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质量标准》2011,(1):23-23
为适应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工作需要,规范不同类别的作物分类,农业部组织制定了《用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的作物分类》,经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于2010年11月26日子以公告。此作物分类是依据我国《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登记资料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世界各著名农药公司普遍认为,在21世纪50年代以前,化学合成农药依然是农药的主体,生物农药只是化学合成农药的补充。为此,各公司纷纷制定近期和长期的发展战略。 近期战略目标是:继续对已知农药品种进行工艺开发及新剂型开发,扩大应用范围及登记作物,继续寻找毒性小、专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中国进一步加快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及体系建设,食品法典,作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在中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中的意义突现。因此,加强对食品法典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分析和跟踪研究,加快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及残留标准体系建设,已成为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残留标准工作的重点,对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特色作物用药登记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浙江省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用药情况调研,基本摸清浙江省杨梅、草莓、蚕桑、茭白、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作物的种植布局、病虫发生种类、登记农药及防治用药等情况,概述了浙江省特色作物农药登记扶持项目的实施情况。2012-2014年,省财政共投入1 400万元,对省内28家企业、84个农药产品立项扶持,涉及特色作物14类,防治对象50个;截至2014年底前完成19个农药产品的登记工作,其他产品正进行药效、残留、环境等各项登记试验,预计2017年底前可完成全部农药产品的登记工作。旨在特色作物上登记出一批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加快已登记农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逐步解决特色作物安全用药难题,为浙江省特色作物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从农药种类、涉及的蔬菜种类、农药残留限量指标数和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值四方面对中国和俄罗斯联邦蔬菜上制定的农药残留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目前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存在的限量指标数量少且覆盖品种不全,有些限量值偏高,标准规定的农药种类不能满足产品判定的需要及所指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蔬菜种类划分不详细等问题,对此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制定包含所有农药及蔬菜种类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修订限量要求,对已制定的标准要及时更新,以及完善安全限量标准的制定程序。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最新进展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我国颁布的涉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以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最新进展,总结分析了标准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研究与制定对策,对于制定和修订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和促进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6):49-52
玉米等主要作物在田间生长、收获、贮藏等各个环节极易受到病原致病微生物的侵染。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会在作物籽粒内部大量积累,某些毒素具有急性或慢性毒性,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通过食物链传播对人和牲畜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世界各国都积极制定各种标准来控制真菌毒素在作物及其制品中的污染水平。本文对我国玉米等主要作物中真菌毒素的现行限量标准与国外相应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该领域目前存在问题及今后开展调控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申嗪霉素是我国自主创制的一种绿色高效低风险微生物杀菌剂,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获批登记防治5种作物的9种病害,并已制定了在相关食品中的临时最大残留限量。同时对其他多种农作物病害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下一步,建议采取4项措施,促进申嗪霉素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一是加快扩作登记步伐,在更多作物品种和病害上取得登记;二是加强病原菌对其抗药性的监测,合理开发复配产品;三是建立全国权威统一的食品中残留量检测方法,制定更多残留限量标准;四是登记开发安全高效的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9.
扩大农药使用范围的现状和原因有不合格标签和说明书问题突出、农药销售商违规卖药、农民缺乏科学用药知识、小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缺乏等,其潜在危害有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对作物造成药害、生态环境遭受污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应采取宣传有关农药法律法规、加大对农药标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提高农药销售商素质、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水平、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登记用于小作物的农药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影响到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和出VI贸易。本文分析了我国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水平、标准制定、检测方法、风险评估现状,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畜禽产品农药残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积极推进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基础性研究工作,尽快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世界先进标准接轨的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蔬菜产品质量标准是衡量蔬菜产品是否符合安全性的尺度。作为一个蔬菜生产大国,标准的制定及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几大类,标准内容包括有害金属、非金属元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农药残留的量大限量值。在农药钱留最大限量值制定中,多采用一种农药对所有蔬菜类,致使我我国农药残留标准数量偏少和过于粗放。在一些高毒、高钱留杀虫剂指标中,我国的限量标准严于国外标准。今后标准制定中,应尽量采用CAC标准,使我国的标准和国际接 轨。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推动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加快解决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短缺问题,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研究制定了《2016年特色小宗作物用药调查及试验项目实施方案》,同时颁布了《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2016)》。该《名录》汇总了各省蔬菜、水果、食用菌、油料等用药短缺特色小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有机合成农药在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化学农药自身毒性、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宿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为此,人们期望从植物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以开发毒性低,对环境影响小的植物源农药。笔者对番茄茎液提取液的预防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离了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IR-4计划是美国农业部为了解决小作物农药登记资料缺乏成立的区域合作计划.2010年,美国环保局通过接受IR-4的残留试验数据,建立了219个最大残留限量,并完成了786种农药使用登记.截至2010年底,IR-4的数据支持了超过13 000种农药使用登记.IR-4基本解决了美国小作物农药登记问题.本文对美国IR-4计划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中国小作物农药登记残留数据缺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浙江省浙贝母主要产区的农药使用情况,并对国内外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浙贝母缺乏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其产业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尽快制定浙贝母主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以规范生产用药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登记使用多年的农药在生产上抗药性发展状况,以便推荐合理的抗性治理措施和使用技术,为作物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江苏省农药检定所于2008年和2009年向省技术监督局申报制定灰飞虱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等5个省级地方标准。5月11日通过了专家评审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芹菜最新农药残留限量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5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芹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差异。同时,本文对芹菜绿色生产及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保障芹菜质量安全和促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农药残留标准的限量值大小、主要农产品类别标准及标准制定修改方面的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农药残留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分析的影响,提出加快标准建立、改进提高检测技术以及根据农药残留限量值和农药残留监测来指导农业生产规范实施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完善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国内食用菌安全并促进出口贸易,对2016—2020年中国食用菌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受阻情况及原因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中国出口上述贸易国(地区)的食用菌被召回/扣留共计385批次,其中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占38%,原因主要是部分农药中国未制定残留限量标准或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与上述贸易国(地区)的农药种类和限量值不一致。从出口受阻及标准对比分析中国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主要存在以下2个问题:一是中国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实际生产用药不相符。7种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只有5种制定了相应的残留限量标准,而制定了残留限量标准的其他63种农药在食用菌上没有登记。2016—2020年,明确标明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被扣留/召回的食用菌,涉及的农药共35种,中国仅制定了其中10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二是中国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种类、限量值与上述贸易国(地区)仍有差距。中国对食用菌已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有68种,虽然总数上超过CAC和美国且完全覆盖CAC,但是仍然有4种农药美国有残留限量要求而中国并未制定。此外,中国制定的食用菌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种类数量远少于欧盟和日本。中国与欧盟相比,并未区分栽培食用菌和野生食用菌,但是欧盟第一次未在食用菌的残留限量标准方面全覆盖中国。中国与上述贸易国(地区)的农药残留限量值也存在差异,部分限量值比上述贸易国(地区)宽松。  相似文献   

20.
作物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作物耐盐碱性,减轻盐碱胁迫导致的减产,许多学者广泛开展了作物耐盐碱性的生理生化和遗传等方面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在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方面还缺乏统一标准,这影响着作物耐盐碱性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所采用的作物耐盐碱性鉴定方法、耐盐碱指标和分级标准等,以期为我国作物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