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最佳穴播粒数,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最佳播种行距,旱地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适宜播种期,旱地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适宜种植品种,旱地冬小麦、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范等内容,并提出了该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3年,作者在永靖县做了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膜测种植、露地条播4种模式试验。试验表明,全膜平铺穴播和膜侧沟播栽培技术虽然较露地条播栽培技术产量高,但在永靖县干旱山区抗旱效果远不如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因此建议在永靖县推广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穴播种植方式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4种穴播种植方式中,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突出;该种植方式下小麦产量较露地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和全膜小垄沟覆土穴播分别增加72.8%、22.6%、8.0%,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和全膜小垄沟覆土穴播分别提高111.1%、28.1%、6.5%,干旱年份效果极为明显。可见,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干旱年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比较了露地条播、露地穴播、全膜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啤酒大麦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苗期长势以全膜穴播最好,全膜覆土穴播次之,露地穴播好于露地条播。出苗至成熟期5、10 cm平均地温以全覆膜穴播最高,比露地条播分别高3.1、2.6℃;全膜覆土穴播次之,比露地条播分别高1.1、0.6℃;露地穴播较露地条播分别高0.5、0.4℃。啤酒大麦折合产量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分别较常规种植增产9.9%、6.5%。  相似文献   

5.
在景泰县喜泉镇陈庄村进行了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春小麦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及露地条播,折合产量8 657.41 kg/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产7.40%、21.43%,纯收益18 158.53元/hm2,较全膜不覆土穴播栽培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 504.63、3 497.25元/hm2。  相似文献   

6.
起垄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以全膜不覆土穴播处理和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相对较好。全膜不覆土穴播较其余处理增产12.3%~38.2%,全膜覆土穴播较膜侧穴播、露地条播、露地撒播处理增产19.9%~23.0%。综合考虑成本等各种因素,建议推广全膜覆...  相似文献   

7.
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冬小麦抗旱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静宁县旱作区观测了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抗旱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头茬折合产量最高,为4666.7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272.8 kg/hm^2,增产率37.5%;较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冬小麦增产11.6%;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冬小麦折合产量为4181.8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23.2%。建议在极度干旱条件下,尽量采用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临洮县旱地试验观察了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膜侧穴播3种覆膜种植方式较露地条播(CK)均有增温、保墒、增产效果,其中以全膜不覆土穴播种植方式的折合产量最高,为6 527.8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9.26%;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为6 423.6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7.04%;膜侧穴播种植方式为6 354.2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5.56%。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杨小庄进行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试验,试验冬小麦品种为西峰系列的陇育4号,试验分为全膜覆土穴播、传统覆膜穴播、侧膜播种、露地条播(CK)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具有增温保墒效果,冬小麦出苗快、生长健壮、抗倒伏、成穗率高、穗大粒饱、产量高,是旱作农业区冬小麦高产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甘肃省环县在旱地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大豆的最佳密度,有效控制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作者在甘肃省环县洪德乡李塬村开展了全膜覆土穴播大豆种植密度试验,为该县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大豆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寻求旱地小麦最佳播种方式,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常规条播(CK))对旱地小麦氮素积累和运转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各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和花前氮素运转量均有提高,其中,全膜覆土穴播最高;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4种播种方式的穗数和产量分别提高0.9%~3.1%,7.3%~20.5%,其中,全膜覆土穴播的产量提高20.5%;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4种播种方式的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分别提高0.9%~10.2%,2.6%~12.8%,1.6%~9.7%,7.3%~20.5%,其中,全膜覆土穴播最高。全膜覆土穴播可促进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和运转,提高穗数和产量,最终获得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及氮肥生产效率,是适合当地推广的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小麦属密植作物,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中采用穴播机播种,每穴播种粒数是构成合理密植的重要因子。为进一步确定每穴最佳播种粒数,临夏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每穴播种粒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每穴播种9~12粒时,冬小麦株高合理,穗型紧凑,穗粒数多,产量高。建议在旱作区推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时以每穴播种9~12粒为宜。  相似文献   

13.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旱作区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的经济有效性和科学可行性,进一步优化并充实完善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对小麦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等结果分析,初步确定了清水县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模式下的适宜播期和密度。  相似文献   

14.
庄浪县冬油菜不同栽培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条件下,以全膜覆土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膜侧沟播和露地条播4种模式进行了冬油菜不同栽培模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莱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保墒增温效果显著,产量可达到2605.5kg/hm^2,较常规露地条播栽培增产31.6%,应在全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取全膜覆土穴播(C)、全膜穴播(B)、膜侧条播(A)3种覆膜种植方式,并以露地条播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地温效应主要表现在地表(0~10 cm),在5 cm土层处的影响最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温度效应可使冬小麦的灌浆期延长,全膜覆土处理在拔节期表现出明显的降温效应,全膜穴播处理在灌浆期地表温度最高;测定期内,全膜覆土方式下干物质积累量比露地条播CK高18.01%~19.48%。产量为全膜覆土>膜侧>全膜穴播>露地。全膜覆土穴播 方式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累积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较大,是该方式产量最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露地条播三种覆膜方式的对比试验,进一步探索不同模式的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天水市秦州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二茬穴播冬油菜的最佳播期,在秦州区北部山区开展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二茬穴播冬油菜播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月下旬播种的冬油菜综合性状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在庄浪县进行了大豆地膜覆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产量,全膜覆土穴播最高,全膜垄作沟穴播次之,全膜平铺穴播居第三,全膜双垄沟穴播居第四,均比露地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广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对于促进旱地密植作物生产快速发展,提高早地生产水平,缓解粮食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华池县近年在胡麻、谷子、糜子、冬油菜等密植作物中示范推广该项技术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提出华池县相应密植作物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现主要介绍华池县旱地谷子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供广大农业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肃发展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甘肃旱作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阐述了甘肃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示范推广情况、推广应用前景,并从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旱地农田降水高效利用等方面阐明了发展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为发展甘肃旱作农业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