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同景观风格住宅区植物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河市居住区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居住区各类绿地植物应用情况和配置情况,总结归纳出三种居住区景现风格,探讨了不同景观风格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造景特色,可作为我国同类城市居住区绿地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为使休闲居住景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基于休闲居住区景观发展的现状,阐述了休闲居住区景现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休闲居住区景观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未来休闲居住区景观设计提倡多元化、文化和区域民族特色,注重与旅游结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使身居其中的人们获得回归大自然的心灵享受。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住区生态型植物景观营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桂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48-249,251
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具有生态化发展的趋势。阐述了生态型植物景观的科学内涵,指出了当前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从营造原则、树种选择等方面对生态型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期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威 《乡村科技》2023,(5):107-1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要求随之提高,其不仅要具有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要表现出独特的文化意境。新中式景观风格正是在这种需求下演变而来的。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基于此,以北京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10C-21地块为例,探究新中式景观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其他居住区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发展方向朝着为人们提供具有诗情 画意和文化内涵的栖居环境。对于新中式景观设计而言,它是当今景观创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的产生符合社会发 展需求,并展现出惊人的发展空间。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展现新的景观形式、更能满足人们的审 美需求。本文对新中式景观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艺术运用的研究,体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融 合,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运用艺术的构景手法,以写意的象征形式表现居住区景观形态与意识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长春市中海莱茵东郡居住区水体景观进行现场调查,并利用居住区水体景观评价体系中的景观效果、社会功能、生态效益3个方面进行了客观评价,分析总结出该居住区水体景观在景观效果和社会功能2个方面表现良好,但是生态效益方面的水体净化和节水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在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对居住环境的美化、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绿地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面临着新的问题 ,出现了新的趋势。针对丽水市居住区绿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的原则 ,指出今后绿地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建筑入户植物景观模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50-8251,8288
基于植物景观模块化的定义,结合各地居住区建筑入户植物景现实例,着重阐述了不同类型居住区建筑入户植物景观配置形式,提取植物景观模块,快速有效地应用到植物景观设计中,旨在为其他居住区建筑入户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景观现状及其景观布置存在的问题,并在保留旧居住区景观的原有"文脉"、尊重其使用功能和现状条件的基础上,以辽化七区旧居住区景观改造为例,提出了改造原则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魏雯  毛志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62-12164,12391
为探寻影响居住区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6个准则层因素和18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居住区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准则层中因素按权重降序排列依次为:绿化景观、水景景观、空间场所景观、小品景观、照明设施和园路铺装.其中,绿化景观权重占总权重的46%,表明其在居住区景观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②18个评价因子中,绿化景观中的层次性权重值最大,进一步表明了绿化景现在居住区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对居住区必须做到规划、建筑、景观同步进行,并根据居住对象、择居动机来规划设计现代的居住区。一、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1.贯穿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规划设计绿地景观生态型居住区时,应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法的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居住区绿化水平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在对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其中48个功能性植物景观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功能(0.5889)、服务功能(0.2518)、美学功能(0.1593).指标层中前3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0.1599)、植物的滞尘能力(0.0839)、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0.0839).所选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综合结果是Ⅰ级共13个,占总数的27.1%;Ⅱ级35个,占总数的72.9%;无Ⅲ级,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居住区植物景观整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为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一定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旧居住区景观建设的优点及其存在问题和局限,提出了旧居住区景观改造原则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使旧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功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三个不同年代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进行美学调查和评价,并初次尝试从居住区绿地景观的自身特性以及整体景观有机融合的角度选取五个影响因子,建立数学模型,对居住区绿地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的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梦园小区绿地景观的公众审美评价最好。不同背景的三个测试群体在居住区绿地审美方面存在普遍一致性,两个不具有专业背景的群体相关性较好。另外,整体环境协调度和植物色彩鲜明度是美景度评价的重要影响因子。最后从审美角度对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社会流行形势的影响,我国儿童室外游戏环境设计基本还停留在简单的器械游戏上,居住区环境也受成人审美支配,逐渐将儿童与自然隔离.本文在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居住区景观对儿童健康成长应该起到的实际意义,反思了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和游戏场地设计的误区,并在居住区环境要与游戏场地相结合的构想之上,提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和游戏场地设计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玮  陈延  罗梦 《吉林农业》2011,(9):172-172
本文以西安居住区景观中座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些小区的调查统计,对西安居住区景观中座椅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同时对座椅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原则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利用AHP法对铜仁市最具代表性的10个居住区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居住区景观评价在80分以上,3个居住小区景观评价在70~80分,2个居住小区景观评价在60~70分,说明铜仁市居住区景观绿化整体较好。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南京居住区水体景观的建设满意度,以南京若干有代表性的居住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居住区水体景观主要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法)构建了居住区水体景观满意度评价体系,并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南湖小区等5个居住区的水体景观建设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个居住区水体景观满意度的综合评分依次为银城东苑(3.89)中海·塞纳丽舍(3.88)富力十号(3.57)南湖小区(3.43)时光澔韵(2.58);同时,分析了居住区水体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居住区普遍存在的用水需求量大、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排水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根据低影响开发理念分析了居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管理目标。探讨了居住区4种常见建筑形态和3种典型布局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的类型和空间组织形式。提出了居住区中住宅建筑、场地和道路及传输功能绿地"可食用景观"、"多功能弹性景观"、"可变化景观"的营造方法。对居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作为城市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以地域特色为根基,结合现代表现手法,设计出宜居生态文化圈,这不仅是居住区景观设计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延续的必然。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很多城市中原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景观正逐渐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将从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地域性居住景观的塑造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