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诊断中牟某猪场送检病料的感染类型,调查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征,并采用PCR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细环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诊断贵州省都匀市某猪场送检病料的感染类型,调查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征,并采用多重PCR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猪伪狂犬病毒病与圆环病毒病2型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诊断贵州省都匀市贵定县某猪场送检病料的感染类型,调查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征,并采用复合PCR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刘跃生  李军星  徐丽华  赵海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70-10472,10515
[目的]为养猪生产中猪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检查、PCR和RT—PCR检测,对猪场外购生长猪、自繁母猪及哺乳仔猪先后发生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混合感染的疑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混合感染,继发猪链球菌2型感染。通过采取隔离、淘汰、消毒、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该研究可为类似猪病的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PCV2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可导致猪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临床上常与猪瘟、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多种传染病混合感染,多发生于5~18周龄的猪,死亡率较高。本文介绍了一起后备母猪圆环病毒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发生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综合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胡明伟 《吉林农业》2011,(10):185-185
引起猪高热病的病因:猪高热病的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猪链球菌属2型、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支原体肺炎、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病原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20,(1)
正在我国牲畜饲养中,猪的饲养占据非常大的比重,猪肉也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肉类。但是,由于饲养方式不科学等原因,在猪的饲养中猪病的发生率越来越大,对养猪业和人们的食品安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流行性猪病大多都是典型的、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的,从症状上看,没有明显的特征,这就给猪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PCR技术的应用则为猪  相似文献   

8.
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是严重制约猪养殖产业发展的两种传染性疾病,并且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群感染猪瘟病毒后虽然造成的死亡率不高,但会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快速传播,损害猪群身体免疫力,从而导致猪激发感染多种疾病。猪瘟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会大大增加诊断难度,常常因为诊断不彻底,导致猪瘟不能及时被诊断,从而使得猪群反复发病,严重损害养殖户经济效益。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瘟和猪链球菌病的混合感染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更好指导饲养户做好该种疾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猪脑脊髓灰质炎又称为捷申病、猪塔番病、猪病毒性脑脊髓炎。是由猪捷申病毒(PTV)引起的猪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皮肤损伤及无症状等多种表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主要为混合感染,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混合感染较多,引起猪高热病、流产、仔猪死亡以及腹泻、肠炎等,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1.临床症状该病多为散发,在  相似文献   

10.
猪塔番病又称为捷申病、猪脑脊髓灰质炎、猪病毒性脑脊髓炎,是由猪捷申病毒(PTV)引起的猪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皮肤损伤及无症状等多种表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在我国及周围国家与地区大部分猪场均有感染。血清学初步调查表明,猪场阳性率从4—90%不等。目前在我国主要为混合感染,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混合感染较多,主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猪为主要易感动物的综合类且防治难度较高的传染病。猪圆环病毒感染后,不但会引起圆环病的临床表现,而且还会与其他病原体如沙门氏菌、猪嗜血杆菌、猪细小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等发生混合感染,出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生殖障碍等多种症状。多种疾病的联合治疗难度大且缺少特效的药物,因此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如发生疫情,会对猪场乃至整个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重点论述猪圆环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引起的一种持续性高烧病,在临床上多见因毒血症和细菌性败血症导致急性死亡,故发病率高,死亡率很高。1病原猪无名高热病是猪病的一种散发和爆发传染性综合猪病,由多种病毒、致病细菌联合作用引起猪持续性高热,无法控制很难治愈的疾病。一般继发性感染高热病,大多由于长期饲养不当、长途运输、应激、物理刺激等及各种不明因素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发。  相似文献   

13.
1发病原因仔猪高烧不退是由免疫抑制性猪病和多种病毒、细菌、原虫混合感染而引起的病症。1.1生物因素猪瘟病毒、蓝耳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支原体等病源混合和交叉感染,病源在7种以上,其中以猪瘟病毒感染率最高,最为典型。以蓝耳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圆环病毒、猪瘟病毒混合感染为常见,一般猪瘟病毒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以猪瘟病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2月份,辽宁省某猪场的仔猪发病死亡,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RT-PCR、PCR方法检测,确诊为猪圆环病毒Ⅱ型和蓝耳病毒的混合感染。结合该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并及时控制猪病。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是由多种病菌及病毒混合感染引起.多种病原感染及继发感染共同引起的以发热、皮肤发红和明显呼吸道症状等为特征的疾病.发病时,猪场内往往先有几头猪发病,几天内迅速波及全群;各年龄段、品种、性别的猪均可发生;发病具有季节性强(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发病率高、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较高等特点.最重要的是该病常与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链球菌病等病种混合感染,从而导致病情复杂化,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PCV)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一旦感染本病,会使猪对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性能降低,自身免疫功能亦逐渐降低,易继发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给广大养殖场户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猪群暴发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猪瘟和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为害养猪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混合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尤其是仔猪的致死率高达80%以上,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2009年3月,某猪场保育猪出现急性死亡,用PCR试剂盒共检测病料和血样16份,其中猪瘟阳性率为75%,猪蓝耳病阳性率为87.5%,这2种病混合感染率为62.5%,结合临床症状与剖检眼观组织病理变化,诊断该场猪群暴发的疾病为猪瘟病毒和猪蓝耳病病毒的混合感染。针对此提出了合理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PCV2、PPV、PRV、PRRSV和CSFV复合PCR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建立的PCV2-PPV-PRV-PRRSV-CSFV复合PCR检测方法,对山东省不同地区送检的32份临床疑似病料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32份样品中,PCV2、PPV、PRV、PRRSV和CSF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5.00%、0%、34.38%、71.88%和3.13%;共检出25份阳性病料,阳性率为78.13%,其中PRV-PRRSV双重感染的比例为31.25%,PCV2-PRV-PRRSV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比例为25.00%;用单项PCR检测作对照,结果两者符合率为100%,表明该复合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临床上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的病原学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由于本病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我国发病也较多,且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和有效治疗药物。同时.由于猪圆环病毒能干扰猪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使猪只变得对多种感染十分敏感,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成为普遍的发病规律。导致猪群发病后临床症状更趋复杂,病情加剧,确诊困难,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养猪业的飞速发展,猪病流行越来越复杂,猪体本身携带多种致病菌、病毒,一旦遇到应激,就会激发多种疾病,表现出综合发病症状,因此猪病的诊治也越发复杂,下面就遇到的一起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疗做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