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亲缘关系极近的新高系梨10个品种及被视为‘新高’亲本的‘天之川’和‘今村秋’梨等为试验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PCR-RFLP检测、DNA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新高系梨10个品种即‘新高’、‘黄金’、‘水晶’、‘早生黄金’、‘早蜜新高’、‘天皇’、‘金秋’、‘晚大新高’、‘农家新高’和‘鲜黄’的S基因型分别为S3S9S3S4S3S9S3S4S3S9S3S9S3S9S3S9S3S9S3S5;‘天之川’、‘今村秋’的S基因型分别为S1S9S1S6,通过基因型判定‘今村秋’非‘新高’梨的父本。  相似文献   

2.
以'矮化梨'(Pyrus communis L.)与 '茌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的杂交后代共111个单株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 BSA),通过对412个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控制梨树矮化性状基因pcDw连锁距离为8.3 cM、长度为940 bp的RAPD标记S1172-940, 并将其转换成了SCAR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标记,即SCAR-940。这一研究结果,为该矮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新高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高梨原产日本,由日本神奈川农日试验场用天之川×今村秋杂交育成,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市。经几年的栽培,表现出丰产、稳产、抗病、抗旱、抗寒的特性,果实含糖量高,是一个适合我省推广栽培的品种。 一、新高梨的品种特点及胶州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高系梨雄性不育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砂梨( Pyrus pyrifolia Nakai) 中首次发现新高系梨绝大多数品种为雄性不育品种(品系) ,运用5种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 形态学观测花药、花粉情况; 花粉离体培养法; 整体染色透明法对花药显微观测; 石蜡切片解剖法对大蕾期花药、花粉囊、花粉显微观测; 田间授粉试验。结果表明: 新高系梨9个品种中除‘早生黄金’梨为雄性可育品种外, 其它8个品种即‘新高’、‘黄金’、‘水晶’、‘荣山’、‘天皇’、‘金秋’、‘晚大新高’、‘农家新高’均无正常花粉或正常花粉极少, 为花粉败育, 属孢子发生性雄性不育类型, 且其雄性不育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马蔺cbf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拟南芥cbfs转录因子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PCR和RT-PCR方法, 从鸢尾科野生花卉马蔺基因组DNA和cDNA中克隆出cbf转录因子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到pMD18-T-Vector上。经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 两种途径得到的cbf基因序列相同, 基因全长642 bp, 可编码21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cbf类基因具有同源性, 尤其与拟南芥cbf1和黄瓜cbf1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 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7%。鉴于同cbf1基因高的同源性, 初步确定克隆到马蔺cbf1转录因子基因, 命名为Ilcbf1, 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DQ131497。  相似文献   

6.
新高梨是日本神奈川农业试验场用天之川×今村秋杂交育成,1 997年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引入我场。经多年观察,该品种生长健壮、成花早、易丰产、抗病力强、品质优、适应性广泛,是适合我地推广栽培的优良晚熟品种。1 主要性状1 .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近圆形,果个大,平均单果重5  相似文献   

7.
新高梨原产日本 ,由日本神奈川农日试验场用天之川×今村秋杂交育成 ,90年代初引入我市。经几年的栽培 ,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旱、抗寒 ,果实含糖量高 ,是一个适合我省推广栽培的品种。1 新高梨品种特性该品种树冠较大、树势强健、枝条粗壮、较直立 ,树姿半张开 ,萌芽率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影响梨每花序花朵数量的因素,调查了230个梨品种每花序花朵数量,简析了每花序平均花朵数量的梨品种数量频度分布。幵从中选取每花序花朵数量极端差异的2个品种‘黄金’梨和‘金星’梨,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测定其花芽ZT、IAA、ABA含量,分析其每花芽分化花朵数量与植物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常见梨品种中每花序有5~9朵花,‘黄金’梨的最多,平均为11.5朵,‘金星’梨的最少,平均为3.6朵。在花芽分化中后期,‘黄金’梨花芽的ZT含量极显著高于‘金星’梨;花芽分化过程中,‘金星’梨花芽IAA含量始终极显著高于‘黄金’梨;2个梨品种花芽ABA含量差异不显著。综上,花芽分化中后期花芽内高含量的细胞分裂素有利于促迚花朵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番茄幼苗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氮及其它矿质养分运输对无机氮(NH4+ -N、NO3- -N) 和氨基酸态氮(Gly-N) 处理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 不同氮素处理8 d后, ‘申粉918’和‘沪樱932’番茄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全氮含量表现为NH4+ -N > Gly-N >NO3- -N处理, 而氮溢出量则以Gly2N处理的最多, 其次为NH4+ -N或NO3- -N处理。两个品种木质部汁液中K、Ca、Mg以及‘沪樱932’木质部汁液中Cu含量表现为NO3- -N > Gly-N >NH4+ -N 处理, 而‘申粉918’中的Cu含量则表现为NO3- -N>NH4+ -N > Gly-N处理。两个品种木质部汁液中K、Ca、Mg、Cu、Zn、Mn溢出量均表现为NO3- -N> Gly-N>NH4+ -N处理; 韧皮部汁液中K、Ca、Cu、Mn溢出量表现为Gly-N >NO3- -N>NH4+ 2N处理; 而其Mg、Zn溢出量则表现为NO3- -N> Gly-N >NH4+ -N处理, 且‘沪樱932’的变化幅度较‘申粉918’的小。NH4+ -N处理抑制番茄木质部养分向上运输的能力远大于Gly-N, ‘申粉918’受抑制的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麝香百合鳞片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对农杆菌浓度、培养时间及抗生素敏感性的比较试验,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麝香百合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优化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将ERF转录因子JERF3基因导入百合中,通过PCR、RT-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JERF3已整合到百合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表达。对T0代转基因株系耐盐性鉴定表明,与未经转化的对照相比,转基因百合的耐盐性能明显提高,说明JERF3基因的超表达能有效提高转基因百合抵抗盐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妤艳  吴俊  衡伟  张绍铃 《园艺学报》2006,33(3):496-500
 根据梨S基因高度保守区C1和C3区, 设计1对引物P1和P2, 对梨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S基因特异扩增、克隆、测序, 并在GenBank中BLAST比较, 确定S 基因特异性片段, 对京白梨等6个供试自交不亲和品种的S基因型比对结果为: 白梨中的‘库尔勒香梨’为S21 S28 , ‘苹果梨’为S17S19 ; 砂梨中的‘台湾蜜梨’为S11 S22 ; 西洋梨中的‘葫芦梨’为Sa Sb; 秋子梨中的‘京白’为S16 S30 , ‘早梨18’为S4 S28。其中S28和S30为首次登录的新S 基因, 在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AY562394 (库尔勒香梨) 和AY876945 (京白)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建立梨品种资源炭疽病抗性离体鉴定体系并筛选出抗病品种资源。【方法】利用培养4 d的炭疽病PDA菌饼接种于刺破的叶片和果皮上,保湿并放于28℃培养箱培养4 d,测量病斑直径以区分抗病性。【结果】对121份梨品种资源的叶片和123份梨品种资源的果实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在叶片上,筛选出抗性品种2个,占比1.65%;中抗品种35个,占比28.93%;中感品种40个,占比33.06%;感品种44个,占比36.36%。其中‘金川野生梨2号’‘火把梨’‘甘谷香水’‘红霄-1’‘天堂’等品种抗病性较强。在果实上,筛选出抗性品种1个,占比0.81%;中抗品种24个,占比19.51%;中感品种50个,占比40.65%;感品种48个,占比39.03%。其中‘杭青’‘桂冠’‘今村秋’‘崇化大梨’‘绿云’等品种抗病性较强。【结论】不同栽培品种的抗病性研究表明属于抗性级别的品种都来自砂梨,因此在炭疽病抗性资源的筛选中,可以将砂梨品种作为重点筛选对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今村秋’、‘丰水’梨花柱S-RNase对‘今村秋’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花粉管超微结构的影响。‘丰水’花柱S-RNase处理的‘今村秋’花粉管(异体,亲和)和对照花粉管结构在生长过程中表现正常,即花粉管顶端生长区域充满细胞质和细胞器,结构完整,花粉管壁上没有胼胝质层分布。而‘今村秋’花柱S-RNase处理的‘今村秋’花粉管(自体,不亲和)超微结构随时间的延长出现衰退现象。处理3h时,自体花粉管内充满细胞质和细胞器,结构完整,但在花粉管的极顶端分泌小泡融合,并且此区域的细胞壁比后部的薄;处理8h后,细胞器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线粒体膨大,嵴减少或消失,内质网膨大并包围在液泡和其它细胞器周围,液泡融合并侵蚀周围的细胞质和细胞器;到24h时,自体花粉管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消失,只有靠近花粉管前端有少量细胞质存在,细胞壁增厚,并且有一层厚厚的胼胝质层紧靠细胞壁。结果表明,花柱S-RNase能引起自体花粉管的衰退,从而抑制自体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品种来源及选育单位、植物学特征特性、生长结果特性、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和抗逆性几方面,介绍7个适宜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发展的梨新优品种。7个梨品种分别为早熟品种‘甘梨早6’、中晚熟品种‘早冠’、‘黄金梨’、‘中梨2号’、‘黄冠’及晚熟品种‘红酥脆’、‘玉露香’。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今村秋’、‘丰水’梨花柱S2RNase对‘今村秋’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花粉管超微结构的影响。‘丰水’花柱S2RNase处理的‘今村秋’花粉管(异体, 亲和)和对照花粉管结构在生长过程中表现正常, 即花粉管顶端生长区域充满细胞质和细胞器, 结构完整, 花粉管壁上没有胼胝质层分布。而‘今村秋’花柱S-RNase处理的‘今村秋’花粉管(自体, 不亲和) 超微结构随时间的延长出现衰退现象。处理3 h时, 自体花粉管内充满细胞质和细胞器, 结构完整, 但在花粉管的极顶端分泌小泡融合, 并且此区域的细胞壁比后部的薄; 处理8 h后, 细胞器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线粒体膨大, 嵴减少或消失, 内质网膨大并包围在液泡和其它细胞器周围, 液泡融合并侵蚀周围的细胞质和细胞器; 到24 h时, 自体花粉管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消失, 只有靠近花粉管前端有少量细胞质存在, 细胞壁增厚, 并且有一层厚厚的胼胝质层紧靠细胞壁。结果表明, 花柱S2RNase能引起自体花粉管的衰退, 从而抑制自体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引进的28个梨品种(系)进行了3年(2011—2013年)的观察、研究和筛选,内容包括各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抗逆性等,以‘库尔勒香梨’为对照。在本地的自然条件下,通过综合性状的比较,从中筛选出一批适宜本地自然条件并且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其中‘黄冠’‘红酥脆’‘黄金梨’‘早冠’‘玉露香’‘中梨2号’等表现十分突出,可以作为‘库尔勒香梨’的后续或补充品种,丰富我区梨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黑龙江省栽培的部分梨品种(系)的叶片形态学特征和解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梨品种(系)叶片表皮细胞大小、形态不同,气孔器发生在下表皮,形状多为卵圆形,‘金香水’是长卵圆形;气孔类型为不规则形,气孔密度最大的是‘金香水’,最小的是‘矮山梨’。不同梨品种(系)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不同,‘矮山梨’栅栏组织厚度最大为105.5μm,海绵组织‘金香水’厚度最大为98.4μm。栅海比由大到小依次为:‘秋月梨’‘早香水梨’‘矮山梨’‘金香水’‘红金秋’、8404。这些微形态特征在品种(系)间的差异,对品种的鉴定和育种的早期选择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早金酥’梨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研究室于1994年以‘早酥’梨为母本、‘金水酥’梨为父本杂交育成,比‘早酥’梨早成熟20 d,填补了果实发育期短于120 d的早熟梨品种空白。其肉质酥脆多汁,酸甜可口,石细胞极少,品质极上。采摘期近两个月,可冷藏10个月,货架期1周以上。栽后2年见果,5年生666.7 m2产量超5 000 kg,大树高接第3年可超5 000 kg。丰产、  相似文献   

19.
 以荔枝幼果为材料,比较5种常用细胞核分离缓冲液对制备样品DNA分辨率效果的影响,发现在Otto缓冲液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增加还原剂种类和含量,把RNaseA直接加入缓冲液,降低离心力),可获得最佳的提取效果,分辨率高,细胞G1/G0峰产生的变异系数低。通过比较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妃子笑’早花大果和晚花小果以及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大果(‘四两果’)和小果(‘陈紫’)型荔枝品种之间果实发育前期的幼果和果皮的细胞分裂活性发现,大果的细胞分裂活性高于小果,且持续时间长,说明果实大小差异与果实发育前期细胞分裂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2010~2012年对引进的6个梨新品种在开封试种后的植株长势、枝条及叶片特征、果实经济产量性状、各个品种的物侯期反应和开花结果习性等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生物学性状综合评价表现从优到差依次为‘丰水'、‘黄金'、‘早美酥'、‘绿宝石'、‘新高'、‘七月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