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及其亲本矮秆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百农矮抗58小麦所含的矮秆基因及其来源,应用赤霉素反应和分子标记检测了百农矮抗58及其亲本周麦11、豫麦49号、郑州8960的矮秆基因。结果表明:郑州8960为赤霉素敏感型,其他3个品种对赤霉素不敏感;分子标记检测显示,矮抗58、豫麦49号、郑州8960携带Rht-D1b基因,周麦11携带Rht-B1b基因,4个品种均没有扩增出Rht8基因的192bp标准带。  相似文献   

2.
以百农矮抗58、豫麦49-198、豫农949和偃展4110这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处理,研究了冬小麦拔节期幼穗抗霜冻力随幼穗分化进程的变化规律。在药隔期前后对4个品种进行了抗霜冻力鉴定,进而分析了不同品种、冬春性以及幼穗发育进程等对冬小麦抗霜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百农矮抗58抗冻能力较强,其他几个品种抗冻能力相对较弱。随幼穗发育进程的推进,幼穗抗霜冻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从雌雄蕊末期发育进入药隔期,幼穗的抗霜冻力骤然下降,雌雄蕊分化期之前以及药隔期之后,抗霜力的下降趋势比较平缓,表明雌雄蕊至药隔期是冬小麦幼穗分化的低温敏感期;品种的抗霜性研究适宜在该时期展开。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筛选高光效小麦品种,对促进小麦高光效育种研究进程奠定重要基础。选用河南省新中国成立以来28个主推品种,通过测定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8个小麦品种的13个光效率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13个光效率指标变异系数为2.33%~26.53%。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22%,表明能全面反映光效率信息。基于光效率综合得分和小麦产量,筛选出高产高光效品种(百农307、周麦16、洛麦6号、内乡188、豫麦49、郑麦7698和百农207)、低产高光效品种(豫麦10、豫麦21、豫麦25和周麦27)、高产低光效品种(矮抗58、宝丰7228、高优503、温6、西农979、豫麦34、郑麦366、郑麦9023和周麦18)和低产低光效品种(阿勃、阿夫、辉县红、陕农7859、西安8号、豫麦54、豫麦18和豫麦13)。  相似文献   

4.
35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对叶部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自然病圃法将35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对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3种叶部主要病害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供试优质小麦品种(系)中对叶枯病抗性较差,对白粉病、叶锈病抗性较好。其中,表现兼抗3种病害的有矮早4110、豫麦47号、周麦16、中育6号、豫麦18号、豫麦70号、济麦1号、豫麦49号、太空6号、百农878等10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8.57%;兼抗2种病害的有郑农16、郑麦11、豫优1号等20个品种(系),占所供试优质小麦品种的57.14%;没有一个品种对3种病害都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5.
黄淮麦区57个小麦品种对3株小麦纹枯病菌的苗期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兰考、夏邑和嵩县的小麦纹枯病罹病植株中分离鉴定出3株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苗期活体测定了黄淮麦区57个小麦品种对3株不同菌系纹枯病菌的抗性,结果发现,被测品种苗期对3株纹枯病菌的抗性差异明显,不同来源纹枯病菌菌系之间的致病性存在分化现象。对兰考菌系R1的抗性:邯6172、花培3号等1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兰考矮早8、百农AK58等24个品种为中感品种,其余16个品种为高感品种;对夏邑菌系R2的抗性:泛麦5号、郑麦98等10个品种表现为中感,其余47个为高感品种;对嵩县菌系R3的抗性:豫教2号、豫农949 2个品种为中感,其余55个均为高感品种。在所有被测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6.
百农矮抗58是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教授育成的高产多抗小麦品种,是当前黄淮南部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全国小麦主导品种、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品种。2010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百农矮抗58突出表现五大优势1.1产量优势百农矮抗58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00-600妇,高产示范田亩产可超700kg。1.2抗冻耐旱百农矮抗58苗期能抗-16℃低温.在黄淮南部麦区种植能确保安全越冬:根系发达,分蘖阶段较对照品种的根深增加20-30cm.耐旱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正>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适宜驻马店种植的主推小麦品种有:半冬性品种,如矮抗58、西农979、衡观35、百农207、周麦27、众麦1号、豫麦70-36、丰德存麦1号、平安8号、豫教5号等;弱春性品  相似文献   

8.
以百农160、百农矮抗58和泛麦8号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人工老化处理时间分别为0、1、2 d,结果表明:发芽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不大、TTC还原强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尤其百农矮抗58小麦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小麦苗期根系抗低温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淮麦区种植的10个主要小麦品种为材料,在0~-10℃低温处理下,对其苗期根系的抗低温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当年大田条件下的自然冻害进行比较。2a试验结果表明:0℃处理时,各品种根系抗低温能力没有差异;2007-2008年-5℃处理时,品种间叶片死亡率最大相差25.2个百分点;2008-2009年-2℃、-4℃、-6℃低温处理时,各品种根系抗低温能力差异较大,低温冻害率最大相差分别为8.1、12.5、28.7个百分点;其中,百农矮抗58、邯郸6172和百农160的根系抗低温能力较强。-8~-10℃处理时,各品种均发生比较严重的冻害,最高叶片死亡率达100%。自然条件(-8℃、-11℃)下各品种地上部分(叶片)的死亡率仅为0.4%~9.2%,只相当于-2℃处理时根系产生的冻害。可见,小麦根系对低温更加敏感,远没有地上部分(叶片)抗低温能力强,因此,小麦根系的抗低温能力研究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1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南阳市种植的优良品种,充分发挥品种对小麦增产的贡献力。半冬性品种以衡观35、矮抗58、豫农202、西农979、新麦18为主。弱春性品种以郑麦9023、豫麦70,豫麦70-36、04中36、豫农949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周麦18、百农207、华育198、矮抗58和百农69为材料,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下小麦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等耐盐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的相对值均明显下降,不同品种间及浓度间均有明显变化;综合5个试验品种的表现可知,百农207和周麦18在苗期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矮抗58、百农69和华育198的耐盐能力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86-5787
以矮早781、百农3236、矮抗58和温麦8号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盐度为0.15%的砂土中进行种子发芽耐盐性试验,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和淀粉酶含量,比较这些指标间的差异显著性,评价不同品种耐盐性的差别。结果表明:在小麦种子萌发期,百农3236耐盐性最好,矮早781次之,温麦8号和矮抗58号耐盐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敏感性测定,明确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麦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耐药性。结果表明,百农65,豫麦2号耐药性较强;百农64,豫麦32号,中育3号耐药性居中,豫麦21号,豫麦18号耐药性较弱。豫麦21号对药剂的敏感性最强,用药不当,易产生药害,并对品种×药剂间及品种×药剂×含量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五大主导小麦品种适宜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的适宜播量,以‘周麦22’、‘西农979’、‘郑麦7698’、‘矮抗58’和‘百农207’等五大主导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多点试验,研究了不同播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加产量呈上升的趋势,当播量增加到187.50kg/hm2时,产量达到高峰,而继续增加播量则产量呈下降的趋势。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量的逐渐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则呈现下降的趋势。在适宜播量范围内,5个品种的产量排名从大到小为‘百农207’、‘周麦22’、‘郑麦7698’、‘矮抗58’、‘西农979’。综上所述,当前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适宜播量为150.00~225.00kg/hm2,187.50kg/hm2播量产量最高,为最佳播量。  相似文献   

15.
为华北平原冬小麦高产简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黄淮海区域推广面积最大的冬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开花期较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产量表现为玉米秸秆还田翻耕>玉米秸秆还田旋耕>玉米秸秆清除旋耕。建议,要进一步推广秸秆还田并结合深耕,增加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高群体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速率与颖壳及籽粒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速率的变化趋势与穗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强势籽粒的颖壳及籽粒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与籽粒灌浆的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弱势籽粒受到强势籽粒及空间位置的影响,其灌浆速率与颖壳及籽粒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盐渍化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生长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75-5475,5479
采用作物耐盐性模拟试验,以苗长、过氧化物酶(POD)比活力、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电导率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作为鉴定的生理指标,对4个小麦品种进行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测指标在4个小麦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矮早781耐盐性最强,百农3236次之,温麦8号和矮抗58耐盐性较弱。  相似文献   

18.
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籽粒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分配和籽粒灌浆特点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籽粒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中心,在籽粒形成期为茎叶鞘和颖壳穗轴,随后逐渐由茎叶鞘、颖壳穗轴向籽粒转移;籽粒增重总的趋势表现出“慢—快—慢”的特点;籽粒灌浆中期和籽粒灌浆末期有2个灌浆高峰;百农矮抗58籽粒灌浆渐增期短,快增期长,缓增期较长,有利于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