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城步马尾松1.5代种子园内选择来自不同种源的无性系共10个,包括来自南岳、衡南、资兴、临武种源的无性系各2~3个,每个无性系选择20年生的样株3株,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同时,采集针叶和木芯样品,对其针叶和材性性状进行测定,研究其针叶性状变异及其与树体生长和木材材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尾松无性系间针叶密度、二针束比率、叶干质量、叶长和小枝基径的差异均不显著;种源间针叶密度、叶干质量、叶长的差异也均不显著,但二针束比率和小枝基径的差异均达显著。随着纬度的降低,二针束比率降低,小枝基径减小,而叶长增加。针叶性状间,叶干质量与针叶密度、叶长、小枝基径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余性状两两间相关均不显著。针叶性状与生长性状间,针叶密度与分枝角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二针束比率与活枝数、通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叶干质量与枝下高呈显著负相关;叶长与冠幅呈显著正相关,与通直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余两两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针叶性状与材性性状间只有二针束比率与木材纵向线干缩率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两两间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6年生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无性系试验林中,对14个无性系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柄长、叶厚、比叶面积及叶干物质量共7项叶片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和叶柄长变异系数较大,叶干物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小,且叶片性状的变异主要为无性系之间的变异;黑木相思无性系叶片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叶长、叶柄长和叶宽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面积、比叶面积与干物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厚与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除叶柄长外,其它6个叶片性状都是鉴定无性系的重要特征指标。聚类结果显示,14个无性系聚为4类,F1、SR38、SR41被单独聚类,其它11个无性系聚为1大类,说明大部分无性系叶片性状变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种类落叶松结实量与其抗性的关系,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在不同结实等级情况下针叶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兴安和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虽然苯丙氨酸在2种落叶松内均为优势氨基酸,但2种落叶松针叶内的多种与抗性相关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针叶内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在不同结实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在不同结实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小于其在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含量;当结实较少时,2种落叶松针叶内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结实等级的游离氨基酸总量,结实较多时,针叶内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说明结实量大小直接影响落叶松针叶内的资源分配,进而改变其对植食昆虫的适口性及抗性,种类间的差异对落叶松具有同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具有重要的木材生产与生态功能的兴安落叶松分布于我国夏季干旱强度和频度明显偏高区域,研究兴安落叶松自然干旱过程中水分指标特征,以期阐明该种水分应对策略。【方法】以自然生长的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在2012年5—9月生长季,于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内进行了减雨100%、减雨50%和对照试验,测定不同减雨条件下兴安落叶松枝条水势、针叶气孔导度、相对含水量,分析压力-容积曲线水分参数。【结果】测定期间兴安落叶松枝条中午水势由低到高依次为减雨100%、减雨50%、对照。减雨100%、减雨50%和对照兴安落叶松枝条中午水势季节变幅依次为0.81,0.68和0.54 MPa,前两者与对照样木中午水势之差最高值分别为0.49和0.37 MPa。3个处理样木枝条清晨与中午水势之差保持基本稳定,均约为0.71MPa。减雨100%和减雨50%样木针叶气孔导度较对照下降84%和79%,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升高140%和58%。减雨100%和减雨50%样木枝条相对含水量相似,平均较对照低7%。不同处理样木压力-容积曲线主要水分参数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短期干旱处理后,兴安落叶松能够通过降低气孔开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自身进行一定程度的渗透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清晨中午水势梯度和相对含水量。在等水/非等水行为连续体中,兴安落叶松具有近等水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楸树不同种质叶片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湖北襄阳楸树种质资源库内收集保存的100份不同种质的叶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叶柄长度的变异最大,叶宽变异居中,叶长变异最小.同时,不同种质在叶长、叶宽、叶柄长等指标间均存在丰富变异,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各性状的相关遗传参数进行估算,不同种源内各无性系间除山东种源的叶长性状、安徽种源的叶宽和叶柄长性状差异不显著外,其它种源的各性状间都差异显著.其中无性系叶片宽长比的重复力最高,达60%,其次是叶片长度,其重复力为46.17%.  相似文献   

6.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2种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落叶松防御物质单宁的诱导作用,利用喷雾处理和香草醛比色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2年生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诱导作用,及对其针叶内单宁含量变化的影响。喷施茉莉酮(ZJ)、茉莉酸甲酯(MJA)和茉莉酸(JA)后,2种树体针叶内单宁含量增加或减少波动明显,诱导作用可持续10~20天。茉莉酮对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变化的影响较茉莉酸甲酯和茉莉酸显著;但3种茉莉酸类化合物均明显影响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的变化。0.01mmol·L-1茉莉酮、茉莉酸甲酯和1mmol·L-1茉莉酸诱导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明显变化;0.01mmol·L-1茉莉酸甲酯和1mmol·L-1茉莉酸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变化影响显著。3种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的变化幅度高于长白落叶松。总之,喷施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能够诱导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系统增加或减少,并具持效性;2种落叶松对外源茉莉酸类物质的应激反应不同,兴安落叶松的应激反应强度大于长白落叶松。  相似文献   

7.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明 《内蒙古林业》2007,(11):21-21
近日,我们在莫尔道嘎地区发现几株垂枝兴安落叶松,枝条象少女的秀发,飘逸下垂。据专农鉴定,这是兴安落叶松的一个变型,其树姿美观,极具观赏价值,是一个很有培养前途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优良无性系的引种栽培试验,初选出适宜于山西省中山山地发展的6个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经对其遗传力测定,树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351和0.31;利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对其性状表现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日永8、日永85×长3、日永85×长4C、日永8×长12、日永11和日永85×长13。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的结果表明:经混合酶组预处理后的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得率最高。对提取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的预处理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为5、酶解时间为90min、酶解温度为50℃,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得率为1.70%。  相似文献   

11.
在15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内,选取不同虫头数的样枝,用尼龙纱做笼套枝,观察到落叶松鞘蛾幼虫自越冬后至化蛹,每头平均取食量为2.07±0.17个叶簇。根据测出的枝条长度与叶簇的关系,编制出不同失叶等级与虫口密度对应表。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的7个种源的26年生的兴安落叶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兴安落叶松种源生长、形质和结实进行方差分析及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研究。以超过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值为标准,最终选出乌伊岭、伊春友好和嫩江中央站3个种源为青山林场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了解和研究落叶松无性系开花结实规律,对我所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种子园第三区14个无性系的1401株母树作了初步观察研究,将所得到的结果分述如下: 一、种子园概况该园位于小兴安岭南部。第三区为1973年用2年生苗嫁接,1974年春定植。初植密度5×3米,顺序错位排列,定植时每株树施有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辽宁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对兴安落叶松鞘蛾食叶量的测定研究结果看出,该鞘蛾一头越冬幼虫平均取食针叶长度为184mm,危害针叶数量为25枚;在危害期间不同时间段的食叶量和危害量各异,开始取食后的前10d危害最大,食叶量和危害量分别占整个危害期的86%和94%。针叶被害率与虫口密度密切相关,当虫口密度为2.9、5.8、8.7头/10cm和11.7头/10cm时,针叶被害率分别为25%、50%、7  相似文献   

15.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冠层气体交换的时空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伟  毛子军 《林业科学》2007,43(11):43-49
在生长季定期测定兴安落叶松林主要组成树种兴安落叶松和白桦树冠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当年生枝针叶在8、9月份最大净光合速率在冠层间差异显著.8月份最高,从上至下分别为13.09、8.63和9.07 μmolCO2·m-2s-1.落叶松往年生枝针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季差异不显著,其平均最大净光合速率为8.22 μmolCO2·m-2s-1.在整个生长季白桦冠层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差异显著,从上至下,依次为17.56、13.01和9.58 μmolCO2·m-2s-1;白桦叶片、落叶松当年生枝针叶和落叶松往年生枝针叶的暗呼吸速率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冠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整个生长季中,白桦叶片、落叶松当年生枝针叶和落叶松往年生枝针叶的暗呼吸速率分别为0.47~1.40,0.83~1.46和0.68~1.63 μmolCO2·m-2s-1.2树种的暗呼吸速率与叶片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光照不相关.除白桦冠层上层叶片外,光合作用与生长季叶片温度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白桦和落叶松生长季的不同时期冠层气体交换是动态变化的,但变化式样具有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六盘山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无性系种子园经营现状的研究,对引种选优和子代苗期测定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分析了目前造成种子园低产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善子代测定工作,营建子代测定林,改良筹建六盘山华北落叶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并采取疏伐改造,人工辅助授粉,加强土壤管理,严防落叶松叶蜂等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低产改良。  相似文献   

17.
兴安落叶松不同器官中的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酮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但目前对兴安落叶松黄酮的研究很少.本论文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兴安落叶松黄酮动态变化的特征,并对黄酮与温度和光照的相关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对兴安落叶松不同器官黄酮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树皮,茎木质部,针叶和枝中黄酮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树皮(7.78%) >针叶(2.79%)>枝条(1.72%)>茎木质部 (1.19%).(2)树皮,茎木质部,针叶和枝中黄酮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各器官(树皮,树叶,树枝,茎木质部)黄酮含量对温度的依赖性并不相同.就树皮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黄酮的含量与温度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2=0.75).但其它器官黄酮含量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强;(3).随着季节的变化,黄酮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夏秋季节,含量是冬春季节的3-4倍.这种现象可能归因于夏季落叶松遭受的多种环境胁迫,例如紫外辐射,高温等可能促进了黄酮的积累.(4)不同高度和方向的针叶中,黄酮含量阳生叶比阴生叶多,上部叶比下部叶多,说明阳光辐射促进了黄酮的积累(R2=0.76).总而言之黄酮在落叶松抵御自然环境的胁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护落叶松免受高温和强光的伤害,但是不同器官的黄酮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苗期及幼林的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量观察和统计分析认为:两种落叶松子代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期速生,幼林仍保持较大的生长优势,优良家系生长更为突出。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8a生材积比原产地对照大28.6%,优良家系大51.5%。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4a生树高比原产地对照大33.9%,优良家系大65.0%;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主要生长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兴安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58%、0.62、0.64;长白落叶松树高、地径分别为0.88、0.89;子代再选择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兴安落叶松选择率为21.7%,材积遗传增益为32.8%。长白落叶松汪清和小北湖产地选择率分别为17.4%和35.0%,树高遗传增益分别为45.1%和33.7%;子代测定结果证明: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初级种子园质量优良,能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了云南河口和景洪2个试验点橡胶树无性系生长和叶片表型性状的差异,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环境下橡胶树无性系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的表型可塑性。以9个橡胶树无性系苗木为试材,分别测定了2个试验点内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长宽比、比叶面积和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无性系在单个试验点内生长和叶片性状等10个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或显著水平(P0.05);而2个试验点间茎粗、株高、叶长、叶周长和长宽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叶蓬数、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叶宽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河口试验点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长宽比均大于景洪试验点,而比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小于景洪试验点。在可塑性方面,河口试验点较景洪试验点生长量更大,叶片更长、更大,其中614和621两个无性系生长可塑性更强,272、551、553和621号等无性系在叶面积、叶长和叶周长等方面可塑性更强。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试验点苗木株高均与叶长和叶周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蓬数关系不显著;代表叶片大小的10个叶片性状在2个试验区内均呈显著正相关。系统聚类综合评价表明551、614和624号3个无性系在2个试验点生长表现较好、叶片较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嘎仙沟经营林场自然、经济、资源、市场、科技条件及兴安落叶松林分质量,按照《主要针叶造林树种子代遗传测定技术》、《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的要求,在完成嘎仙沟经营林场兴安落叶松林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提出良种基地的工程布局、技术设计及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措施,对兴安落叶松林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