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洞A核不育系及制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虫杂交棉优势利用随抗虫棉的诞生 ,出现了空前发展的态势 ,随种子产业化的发展 ,棉种杂交化将出现一次大的飞跃。而利用洞 A不育系制种技术已完全成熟 ,是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最好的手段之一。1洞 A核不育系的特点及制种利弊1 .1洞 A核不育系不育株与可育株各占 50 %洞 A不育是受一对隐性基因 (ms· ms)控制的 ,当一对基因均为 ms(纯合 )时 ,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 ,一对基因中其中一个为显性基因 Ms(杂合 )时 ,植株表现为可育。亲本繁育时 ,用可育株 (Ms·ms)的花粉授于不育 (ms·ms)株的花 ,所产的种子来年种植后 ,可育株与不育株仍各为 50…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建立和完善了杂种优势利用新方法培育出核不育完全保持系 MB,揭示出一种由主基因与多基因系统共同控制不育性的遗传新模式 ,建立了利用 MB繁殖完全核不育系 MA,然后以MA作母本配制杂交一代生产用种的核雄性不育配套利用新方法 ,即核不育“二级法”。该方法以完全核不育系 MA作母本配制杂种一代生产用种 ,避免了制种过程中人工拔除可育株的繁琐环节 ,大幅度降低了种子生产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并且制种效率和制种产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制种种子产量比核不育“一系两用法”提高 2 5.6%以上。建立并完善了核不育“二级法”不育系繁殖、…  相似文献   

3.
芝麻隐性核不育保持系选育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时,母本行需人工拔除分离出的50%可育株,为解决这一难题,为芝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途径,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种质与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0176AB中的不育株0176A广泛测交,在不育株率超过60%的分离世代中选取大量可育株与不育株0176A成对杂交,同时将可育株父本自交,筛选F1不育株率逐步提高的组合和父本,经过多代测交、自交、系选、异地鉴定和基因聚合,历时13年基本育成对0176A雄性不育性状具有完全(高度)保持效果的新材料WB51220、WB7-1D及高不育系W0176A和全不育系W71A。遗传测验表明,保持系WB7-1D的基因型为msms+rf_1rf_1rf_2rf_2…rf_ir_fi。两用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可以实现芝麻隐性核不育三系配套,利用这种方法首次选育出芝麻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皖芝6号(W0176A×皖芝1号F_1)和皖芝11号(W71A×皖芝2181F_1),产量分别比全国对照品种豫芝4号增产8.27%和23.0%。  相似文献   

4.
棉花雄性核不育系光温A系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一代杂交棉的种子成本,1982年引进81A,经过30多代的研究,现已育成一种新的棉花雄性核不育系光温A系,使普及一代杂交棉将成为现实。1光温互作,育性可以转换光温A在石家庄棉花杂交制种最佳季节即长日照高温季节和海南冬季棉花杂交制种季节即温度较低的短日照季节表现为雄性不育,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在温度较高的短日照条件下表现为可育,可育株率100%,可以自然自交繁种。用F4姊妹交不育系制种F1真实杂交率为95%,用F6杂合可育株分离的不育株测交F1杂交率为98%,个别株行达到100%。2不育株有芽黄标记不育株出苗5~7天开始,即与可育…  相似文献   

5.
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396A是从海陆杂种后代中发现的具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新型核雄性不育系。为探明该不育系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及其杂种优势表现,分别在新疆博乐和三亚海棠湾进行试验,研究了该不育系的育性变化及其杂交种的产量性状、抗病性、纤维品质。结果表明: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在三亚种植可正常恢复育性,且花粉量大,自交成铃率高,能够自然繁殖;在博乐表现为雄性不育,没有花粉,自交成铃率为0,不育度100%,且配合力好,恢复源广阔,恢复能力强,可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其杂交种F_1代育性恢复好,花粉量大,全部能够自然成铃且杂种优势明显,其中,部分杂交种产量高、抗病性好、纤维品质优良,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三种途径:即人工去雄法、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和胞质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由于细胞质的减产效应和恢复系单一,未能实现商业应用;我国大部分单位采用人工去雄法生产杂交棉种子,但F1代种子生产的高劳动投入已成为人工去雄法大规模利用的“瓶颈”;以四川农科院经作所为代表而采用的核雄性不育两系法目前得到扩大应用,其中以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在全国主产棉省的示范应用最受棉农欢迎。1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共同特点1.1种子生产技术要求高。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母本均为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时需在蕾期识…  相似文献   

7.
陆地棉高品质核不育系33A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利用雄性不育 ,人工去雄等方法 ,实现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通过这些方法育成的棉花不育系及新品种组合 ,在产量、抗病性上有较大的提高 ,但在纤维高品质上没有明显的突破。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 1 993年起 ,利用棉花含核不育基因的川杂 3号后代分离的不育株与高品质材料 93- 4杂交 ,历经 9年 1 1代 (其中 3年在海南加代 )的定向选择 ,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高品质核不育系的选育进展利用棉花核不育杂交种川杂 3号 F2 代分离的不育株为母本材料 ,与高强力材料 93- 4杂交 ,经1 994…  相似文献   

8.
对利用核不育系棉花制种去除母本可育株分二次进行。第一次通过裸眼观察将同一穴中的一株壮苗直接拔除,第二次同常规方法。结果表明,第一次拔除可育株的时间可比常规方法约提前20天,第二次拔除可育株(定苗)的时间可比常规方法约提前5天。从而明显改善了不育株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制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棉花“核不育系”蕾期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核不育系”杂种优势的研究利用,已被广泛重视,并用于大田生产。但是“核不育系”的育性是由核基因控制的,在不育系的群体中分离出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各占50%左右,它本身既是不育系,又是保持系,故亦称“两用系”。在制种时,必须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麦杂种优势能够创制稳定的雄性不育系。相比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细胞核雄性不育具有育性稳定、易恢复、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小麦隐性核不育基因 ms1的克隆以及杂交制种技术(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SPT)的开发,为雄性不育的保持和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将小麦花粉育性恢复基因 Ms1、花粉致死基因 ZmAA1、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DsRed2及其特异性启动子和终止子连接到表达载体pGEII上,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得到6株转基因拟南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拟南芥种子,发现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表面平滑,不能发出红色荧光;而转基因种子表面呈现颗粒状,能够发出红色荧光。这说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在拟南芥中成功表达。这为创制人工小麦隐性核不育系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有人工去雄法、核不育两系法、术关键有:制种方法有待重大突破,杂种优势有待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广泛利用。核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法等。棉花杂交制种要解决的技随着生物尖端技术在棉花杂交育种上的广泛利用,将促进棉花  相似文献   

12.
陆海三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棉花三系法制种不仅可简化制种程序,保证杂交棉种的纯度,而且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制种工效。根据多年对棉花三系法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不懈研究实践,成功地探索出一套利用三系法进行人工制种技术和管理方法,使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产量都得到显著提高。1三系法生产杂交棉种子的特点利用三系法生产杂交棉种子,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群体,雄性不育系的群体不育株率和单株不育度均在100%,一般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都可作保持系,雄性不育系必须依靠与其相对应的保持系来繁衍后代,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才能生产杂交棉种,因此在扩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3.
光敏不育棉花的发现及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育棉花的发现及利目前在我国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提高单产发展较快。但杂交棉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农业局3人工去雄制种,费工、成本高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针对这一向题,作者对发现的光敏核不育棉花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求选育出应用棉花“两系”杂交制种的光敏核不育棉花材料,为免去人工去雄制种工序,降低制种成本找出一条新途径。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1994年11月作者在中棉所12的棉花种植大田中,发现一变异单株只结有2个晚秋桃。对其留种后,于1995年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分单桃单行进行栽种观察比较,其结果:一个单桃的单行共有13株,育性…  相似文献   

14.
棉花雄性不育系石A-1的发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改善纤维品质 ,杂交制种的方法与途径已成为棉花育种界的热门课题 ,利用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是该课题的焦点和难点。石家庄市农科院在不育系选育方面现已有了新的进展 ,从野生棉远缘杂交后代中发现并培育出雄性不育系石 A- 1 ,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1石 A- 1系的发现培育过程1 987年在石远 32 1的亲本之一“86- 1× [(吉札 45×色伯氏 ) F2×ASJ- 2 ]F3 ”中发现一株花药较瘪、雄性发育不健康、自身结实率很低的棉花 ,后人工辅助自交授粉 ,得到种子 5 8粒。1 988年在自交一代中分离…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棉花杂种优势,一般可以提高产量20%左右,是增产的有效途径。但棉花是雌雄同花的常异花授粉作物,应用人工的方法获得棉花杂种种子,必须经过一整套烦琐的人工去雄授粉等制种过程,花费的人力较多,提高了杂种种子生产成本,给推广杂种优势增加了困难。应用棉花雄性不育系制种,因棉花已雄性不育,用不育系作母本,不仅可以省去人工去雄,若摸清了它的传粉媒介——昆虫,应用昆虫给棉花传粉,还可省去人工授粉工作,是利用杂种优势最理想的方法。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了较大的进展,有的单位已获得较稳定的50%不育株,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15NA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荣选23的原始材料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株,用湘油15号连续回交并同步进行品质、抗性选择,回交7代后育成不育性状稳定的核不育系15NA。该不育系不育彻底,育性不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利用该不育系已育成5个杂交组合通过品种审定。对15NA的特征特性和繁殖制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3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 38原名中抗杂 A,是一个简化制种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其母本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材料 PA( ms5ms5ms6ms6) ,不育性稳定、彻底 ,综合农艺性状好 ;父本是我国自己构建、转育的抗虫棉品系Rg3。该杂交种兼备了父、母本的优点 ,集抗虫、抗病、丰产、优质、简化制种于一体 ,1 999年 5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大面积推广和利用中棉所 38,是提高棉花产量、降低成本投入 (治虫和制种人力的投入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1 特征和特性目前 ,世界上杂交棉种子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  相似文献   

18.
双隐性核不育抗虫杂交棉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隐性核不育抗虫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分析,了解核不育抗虫杂交棉的优势表现,不同组配方式F1杂种优势的差异以及F1性状表现与恢复系的关系,为核不育抗虫杂交棉的选育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以ms5ms6核不育系绵A1和经转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不育系绵A3作母本,以绵10341(自育)、鲁棉16、鲁棉17、鲁1138、鲁99R08、新33B(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提供)、石321-4(石家庄农科院提供)、国抗12、中棉所41(中棉所品资室提供)等9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作父本,配制18个组合。对照品种川棉56,由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提供。2003年在四川省绵阳…  相似文献   

19.
烟草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烟草育种目标与杂种优势利用现状的分析,认为利用烟草杂交种来实现烟草育种目标是可能的。烟草不育系的选育现阶段以利用核质互作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转育为主,但从遗传工具的方便程度和选育效率上来看,烟草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以利用显性核不育基因或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为上策。烟草杂交种亲本的选育应遵循品质优秀、抗性强、遗传多样和易于制种的原则。烟草杂交组合配制应遵循双亲性状互补、生态适应、品质适宜和遗传差异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