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一大主要害虫,目前,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主要防治手段。当前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法生产白僵菌。我区目前年产白僵菌粉70—80万斤。由于白僵菌原粉体积大,不易干燥,含水量10—15%,故有效保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造成浪费,而在生产实际上,目前既无法准确测报虫灾发生面积,又不能不生产足够数  相似文献   

2.
1.本省安吉县东风林场连续六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生产实践以及放菌和养蚕的实际试验证明: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即使放菌的松林相邻桑园和蚕室,都未发现松毛虫的白僵菌和家蚕的自僵病有因果关系。东风林场六年来用5万余斤自僵菌粉防治了4万余亩次松林内的松毛虫,防治效果在75-90%以上。周围蚕桑社队距林地300-1000公尺,未见农民的家蚕因林场放了白僵菌而发生白僵病。余杭县长乐林场和鄞县天童林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是目前我国生产规模最大、应用面积最广、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生物制剂。近几年,全国每年用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面积约54万公顷,是南方各省开展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广东、广西和福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占整个防治面积有的高达70%以上。白僵菌虽然早在50年代就已在农林害虫防治上得到应用,但林业上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还是1970年林业部在广东新会县召开白僵菌防治现场会议之后,南方各省几乎都建有白僵菌厂,有的多达几十家,北方部分省也有的建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稀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加白僵菌9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少28.4%以上,幼虫僵白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树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河南省信阳市有马尾松林3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0%。占全省马尾松林的80%以上。他们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使马尾松毛虫发生周期从3年延长到4年-5年。八十年代末,他们在武汉大学病毒系两位教授的帮助下,开始采取白僵菌 CPV(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15年来,共防治马尾松毛虫近  相似文献   

7.
白僵菌大面积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结合多年来湖北省白僵菌大面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效果,分析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药剂处理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无论地面人工防治还是飞机防治,其效果都不错,平均达60%以上;菌药混配防效要好于单一的白僵菌施放效果.  相似文献   

8.
白僵菌油剂与溴氰菊酯混合超低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浓度白僵菌油剂与溴氰菊酯混合超低量喷雾防治马毛松毛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每hm^2使用量为1500mL白僵菌油剂、1.5mL2.5%溴氰菊酯时,48h内的死亡率为28.1%;在用量为6000mL白僵菌油剂、12mL2.5%溴氰菊酯时,48h内的死亡率高达94.4%。到松毛虫化蛹时以上两处理的总体防治效果分别为48.8%和99.6%。各防区的白僵率从7.5%—31.5%不等。与白僵菌油剂的用量呈相关性。结果表明,白僵苗与溴氰菊酯混合的防治是快速而持续控制松毛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灭幼脲与白僵菌混合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烯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省得.4%以上,幼虫僵虫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白僵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它具有效果好、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劳力、价格便宜、不污染环境、不杀害天敌、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1975年,我县高桥公社有6000亩松林严重发生松毛虫害,有的松针被吃光,有的新梢被吃掉,成片松林象火烧一样。公社党委坚持学理论,抓路线,深入发动群众大打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歼灭战,松毛虫受白僵菌感染死亡率一般为60-70%,高的达8O%以上,现在山上松针一片青,社员一致反映白僵菌就是好。作用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一定要掌握温、湿度。白僵菌发育范围较广,在10-  相似文献   

11.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达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12.
带菌活虫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13.
采用白僵菌Beauveria sp.、绿僵菌Metarrhizium sp.、粉拟青霉Paecilomycesfarinosus、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sandiego、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对淡翅黎丽金龟Blitopertha pallidipennis Reitter进行致病力测定和苗圃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AB菌株和球孢白僵菌YB菌株室内致病率60%—83.3%,苗圃防治效果67.6%—86.6%;芜菁夜蛾线虫室内致病率98%,苗圃防治试验校正虫口减退率87.5%;绿僵菌室内致病率13.8%;苏云金杆菌室内致病率58.8%,苗圃防治效果3.4%;粉拟青霉不致病。  相似文献   

14.
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目前普遍推广使用的一种方法,具有防治费用低,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当前生产白僵菌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用此方法生产的白僵菌原粉体积大,含水量高,有效保存期一般只有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变质失效,造成浪费。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试制了“GF——80型白僵菌孢子吸附粉碎机”。该机既能粉碎白僵菌原粉,  相似文献   

15.
一、对白僵菌应如何评价我省从1976年开始土法上马,建立白僵菌厂,到目前为止己建菌厂11座,共生产白僵菌1600余吨,防治松毛虫283万多亩。朝阳地区6县18个林场83个乡,1976—82年共防治松毛虫157万亩,平均杀虫率达70%以  相似文献   

16.
化学农药对卵孢白僵菌Beauveriabrongniarti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对蛴螬毒杀剂量筛选的研究试验表明,60%3911、50%辛硫磷和对硫磷乳油使用浓度>50ppm时,白僵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受到明显的抑制。2%林丹颗粒剂使用浓度<10000ppm对白僵菌无明显影响。3.5%的3911颗粒剂同白僵菌在苗床上分层施用,防治淡翅黎丽金龟BlitoperthapalidipennisReiter幼虫,效果达98.6%,比单独使用3911防治效果提高18.6%。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森防工作“四个转变”,力争2001年有新突破,玉林市森防站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上,重点抓了从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转变。玉林市历年来有使用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传统,白僵菌防治作业面积一般达到年防治作业面积的90%以上。但因受气候和白僵菌自身生理特性的影响,白僵菌使用一般只限于越冬代和第一代松毛虫防治使用,第2~4代由于气温高、湿度低,防治效果较差,只能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虽然能收到较好的当前防治效果,但常常会出现虫死光、天敌灭、生态受损、虫灾不断…  相似文献   

18.
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但采用飞机喷菌液大面积防治松毛虫还是少有。为了摸索在南京地区使用飞机喷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经验,我们于1979年4月9日在紫金山东部松林区进行飞机喷施白僵菌液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一、供试菌粉:安徽省来安县长山林场生产的白僵菌,每克含活孢子47亿。 二、菌液配制:每架次使用200斤菌粉+200斤水喷前进行浸泡过滤并加入0.1%洗衣粉。 三、飞行方式:在试验区四周及中间插信号旗,使用运五型飞机自东向西依次飞行喷药,每架次喷布面积约180亩,共6架次,防治1000余亩。  相似文献   

19.
<正> 将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is)Vuill]孢子粉与油剂混合,用飞机或地面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防治实践表明,孢子粉比混合粉剂便于包装、贮藏和运输,且防治成本低。我所1979年开始试验用机械分离法从白僵菌原粉中提取孢子粉。经过两年的试验,于1981年春生产出第一批含量为1,200亿/克的孢子粉。同年2月由省林业厅组织在阳江县用这批产品进行了飞机和地面超低容量喷洒白僵菌  相似文献   

20.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有特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马尾松毛虫多发生区域,全区平均每年发生面积300多万亩,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为了防治马尾松毛虫,广西推广应用白僵菌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的成灾和危害,减少了虫灾造成的林木损失。广西生产和使用白僵菌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初年代就开始了白鹰菌生产和用它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1970年后,随着林业部应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广西发展更快。从1971年到1995年、全区累计生产白僵菌原粉452万公斤,平均每年生产17.38万公斤,使用白僵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