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园林规划建设过程,植物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它能够给园林带来多种效益。长时间以来,园林工作者都致力于管理与设计植物工作。本文立足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现状,分析了园林植物群落基本内涵以及园林植物群落设计要点。以期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工作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是园林规划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它可以为园林创造出艺术观赏、空气净化、安全防护、经济价值等多方面的效益,植物的设计与管理一直是园林工作者的重点任务。本文以园林植物的群落设计为主题,从含义以及鉴定两个方面对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植物群落优化设计的原则与几点措施,以求为提高植物群落设计的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科学地评价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质量,以北京17个园林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从自然度和景观美学指数两方面以植物群落组成、植物群落活力、干扰程度、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群落风景要素和植物配置要素等6个二级指标、植物群落地域特色、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天然更新幼苗数、植物群落郁闭度、人类活动、自然灾害、植物群落层次、直径分布、季相变化丰富度、观赏特性丰富度、植物群落与整体环境协调性、植物群落的景观地带性特色、植物生活型结构丰富度、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生长势17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北京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综合得分在0.35~0.71之间,评价等级多集中在Ⅱ级、Ⅲ级,这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文中最后建议用近自然园林的理念来营造园林绿地、加强对乡土植物物种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植物群落的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植物群落概念如何逐步应用与城市园林绿地发展过程的分析,探讨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以及园林植物群落鉴定所面临的问题,说明园林植物群落概念把握及合理应用的重要性。探讨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发展,提出了规范技术定位、确立园林植物群落单位、细化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注重环境效应和背景,构建园林植物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景观植物群落生态设计进行了深度探讨,阐述了景观植物群落生态设计的概念,原则、类型和方法。通过说明景观植物生态建设所产生的效益,阐明了景观植物群落生态设计在当前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景观植物群落生态设计进行了深度探讨,阐述了景观植物群落生态设计的概念,原则、类型和方法。通过说明景观植物生态建设所产生的效益,阐明了景观植物群落生态设计在当前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园林树木是构成园林风景的主要植物材料,也是发挥园林绿化功能、效益的主要植物群落体。在园林风景中,乔木如骨架和主体,直接表达设计的主题;灌木则为肌肉和副体,丰满主题的形象;藤木就是筋络和支体,连接和补充设计意念,完善整体。植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在植物配置上要考虑自然条件的限制,选择适宜树种,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8.
森林公园以原有植被为基础,以植物设计为主要工作,营造自然的园林氛围。通过对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景观空间。分析发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的树种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各层间分化清晰,树种种类丰富。在植物配植方面,公园以生态为出发点,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突出季相特征。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空间的具体分析,研究植物与道路、水体空间的关系,希望对今后森林公园植物配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植物群落在城市园林之中的应用开始分析,阐述了园林植物群落的含义。对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对设计技术提出了合理、明确的定位,将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细化,将设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  相似文献   

10.
以位于暖温带极端干旱区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为研究地点,选择了表现5种植物景观构成特征的典型荒漠植物群落(半开敞空间、垂直空间、完全封闭空间、覆盖空间和开敞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HP法建立了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并对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群落景观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形态、色彩搭配、物种多样性、物种适应性和乡土特色是影响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这5种类型植物群落的景观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森林公园以原有植被为基础,以植物设计为主要工作,营造自然的园林氛围。通过对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景观空间。分析发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的树种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各层间分化清晰,树种种类丰富。在植物配植方面,公园以生态为出发点,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突出季相特征。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空间的具体分析,研究植物与道路、水体空间的关系,希望对今后森林公园植物配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济南千佛山公园10种园林植物群落为试验样地,通过记录2016年6—8月的9场实际降水量,测定和分析植物群落雨水截留功能相关的因子:树冠叶面积指数、林冠穿透雨率、叶片持水量,林地枯落物厚度、单位面积积蓄量、持水量、土壤孔隙度等,分析各种植物群落的雨水径流截留能力。结果显示:试验样地中具有多重覆盖分叉枝叶的柏类植物群落,其雨水径流截留功能优于阔叶类植物群落,适合作为园林的基调树种;黄栌、国槐、刺槐的单乔植物群落在阔叶类树种中具有较强的雨水截留能力,且是济南地区的秋色叶观赏树种、乡土蜜源植物,可在植物配置中作丛植点缀。研究结果能为提升园林植物群落的雨水截留能力,抑制暴雨径流,平抑极端降雨事件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威胁,合理选择树种和科学设计群落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短地叙述了我国园林植物艺术配置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我国园林已进入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用生态学观点进行植物配置和融游赏于生态环境之中的阶段.作者着重于植物群落景观,列举了草原植物、高山草甸、五花草塘等十四种可资借鉴或已被借鉴的天然植物群落景观,并进一步分析了群落结构与景观效果的关系,指出用植物生态群落观点造景与植物艺术配置的指导思想是吻合的,认为植物生态群落景观的多姿多彩完全可以独立成景,植物作为主角出现在我国园林中的时代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4.
昆明世博园内万春园、明珠苑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中代表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北京万春园,代表中国现代园林的上海明珠苑中的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季相的调查与分析.万春园共有植物27种,分属于17科、22属;明珠苑共有植物36种,分属于26科、32属.万春园园林植物水平配置以自然式为主;明珠苑园林植物水平配置以规则式为主.乔、灌、花草成层形成两个展现园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明珠苑中还有建筑物垂直绿化结构.万春园园林植物群落季相变化明显而明珠苑园林植物群落季相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具体园林绿地群落鉴定中如何落实植物群落理论概念以及植物群落性质的悖论体现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把握概念以及适宜应用的重要性。对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实践技术发展提出明确合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构建节约型园林。选用抗旱节水型植物是节水型园林的基本途径-减少耗水量大的草坪、为栽植地创造多荫环境、选用抗旱耐阴植物。应用易栽培植物是节约型园林的可行之路,这类植物对土壤条件适应强、要求宽泛,移植成活率高,抗虫性强。应用粗养护型植物-自播能力强,不需要经常修剪,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乡土植物和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是体现地方特色景观的最终出路,也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列举了一些在节约型园林中有应用前景的植物。  相似文献   

17.
郭春华  刘小冬  余盘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64-10967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植物群落学原理与统计学方法,对广东四大名园中植物物种组成,乔、灌木层群落的数量特征,植物观赏特性与景观季相变化,以及植物文化与造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岭南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维护和改进提供科学数据,为现代园林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玉溪聂耳公园园林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玉溪聂耳公园绿地的园林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园林内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特征,分析了植物的多样性及其配置,提出了群落结构组成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园林绿化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园林学内容、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概括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概念和作用,阐述了园林与绿化的内在关系,系统地探讨了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造景、植物配置、植物群落构建、良种选育、培育管理等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利用植物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群落的搭配。而植物生态学原理中的他感作用是植物群落间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植物应用中注意植物间相生相克关系,合理安排园林植物布局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