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024羽罗曼蛋鸡随机分4组,分别饲喂二氢吡啶添加量为0,100,150,200mg/kg的4种饲粮,结果表明:二氢吡啶可以显著地改进蛋鸡的产蛋性能,其中添加150mg/kg效果最佳,产蛋率提高了11.08%,料蛋比降低了10.36%.蛋重随日粮中二氢吡啶递增呈上升趋势.二氢吡啶使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氢吡啶使血清Ca浓度、P浓度下降(p<0.05),具有降低破蛋和异常蛋的作用(p<0.05);二氢吡啶可促进浓蛋白和蛋黄的合成(p<0.05),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添加二氢吡啶还显著地提高了脂肪酶活性(p<0.05),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1),降低腹脂率和肝脏中脂肪含量(p<0.01),防止脂肪肝的发生;二氢吡啶还可以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p<0.01),对血清GPT与GOT无明显影响,因而具有保护生物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饲粮中添加100mg/kg镧对生长猪生长、消化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镧使日增重、采食量分别提高了13.26%(p<0.05)和5.43%(p<0.05);料重比下降了6.53%(p<0.05);饲料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7.82%(p<0.05),5.32%(p<0.05)和5.41%(p<0.05);肝脏和背最长肌中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4.29%(p<0.05)和20.71%(p<0.05);肝脏粗灰分含量提高了11.84%(p<0.05);但对生长猪的胴体组成、肉质和内脏器官相对重量等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将72头杜长大杂交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3组,研究了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饲以高麦麸(35%)饲粮仔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这三种酶后可使仔猪日增重较饲喂玉米饲粮组和未加酶组分别提高了6.79%(p>0.05)和15.25%(p<0.05),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22%(p>0.05)和5.34%(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3.83%(p<0.05)和8.50%(p<0.01);加酶制剂组仔猪胃、胰脏、小肠的相对重量较未加酶组分别降低了9.48%(p<0.05)、8.94(p<0.01)和7.29%(p<0.05),肝脏的相对重量提高了15.05%(p<0.01),与饲喂玉米组无显著差异.加酶制剂对仔猪胴体组成及骨骼肌重量等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活性物质对肉鸡生长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添加0.1%,0.15%由甙、酚等组成的中草药活性物质,与抗生素类添加剂进行肉鸡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组的肉鸡增重、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5.0%,8.9%,4.9%.42日龄时,0.1%添加组的法氏囊显著小于抗生素组(p<0.05),血清球蛋白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血钙含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及血磷含量均有所提高.添加0.15%组也优于抗生素组,但以0.1%添加组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好  相似文献   

5.
蚯蚓粉替代鱼粉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研究了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蚯蚓,以蚯蚓粉替代等量鱼粉(进口)组成的日粮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蛋重饲喂蚯蚓粉的Ⅰ组鸡较饲喂鱼粉的Ⅱ组鸡高1.99g,分别为61.60g、59.61g(p<0.05);日平均产蛋量试验Ⅰ组比Ⅱ组高1.92g,分别为35.79±5.45g、33.87±5.68g(p<0.05);产蛋率、破蛋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分别为2.47±0.40、2.90±0.42(p<0.05),结论是,蛋鸡日粮中加入5%的蚯蚓粉,不仅可以替代等量鱼粉,而且还能降低蛋鸡的饲料消耗量,提高产蛋量和蛋重。蚯蚓粉是蛋鸡的一种优质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6.
试验分2个系列研究了日粮中添加铁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及日增重的影响。系列Ⅰ体内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钛不影响瘤胃液pH值;试验期与对照期相比,瘤胃液氨氮浓度明显升高(P<0.05);瘤胃液三氯醋酸沉淀蛋白、细菌蛋白及原虫蛋白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添加钦后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增加,乙酸、丁酸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丙酸显著增加(P<0.05),乙酸/丙酸值从对照期的3.15降至试验期的2.33(P<0.05),说明添加钛使瘤胃发酵类型趋于丙酸型。添加钛使血清尿素氮明显降低(P<0.05),但对血清总蛋白含量、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添加钛能显著提高山羊日增重(P<0.05)。系列Ⅱ体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钛后人工瘤胃中细菌蛋白、原虫蛋白、氨氮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等项指标与系列Ⅰ体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日粮(含碘0.2008mg/kg)中添加0、160和1250mg/kg碘,对Hisex蛋鸡连续饲喂5周,结果表明,三个水平组试鸡羽区皮肤表皮厚度及羽囊厚度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鸡羽区皮肤真皮胶原纤维层最大厚度变化以2组较1、3组增厚差异显著(p〈0.05),胶原纤维层最小厚度变化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鸡裸区皮肤表皮生发层和角质层的厚度增加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日粮(含碘0.2008mg/kg.)中分别添加0、160、1250mg/kg碘,对Hisex蛋鸡连续饲喂5周,发现高碘组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贮留型滤泡减少差异显著(p〈0.05);部分溶解型、完全溶解型及扩张型滤泡增加均为差异显著(p〈0.05),单位面积内胰腺胰岛数量和胰岛内B细胞增加均差异显著(p〈0.05);高碘中胰岛分布有相互融合现象。甲状腺和胰腺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密度增大,由形态学观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432羽35周龄罗曼产蛋母鸡,采用4×4因子设计。酒糟-SCP按N当量等量替代大豆粕。处理1、2、3和4替代比例(酒糟-SCP%+大豆粕%)分别为:0+20.0,8.5+15.0,17.0+10.0和25.0+5.0。结果显示,处理2日产蛋量和体增重较处理1分别提高5.68%(p<0.05)和8.53%(p<0.05),处理3日产蛋量和蛋重较处理1提高6.65%(p<0.05)和6.18%(p<0.05),处理4产蛋性能和体增重与处理1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效率(F/E)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甜菜碱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及抗脂肪肝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800羽罗曼蛋鸡随机分4组,分别饲喂含甜菜碱为0、500、1000、1500mg/kg的4种饲粮,研究甜菜碱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及抗脂肪肝作用。结果表明:甜菜碱显著改进蛋鸡的产蛋性能,其中1000mg/kg添加效果最佳,产蛋率提高11.08%,料蛋比降低10.36%;蛋重随日粮中的甜菜碱递增呈上升趋势;甜菜碱具有降低破蛋和异常蛋的作用(P<0.05),可改进蛋品质,促进浓蛋白和蛋黄的合成(P<0.05),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甜菜碱影响脂肪代谢,降低腹脂率和肝脏中脂肪含量(P<0.01),防止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光谱法估测稻穗稻谷的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蛋白质含量和粗淀粉含量是水稻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过大田和室内试验,测定了5个品种、3个供氮水平处理的水稻冠层和稻穗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及稻谷的高光谱,分析了稻穗稻谷的粗蛋白及粗淀粉含量。结果表明,稻穗粗蛋白及粗淀粉含量与冠层光谱及其一阶导数光谱在某些波段达到显著相关、与稻穗粉末样光谱及其一阶导数光谱在某些波段也达到显著相关,其中决定系数R2约0.7;稻谷粗蛋白含量与粗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它们与稻谷光谱及其一阶导数光谱在某些波段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表明能用高光谱方法估算稻穗和穗谷的粗蛋白及粗淀粉含量,为水稻品质遥感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五个鸡种肉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不同鸡种的肉质特点,系统测定了文昌鸡、仙居鸡、海兰褐蛋鸡、岭南黄和艾维茵肉鸡共5个鸡种的肉质指标,结果表明:文昌鸡和仙居鸡具有中等水平的肌肉pH值、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最高,保水性最好,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最丰富(多达13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肌苷酸含量也最高;海兰褐蛋鸡的肌肉pH和剪切力最大,肌内脂肪含量最低,脂肪酸组分有11种,肌苷酸含量接近地方鸡种;岭南黄的肌内脂肪含量、艾维茵肌肉脂肪酸C18:2和C18:3的相对含量在5个鸡种中最高,它们的脂肪酸组成一致,种类最少(8种)。影响肉质指标的因素分析表明,品种(系)和肌肉类型是影响肉质特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1日龄的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为对象,测试第5、9、14、21、28、35、42、49、56、63、77、91天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及盲肠内的纤维素酶活性,探讨太行鸡与海兰灰蛋鸡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以及消化道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行鸡粗脂肪、粗蛋白、Ca、P等营养物质消化率分别比海兰灰蛋鸡低2.50%、8.99%、8.40%和10.90%。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消化道酶的发育规律基本一致,消化道内各酶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但各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十二指肠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第35、35、42天和第35、35、42天,空肠则分别为第21、35、35天和第28、35、35天;盲肠内纤维素酶活性达峰值时间为第49、56天。太行鸡十二指肠和空肠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比海兰灰蛋鸡低,胰蛋白酶活性比海兰灰蛋鸡高,盲肠纤维素酶活性比海兰灰蛋鸡高。太行鸡、海兰灰蛋鸡空肠内淀粉酶、脂肪酯和胰蛋白酶活性比十二指肠内相应的酶高。  相似文献   

14.
镉处理对不同基因型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镉浓度12 mg/kg处理对15种基因型花生籽仁产量、镉含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生基因型间产量和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性。镉处理下,花生籽仁中镉含量与对照组(CK)存在极显著差异,基因型间镉积累量也存在显著差异。镉处理后不同基因型花生蛋白质含量发生变化,但对花生产量和主要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所有镉处理后花生籽仁镉含量均已超标,不能直接被食用。通过本次研究得出,基因型XD011是镉低富集品种,且具有相对较强的耐镉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严格的厌氧微生物培养方法,对5头生长猪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猪的胃肠道内容物中和粘膜上均有相当数量的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布,但乳酸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菌(P<0.01)。3类菌在内容物中的分布为:乳酸菌在猪后肠内容物中的数量分布显著高于胃和小肠(P<0.01);双歧杆菌在盲肠内容物中数量最高(P<0.01);而盲肠和结构内容物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分布大于其他部位(P<0.01)。粘膜的分布为:乳酸菌在结肠,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在盲肠粘膜上的数量分布显著高于其他各区段(P<0.05)。猪胃肠道各区段中,除直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大肠杆菌外(P<0.01),其他各区段中2种菌的数量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结肠和直肠粘膜上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大肠杆菌(P<0.05)。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9种主要森林类型植被层养分含量(N、P、K)的调查,分析了养分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层养分含量均高于乔木层,总体上草本层养分含量最高,灌木层和乔木层因群落不同而异。混交林养分含量高于纯林,天然林高于人工林,速生树种大于慢生树种。各种森林类型植被层中,N、K元素相对P元素含量较多,N含量是P含量的3.0~24.1倍,K含量是P含量的3.6~16.8倍。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含量总体上表现出叶>皮>枝>根>木材的趋势;灌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含量基本表现为叶>根>枝干;草本层养分含量均表现为地上>地下。   相似文献   

17.
开垦利用对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同一海拔高度的东祁连山金露梅、山生柳高寒灌丛草地以及灌丛草地开垦后种植燕麦的土地,进行了土壤养分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露梅灌丛草地和山生柳灌丛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除全钾外,其他元素都是随土层加深而下降,且各土层差异显著(P<0.05).燕麦地除了全钾、速效钾、速效锰外,都是随土层加深而下降,且各土层差异显著(P<0.05).山生柳灌丛草地与金露梅灌丛草地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灌丛草地与开垦地土壤养分差异显著(P<0.05),并且开垦后种植燕麦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受到人为的控制和干扰,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锌含量均比灌丛草地高,而全磷、速效钾、速效铁、速效铜和速效锰含量比灌丛草地低,速效钾含量并不随土层加深而变化,速效铁和速效锰含量则随土层加深而上升.  相似文献   

18.
体外培养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并检测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O ct-4蛋白,探讨用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建立干细胞系的可行性及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在BRL细胞饲养层上培养2 d,大部分生殖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AP+),而全部呈O ct-4蛋白阴性(O ct-4-);培养1周后,生殖细胞及细胞克隆均为AP-和O ct-4-。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体外培养时出现2类细胞克隆,一类体积较小,数量众多,形成1周后又开始分化,仅能传至第2代;另一类细胞克隆的形态与猪原生殖细胞来源的胚胎生殖细胞(EGC)克隆相似,细胞克隆与周围细胞分界明显,而克隆中细胞相互间界限不清,这类细胞克隆易于分化,可以传至第3代;2类细胞克隆均为AP-和O ct-4-。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可作为干细胞系的建系材料,AP和O ct-4蛋白均不适宜用来检测体外培养的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及其来源的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及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野外果园定位试验,分层采集0—100 cm土层的土样,对麦草覆盖、起垄黑地膜覆盖及清耕3个不同处理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麦草覆盖可显著增加0—60 cm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轻质有机碳(LF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1—3年内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在0—20 cm土层中TOC含量每年约增加1.9 g•kg-1,而微生物量碳(MBC)的含量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起垄黑地膜覆盖的土壤TOC含量低于对照,而POC、LFOC、ROC、DOC、MBC的含量高于对照,但均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而降低,3年后0—20 cm土层中TOC含量降低0.91 g•kg-1。麦草覆盖和黑地膜覆盖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AWCD)、微生物群落Shannon 指数(H)和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S)均高于对照处理,同样也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其中覆膜处理下降更加剧烈。【结论】麦草覆盖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而起垄黑地膜覆盖逐年降低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两处理开始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但同样出现了逐年降低的趋势,而覆膜处理降低得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20.
SO2对不同抗性植物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揭示植物对SO2不同敏感程度的生化抗性机制,以谷子和菠菜两种抗、感植物为材料,分析了SO2对植物体内SOD酶和POD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和菠菜经SO2熏气处理后,SOD酶和POD酶活性变化较为复杂,在抗、感植物体内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而经SO2熏气处理后,抗、感植物体内细胞膜透性均有所增加,且敏感植物菠菜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比率显著高于谷子;抗、感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菠菜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比率高于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