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浅析辣椒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辣椒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唐萍李兵(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沈阳110161)辣(甜)椒,营养丰富,是一年四季人们喜食的蔬菜种类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近些年来,由于蔬菜市场对辣椒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用种量也呈上升趋势;但生产所用种子,发芽率普...  相似文献   

2.
外源NO供体SNP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辣椒种子发芽率、胚根与胚轴生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NP能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促进辣椒胚根、胚轴生长,提高萌发幼苗SOD、POD、CAT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但较高浓度的SNP却降低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削弱辣椒胚根、胚轴的生长,抑制萌发幼苗的SOD、CAT酶活性,使MDA舍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理环境独特,水资源充足,农田林网整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繁种条件.繁育的甜辣椒杂交种子,颗粒饱满,色泽纯正,纯度、净度、千粒重,发芽率都很高,质量好.但由于近几年生产的种子产量低,平均产量仅为每亩3 375千克,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制种单位的效益.2000~2001年我们指导张掖市乌江镇天乐村,沙井镇古城村繁殖甜辣椒杂交种102亩,平均产量为每亩6 825千克,最高产量达每亩10 125千克,创甜辣椒制种高产水平.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影响辣椒制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种子的发芽率和生活力、净度、水分、纯度等。并相应地提出了提高辣椒制种质量的有效措施,旨在为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标准试验方法,以陈辣椒种子为材料,对其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KNO3处理可明显提高陈辣椒种子的发芽势;40℃温水洗涤浸种和双氧水5min浸种可明显提高发芽率;70℃温水洗涤浸种可大大降低辣椒种子的生活力,80℃温水洗涤浸种其生活力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6.
<正>辣椒种子表面常带有病源微生物,种子是传播辣椒病原的重要途径,辣椒品种选定后对种子不仅要精选子粒饱满,无霉变、无虫鼠害的种子,而且还需要对辣椒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对辣椒种子消毒,可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可有效预防和减轻病害发生,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幼苗的抗菌性、以期获培育优质、无病、苗壮的辣椒幼苗。其常用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  相似文献   

7.
辣椒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研究了辣椒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红熟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开始发芽时间最早,发芽集中整齐度最优;其次是绛红果;再次是青熟果。因此在辣椒种子生产中,宜采收红熟果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李丹丹  张付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29-11631
[目的]为了研究UV-C照射对辣椒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相关影响.[方法]按照农作物发芽标准,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并测定株高、茎粗、干鲜重等指标.[结果] UV-C辐射能使辣椒种子发芽势降低1.5% ~10.6%,但对发芽率没有影响.10、20 h处理使辣椒种子的出苗率分别提高18%和17%.通过测定生长指标,发现10 h处理能使辣椒幼苗的茎粗增加,植株高度降低,干鲜质量增加,壮苗指标有所提高.[结论]UV-C照射处理辣椒种子10 h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浓度高巧和立克秀种衣剂对浙甜6号和东糯3号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包衣后不同时间的种子发芽率,同时进行温室大棚和田间条件下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种衣剂处理在60 d贮藏时间内对甜、糯玉米种子都是安全的,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在人工气候箱和温室中,种衣剂处理对发芽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在田间,各种衣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0.
1.晒种。晒种不仅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还能杀死种子表面部分病菌,减轻辣椒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选取陈辣椒种子红椒2006线椒品种,设定不同温度,烘干后直接置床和浸种8h后再置床与对照(不烘干常温浸种)对比,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探讨不同烘干温度处理后浸种和不浸种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后直接置床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势;对发芽率的提高不显著;烘干后浸种8h再置床处理,不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对发芽率的提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采用不同温度对新鲜的线辣椒进行烘干处理后取种,研究烘干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生活力、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0℃的处理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而30℃、40℃的烘干处理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经综合分析表明,在辣椒制种中可以选用40℃烘干辣椒后再取种,不仅烘干速度快,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生活力、活力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辣椒植株水浸提液对生菜和大白菜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生菜和大白菜两种蔬菜为受体,通过测定辣椒植株水浸提液对两种蔬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对辣椒化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低浓度(0.01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生菜和大白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根长和苗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②高浓度(0.03 g/mL,0.04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生菜和大白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根长和苗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③浓度为(0.02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生菜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根长、苗长和大白菜的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大白菜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处理种子和防虫栽培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8种处理种子方式对2个不同抗性水平辣椒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以及露地地膜和防虫地膜覆盖2种栽培方式下病毒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干热处理、10% Na3PO4处理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温汤处理、干热+10% Na3PO4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与对照相当或略低,湿热处理、湿热处理结合进行其他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不同品种种子处理后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变化存在差异;用2种方法处理种子的防病效果比用单一方法好,单一处理中干热、湿热和10% Na3PO4处理的效果比温汤处理效果好;防虫栽培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都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浓度的NaCl、KNO3溶液处理4个辣椒品种种子,探讨了各溶液对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萌发芽苗体内POD、S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差异显著,天鹰和改良线椒8819的上述3项指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天鹰在受到NaCl处理时的发芽率和受到KNO3处理时的发芽率表现截然相反的趋势,春雨在0.3%KNO3处理下有了71.4%的最大发芽率,用蒸馏水处理改良线椒8819更有利于发芽;相对CK而言,4个品种辣椒种子在NaCl、KNO3处理下,其POD同工酶谱带的带数增加,染色加深,而它们在受到同浓度离子的不同处理时,SOD同工酶酶带的亮度高低为:NaCl>KNO3>CK,说明高浓度的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辣椒种子的SOD同工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辣椒种子在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下的发芽率及抗氧化系统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经0.05~0.80g/L壳聚糖溶液处理的辣椒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及胚芽长均高于对照;SOD、CAT、POD的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壳聚糖浓度为0.50g/L时提高种子活力的效果最好,幼苗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方丽  裴瑞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65-9466,9489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溶液对不同质量的辣椒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高质量的辣椒种子经SA处理后,其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发芽指数的变化率最显著,但对其发芽率影响不明显;SA对低质量的辣椒种子发芽和活力的促进作用较对高质量种子作用显著。SA对辣椒种子活力的影响与SA浓度有关,与所供试的时间关系不显著。试验表明,用0.01~1.00mmol/L的SA溶液处理辣椒种子可显著提高其抗逆性,用0.10 mmol/L的SA处理24 h对提高辣椒种子活力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理解斑地锦对入侵地作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用蒸馏水浸提斑地锦茎叶内地有效成分,以番茄、辣椒、苋菜和荆芥为受体,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斑地锦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斑地锦浸提液可降低四种蔬菜种子的发芽速率,抑制番茄、辣椒和荆芥的发芽率,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加强,而对苋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0.4 g/ml的斑地锦浸提液强烈抑制了四种蔬菜根的生长,却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辣椒、荆芥和苋菜茎的生长,对根/茎比的影响与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类似.  相似文献   

19.
不同催芽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辣椒种子的最适催芽条件,以辣椒品种改良猪大肠为供试种子,以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为指标,比较不同烫种温度、烫种时间、浸种时间和变温催芽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烫种15 min时,50℃为最佳烫种温度,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分别为79%、50%和2%,50℃以下烫种时霉变率较高,高于50℃烫种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降低;50℃烫种条件下,烫种5~30 min发芽率和霉变率都无显著性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最大,浸种6 h以上发芽势显著降低;变温催芽30℃—10 h/25℃—14 h较恒温能提高发芽率,但会降低发芽势.表明,辣椒种子最适催芽条件为50℃烫种10~15 min,30℃浸种4 h,30℃ 恒温或变温30℃-10 h/25℃-14 h催芽.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种子萌发试验,测定了NaCl胁迫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外源Ca2+处理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辣椒种子发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胚根长度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在NaCl胁迫下,适量的外源Ca2+对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降低相对电导率,增加种子发芽率及胚根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