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确保插秧机作业的顺利进行,延长插秧机的使用寿命,插秧机的机手和操作手,必须经过全面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作业前仔细检查插秧机各手柄功能是否正常,检查发动机机油、插植臂黄油、载秧台上下导轨黄油等是否需要加注。用秧时检查各秧爪取秧量是否一致,第一次装秧苗把载秧台移至最左或最右端。除插秧作业外,载秧台浮船不得与田  相似文献   

2.
一、手扶插秧机的主要结构与原理手扶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控制系统、驾驶操作系统、插植系统、油压系统、行走系统等组成。二、插秧机作业前的检查1、各部零件是否完整,螺栓是否紧固。主要紧固部位是:栽植臂曲柄夹紧螺栓;发动机与机架固定螺栓;方向盘盖板与变速箱连接螺栓,牵引架连接螺栓;工作  相似文献   

3.
1手扶插秧机的使用1.1使用前的检查工作手扶插秧机在使用之前,需要对以下事项进行检查,确认检查无误后,才可以使用:(1)检查插秧机各部位零件是否完整,螺栓是否紧固;(2)检查插秧机小滚轮、秧箱支承轮各轴承部分及动力部分是否加注润滑油;(3)检查插秧机分离针与秧门两侧的间隙是否均匀;(4)检查插秧机分离针与秧门两侧壁的间隙是否均匀;(5)检查插秧机压秧杆是否与秧箱底平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南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较快,插秧机出现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可以有效地延长插秧机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换油要及时更换发动机、插秧箱、齿轮、驱动链轮箱、插植架支架、插植臂和齿轮箱等部件中的机油和齿轮油。一般情况下,新机第一次作业20小时更换发动机机油,以后每50小时应更换机油1次;插秧箱工作100小时,应更换机油;齿轮箱工作120小时应更换齿轮油。由于机型的不同,请按插秧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操作。  相似文献   

5.
刘俊利 《农技服务》2003,(10):41-42
<正> (一)机具的准备 使用前要对抛秧机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和调整,使机器处于正常状态才能投入作业。 1、抛秧机安装完毕后首先应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可靠,各运转部件转动是否灵活;各部分需注油的部位按规定加足油。 2、有关部位的正确凋整。(1)喂秧斗位置的调整:喂秧斗决定抛秧带  相似文献   

6.
<正>一、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1、调整导轨插口间隙一般而言,水稻插秧机在正常作业的情况下,其导轨插口的侧面间隙在1.3到1.7毫米之间,一旦导轨两侧插口间隙不对称,就会对实际插秧作业质量造成影响。为此,要求作业人员适时调整手柄,确保两侧导轨间隙一致,从而保证插秧作业质量。2、调整秧针和苗箱侧面间隙水稻插秧机实际运行中,其秧针和苗箱的侧面间隙应控制在1.5毫米到5毫米之间。一旦秧针与苗箱之间的间隙超出  相似文献   

7.
刘铭 《农家顾问》2013,(5):54-54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技巧可归纳总结为"一换、二洗、三查、四调、五保养"。一换就是更换发动机、插秧箱、齿轮、驱动轴、插植臂、齿轮箱中的机油和齿轮油。按插秧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发动机工作一季或50小时后应更换机油;插秧机插秧箱工作两季或100小时后,应更换机油;插秧机齿轮箱工作三季或150小时后应更换齿轮油。二洗就是每班作业后,清洗插秧机上的泥污杂物,同时还要清洗发动机的化油器和沉淀杯、空滤器。三查就是检查发动机、插秧机  相似文献   

8.
机插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经过我区大力推广和试验示范,机插秧技术以其节本增效显著、防病抗倒伏明显的特点,受到用户欢迎。 一、取秧量调整 取秧量是指插秧机每穴中的秧苗棵数。有的水稻品种分蘖能力强,一般每穴插秧3~5棵;而有的品种成熟早,每穴需插秧5~6棵。这就要对插秧的取秧量进行调整,对于久保田牌高速插秧机来讲.它的取秧量调整是利用取秧量调节手柄插入对应的槽口中完成的,一般在8—18毫米,内分10个级段来进行,标准取秧量常常是将调节手柄插入第5个槽口,减少取秧量将槽口上移到4,增加取秧量则将槽口下移到6,依此类推,直到获得理想的取秧量。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比较复杂,主是三部分:一是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二是整机性能的调整,三是插秧机的操作使用。一、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1、秧针与导轨插口侧面的标准间隙为l.3-1.7毫米,当间隙不对时,稍微松开导轨调节手柄,左右调整导轨,并使左右的间隙相同。2、秧针和苗箱侧面的标准间隙为1.5-5毫米,当间隙不对时,应松开苗秧支架和苗箱移动滑杆的紧固螺栓。通过左右移动苗箱进行调整,并使左右两端的间隙一致。  相似文献   

10.
脱粒机知识     
<正> 1 怎样选购脱粒机 1.1 先查清所购机型中有无优质品牌产品,挑选时应先从获奖最高的产品开始,获奖越高的产品,一般来说质量也就越高。 1.2 详细检查机器内外各焊接部位有无开焊和不牢固的地方,各部件有无变形或断裂损坏等问题。 1.3 检查机器各连接部位的螺栓是否安装完好,各传动轮、张紧轮及各轮端固定螺帽和轮内键销安装是否完整、牢靠。 1.4 转动脱粒滚筒及其它运动部件,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生产力差异,以杂交水稻品种江优919为试材,设置手插秧、丢秧、机插秧和直播4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有效穗数以丢秧和直播高于手插秧和机插秧处理;每穗粒数以手插秧最高,直播稻最低;结实率以丢秧和机插秧处理略高于手插秧,直播稻的最低;千粒重为手插秧最高,直播稻最低。水稻全生育期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茎蘖高峰苗数以丢秧直播机插秧手插秧,成穗率以手插秧机插秧直播丢秧,主茎叶片数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株高以手插秧机插秧丢秧直播。水稻生产总成本投入以手插秧机插秧丢秧直播,纯收入以丢秧手插秧机插秧直播,产投比以丢秧直播机插秧手插秧。  相似文献   

12.
<正>1.分离针碰秧门原因:秧门错位;栽植臂安装不当;栽植臂曲柄内孔磨损;分离针上翘;取秧量调整过大;摆杆轴旷动或下孔磨损。排除方法:将秧门复位并固定;将栽植臂调至正确位置;更换磨损的曲柄或链轴;校正或更换分离针;更换摆杆或摆杆轴及轴承;调小取秧量。2.某组栽植臂不工作原因:链箱传动轴折断;链条脱销  相似文献   

13.
东洋插秧机是目前水稻栽插作业中较为理想的机型之一,经我站两年试验示范深受农民欢迎,其插秧设计是采用对秧块进行均匀切块的原理来实现分秧与插秧,育秧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东洋插秧机的栽插质量。掌握高性能插秧机的配套育秧技术是推广机插技术的关键。一、机插秧苗标准1.采用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6,(13):22-22
插播各行秧苗不匀,原因是苗床土含水量不一致,各行秧针调节不一致.纵向送秧张紧度不一致也会使各行秧苗不匀。可对插秧机逐个调节送秧轮,使每次纵向送秧行程均为11~12毫米:产生立秧差或浮苗,主要是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可采取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等措施来排除:取秧量忽多忽少,主要是取秧量调整螺栓松动,摆杆下孔与连杆轴磨损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该机由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研制成功,目前已获国家专利。该机采用一种新颖的插秧方式,解决了现有人力插秧机普遍存在的插秧阻力大、倒秧、漂秧等问题,能够适应各种土壤条件,且插秧质量好。该机在移箱机构上装置弹性换向板,使整机工作更可靠,调整更方便。  相似文献   

16.
<正>1 水稻抛秧机的技术调整 使用和技术维护内容如下:1.1 检查连接、转动。新安装的抛秧机或季节间置后第二年重新启用前都要进行检查,各部机件连接是否紧固可靠;运转要灵活、动作准确。卸下胶轮,换用水田轮。  相似文献   

17.
能否降低机插秧漏插率是机插秧技术推广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主要从选种育秧、苗床秧块水分控制、机插取秧数量、耕整地要求、插秧机调整等技术环节,阐述了降低机插秧漏插率的措施,为各地推广应用机插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重视对插秧机零部件用前的调整1.对分离针与秧门位置的调整:农机手在调整分离针与秧门位置的侧隙时,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节,不同的插秧机对分离针与秧门位置的侧隙要求也不同。2.对取秧量的调整:取秧量的正确调整是保证插秧质量好的关键。要想达到好  相似文献   

19.
1插秧过程 插秧机的动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新型快速插秧机)带动分插机构实现曲线运动,分插机构的曲线运动使分离针实现取秧和插秧动作;在插秧动作的同时由退秧拨叉在退秧杆座内往复运动带动退秧杆、退秧爪运动,实现退秧动作,完成插秧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东洋手扶插秧机PF455S作业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插秧机如在作业前不能按时按规定进行保养和必要的调整,在作业中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加之所培育的秧苗质量或秧田整地质量不高,插秧机在作业中易出现故障。一、立秧差或发生浮苗。产生原因:(1)秧盘土水分太干。(2)插秧深度调节太浅。(3)秧田表土过硬或过稀。(4)秧爪不能正确取秧。(5)秧爪带秧。(6)秧苗根部盘根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