治真菌性病害又可防治细菌性病害,是防治葡萄病害的首选杀菌剂,对霜霉病有特效.科博的杀菌机理为多位点作用,病菌很难产生抗药性.喷施后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粘着力很强的保护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另外,科博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有微肥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博78%可湿粉是法国埃尔夫·阿托公司生产的广谱、低毒、保护性杀菌剂,其有效成份为特制波尔多粉与喷克混剂。该药既可用于防治真菌病害,又可防治细菌病害,这在诸多杀菌剂中是极为少见的。1996~1998年经我院试验及测定结果表明,科博78%可湿粉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以及葡萄霜霉病、白腐病均具显著的防效。现分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治试验刘微,孙淑梅,韩志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霜霉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害叶片、新梢和果穗,造成落叶、落果,直接影响产量,严重时近乎绝收。由于病原菌对内吸性杀菌剂极易产生抗药性,对有些杀菌剂,尤其连续使用多年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科博是法国埃尔夫阿托公司针对葡萄霜霉病开发的特效杀菌剂。为了验证该药的大田防效,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该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示范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荆 法国埃尔夫阿托公司生产的78%科博可湿性粉剂。 1.2 防治对象 葡萄霜霉病。 1.3 示范处理 示范试验共设两个处理:①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②常规防治生产园作对照。 1.4 示范园概况 示范试验设在西安市灞桥区葡萄示  相似文献   

6.
在胶东,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Berk.etCurt.)Berl.et de Toni]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发生严重时,病叶形成枯斑,提早落叶,树势衰弱,新生枝蔓不成熟,易遭受冻害,严重影响当年和翌年的产量与质量.目前,生产上防治霜霉病多使用乙磷铝、杀毒矾、甲霜灵等药剂,由于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效果逐渐下降.2001年我们引进科博、抑快净等药剂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喷克80WP是法国埃尔夫·阿托公司研制生产的广谱高效、低毒杀菌剂,科博30WP是一种特制波尔多液与喷克的混剂,含纯铜12%,喷克30%。为明确喷克、科博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的实际防效,1997年对苹果主要病害进行了系统田间药效试验,并对三种病原菌进行了毒力测定和在接菌条件下测定了喷克防治三种病害的各期防效,从而为验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抗药性发展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自华北地区蔬菜作物上分离得到的85株灰葡萄孢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N-苯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苯胺基嘧啶类(嘧霉胺)、酰胺类(啶酰菌胺)以及苯并吡咯类(咯菌腈)等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华北地区蔬菜作物上的灰葡萄孢菌对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防治灰霉病的常用杀菌剂嘧霉胺、啶酰菌胺以及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抗药性发展迅速。灰葡萄孢菌对传统杀菌剂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的抗性水平较高,总抗性频数分别为72.94%、51.76%、69.41%;多菌灵-乙霉威双抗频数为51.76%,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三抗频数为34.12%。灰葡萄孢菌对目前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杀菌剂嘧霉胺及啶酰菌胺也已经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频数分别为64.71%和65.88%。而对于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抗性频数为36.47%。共发现了40种多重抗药性的类型,且有32种多抗类型未曾报道;1株灰葡萄孢菌对6类杀菌剂均表现敏感,抗性频数为1.18%;5株灰葡萄孢菌对6类杀菌剂均表现抗性,抗性频数为5.88%。实际生产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单一杀菌剂的长期重复使用,建议多种药剂配合使用以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灰葡萄孢对杀菌剂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葡萄孢寄主范围广泛,可引起多种蔬菜、果树及观赏作物发生灰霉病。近年来,灰葡萄孢对杀菌剂产生越来越严
重的抗药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多种寄主植物上的灰葡萄孢对不同杀菌剂产生的抗药性、抗性机制、抗性菌株检测方法等方
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赵东 《蔬菜》2010,(2):38-40
晚疫病(Tomato late blight)是日光温室番茄常见的病害之一,常造成农业生产的重大损失。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保护性杀菌剂或内吸性杀菌剂防治,使得日光温室番茄晚疫病对以上药剂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导致多数日光温室番茄产区特别是连年种植区已经很难控制该病发生,为探索防治日光温室番茄晚疫病的较理想的杀菌剂,2007年3月邹城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防治晚疫病杀菌剂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侵染所致,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该病菌不仅危害叶片,而且侵染果实,对保护地番茄构成极大威胁。生产上常用甲基硫菌灵、速克灵等防治番茄灰霉病,由于产生抗药性,致使防效大大降低。0.5%小檗碱水剂是纯植物提取液配制而成的杀菌剂,对环境友好,病菌不易产生抗性,为了明确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及安  相似文献   

12.
晚疫病(Tomato late blight)是日光温室番茄常见的病害之一,常造成农业生产的重大损失.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保护性杀菌剂或内吸性杀菌剂防治,使得日光温室番茄晚疫病对以上药剂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导致多数日光温室番茄产区特别是连年种植区已经很难控制该病发生,为探索防治日光温室番茄晚疫病的较理想的杀菌剂,2007年3月邹城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防治晚疫病杀菌剂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春夏两季,降雨频繁,葡萄病害发生严重,尤其葡萄霜霉病发生更重,不但危害叶片,而且危害果粒。据调查1998年因霜霉病引起的烂果率一般在20%~30%,甚者达70%。为了有效防治葡萄病害,我们在葡萄基地推广应用了法国产78%科博可湿性粉,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经多年调查监测的武汉地区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危害状况,分析了葡萄病害发生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关系,提出了葡萄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现有生产条件下,葡萄病害防治还离不开杀菌剂。目前在葡萄上登记的杀菌剂成分有60多种,从分类上讲有铜制剂、有机硫类、三唑类、苯并咪唑类、咪唑类、苯基酰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二甲酰亚胺类、吗啉类、有机磷类、抗生素类、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及其他类。  相似文献   

16.
灰霉病是浙南早春大棚番茄上的最重要病害 ,近几年在温洲、丽水等地严重发生 ,给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 ,通常减产 2 0 %~ 4 0 % ,严重的可导致绝产 ,已经成为番茄生产上的限制性障碍。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观察及试验 ,明确了浙南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 ,并就目前生产中病菌对常用杀菌剂已产生抗药性的状况 ,总结出一套方便可行的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害化防治技术。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1.1 田间症状表现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其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 (BotrytiscinereaPers .) ,属半知菌亚门 ,除侵染番茄…  相似文献   

17.
《蔬菜》1989,(1)
瑞毒霉也叫甲霜灵、雷米多尔,是一种新型内吸杀菌剂,可防治蔬菜上多种病害。喷洒后能很快渗入植物体内部并很快转运至各部分,一般施药后30分钟即可为根、茎、叶吸收而杀死植物体内病菌,所以不怕雨水冲刷。由于瑞毒霉防治病害效果较好,有的农民不管何种病害,不管药为何种剂型,只要是瑞毒霉就用,结果使植物很快产生抗药性,降低瑞毒霉防  相似文献   

18.
安克锰锌防治山葡萄霜霉病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克锰锌防治山葡萄霜霉病试验李晓红史贵文葛玉香沈育杰(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左家132109)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viticolaBerl.etdeToni)一直是为害山葡萄的主要病害。由于病害对瑞毒霉产生抗药性以后,没有理想的药...  相似文献   

19.
葡萄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检测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指导生产上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方法】从甘肃、山东、北京等14个省、市、自治区采集葡萄灰霉病样分离纯化得到109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单孢系菌株,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了葡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和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结果】结果表明,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菌株率分别达到了83.5%、14.7%和17.4%;抗药性类型有BenRDicSNPCS、BenRDicRNPCS、BenRDicRNPCR和BenSDicSNPCR4种,所占比例分别为68.8%、13.8%、0.9%和16.5%。【结论】我国不同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普遍存在抗药性问题,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较为严重,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一些替代的新型杀菌剂和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我们引进瑞士先正达公司的 1 0 %世高水分散颗粒剂进行防治葡萄白腐病试验 ,结果表明 ,1 0 %世高水分散颗粒剂是防治葡萄白腐病的良好药剂 ,对葡萄安全 ,使用浓度以 1 5 0 0~ 2 0 0 0倍为宜 ,使用时应与其它保护型杀菌剂交替使用 ,以防止或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