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四平地区很多土壤为盐碱地,改良盐碱土是土壤治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全地区开展盐碱地的治理以取得明显效果,现就柳条乡吉兴村多年积造农家肥改良盐碱地实现粮食效果作一总结,这个村玉米产量由过去3700kg/hm2,增加到7500kg/hm2;人均收入由过去的800多元,增加到3000元。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双辽市柳条乡吉兴村多年积造农家肥改良盐碱地收到较好的效果,玉米产量由过去3 700kg/hm2,增加到7 500 kg/hm2;人均收入由过去的800多元,增加到3000元。  相似文献   

3.
磷石膏对盐碱地改良效果及对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效果及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以施入磷石膏3 000 kg/hm2处理最高,为10 881.63 kg/hm2,较不施磷石膏处理增产4.96%,但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施入磷石膏后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0.1~7.4 g/kg、速效氮5~26 mg/kg、有效磷1~2 mg/kg、速效钾含量8~32mg/kg。可显著降低耕层pH 0.04~0.46。脱盐效果明显,施入磷石膏3000~4500 kg/hm2的处理,水溶性盐的含量降低到了1 g/kg以下。通过土壤脱盐,释放出了土壤中被固定的各种养分,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达到改良风沙土盐碱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菌糠改良土壤孔隙度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菌糠为底肥,以种植玉米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菌糠不同施用量(0、2 500、5 000、7 500和10 000 kg/hm2)对土壤孔隙度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菌糠改良土壤孔隙度效果良好,随着菌糠施用量由0增加到10 000 kg/hm2,土壤孔隙度由40.0%增加到54.8%,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该土壤上种植的玉米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高,施用香菇菌糠改良粘黄土土壤孔隙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品种先玉33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对盐碱地土壤养分和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显著降低了盐碱地土壤的全盐量、土壤pH,促进玉米对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吸收。玉米全生育期缩短5~8 d,显著提高盐碱地玉米的株高、穗长、穗粗和百粒重。其中凹晶材料45 t/hm2一次性铺设的折合产量为7 868.1 kg/hm2,较不铺设凹晶材料增产2 877.4 kg/hm2,增产率57.7%,可作为未来盐碱地改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宁夏前进农场碱化土壤改良及水稻合理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土壤测试、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前进农场碱化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脱硫废弃物和糠醛渣改良碱化土壤的效果以及碱化土壤水稻合理施肥技术.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肥力水平低下,脱硫废弃物和糠醛渣配合施用对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水稻增产效果明显,其中氮肥效果最为明显,磷钾肥次之.同时,制定了该地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总结提出适宜于该地区碱化土壤改良及水稻合理施肥技术:脱硫废弃物22.5~30 t/hm2、糠醛渣15 t/hm2、有机肥30 t/hm2、氮肥(N)180~195 kg/hm2、磷肥(P2O5)90~120 kg/hm2和钾肥(K2O)45~90 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水稻施用"桂绿"牌绿源土壤调理剂,探讨其对玉林地区水稻田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桂绿"牌绿源土壤调理剂具有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的效果,使水稻千粒重增加2.2 g,理论产量提高3 351.3 kg/hm2,平均增收10 053.9元/hm2。  相似文献   

8.
改良剂对甘肃引黄灌区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土壤改良剂在甘肃引黄高扬程灌区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表明,8种盐碱地改良剂对油葵都有增产效果,增幅1.26%~26.36%。丹路菌肥增产效果最好,达3 594.7 kg/hm2,较不施改良剂增产749.8 kg/hm2。丹路菌肥、丹路菌剂和腐殖酸改良剂对土壤全盐含量的影响较小,施用其余改良剂均增加了土壤盐分;磷石膏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最明显。磷石膏和糠醛渣增加了土壤中的SO42-和Ca2+含量。总的来看,施用糠醛渣和磷石膏的投入成本最低,纯收益和产投比却最高。  相似文献   

9.
新型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型土壤盐碱地改良剂乙酰葡萄糖对山西省怀仁县的苏打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乙酰葡萄糖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为今后山西省盐碱地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盐碱地改良剂后,土壤p H值、SAR、CO32-和HCO3-与对照相比都降低;土壤有机质、有效钾、苗期株高以及百粒重均增加。施用1500 kg·hm-2乙酰化葡萄糖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900 kg·hm-2乙酰化葡萄糖与猪粪和牛粪混合施用改良盐碱地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新型盐碱地土壤改良剂乙酰化葡萄糖是一种对山西苏打盐型盐碱地有效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丹东地区酸性土壤面积较大,制约着烟草的生长与产量的提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改良剂白云石粉、生石灰、炭基复合肥、秸秆碳化粉对丹东地区酸性土壤的pH值改良效果以及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丹东酸性土壤施用1 200 kg/hm2的白云石粉对土壤pH值影响最为显著,土壤pH值比耕前升高0.68,烟株农艺性状得到改善,其株高118 cm,比对照高14 cm,茎围11.9 cm,比对照多0.6 cm,叶面积2 296 cm2,比对照多206 cm2,产量1 597.35 kg/hm2,比对照高431.85 kg/hm2,产值28 672.43元/hm2,比对照多8 637.48元/hm2,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显著改善了烟叶评吸品质;对土壤改良效果其次的是生石灰1 200 kg/hm2+硫酸镁75 kg/hm2处理,株高115 cm,比对照高11 cm,茎围12.3 cm,比对照多1 cm,叶面积2 171 cm2,比对照多81 cm2,产量1 570 kg/hm2,比对照高405.15 kg/hm2,产值23 653.99元/hm2,比对照高3 619.04元/hm2,表明生石灰+硫酸镁也是一种较好的酸性土壤改良方案;其他改良方案对土壤也有改良作用,但不如上述2个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置3种秸秆腐熟剂催腐试验,评价不同种类腐熟剂的使用效果,为提高秸秆还田率,改良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科学利用秸秆提供技术支持。试验表明:在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秸秆腐熟剂可显著加快秸秆腐烂速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5.2 g/kg,改良土壤结构,增产339.60~819.30 kg/hm2,增加效益882.96~2 130.18元/hm2。  相似文献   

12.
周建  杨立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95-5098
为探索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及植物特性的影响,试验测定了土壤改良剂处理后土壤pH、广玉兰与白玉兰的株高生长速率和地径生长速率及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硫磺1 500 kg/hm2加硫酸亚铁500kg/hm2处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试验的所有处理改良效果的大小排序依次为硫磺1500 kg/hm2加硫酸亚铁500 kg/hm2处理、硫磺1 500 kg/hm2加硫酸亚铁250 kg/hm2处理、硫磺3 000 kg/hm2处理、硫酸亚铁500 kg/hm2处理、美地那土壤活化剂75 kg/hm2加腐殖酸25 kg/hm2处理、硫磺1 500 kg/hm2处理、硫酸亚铁250 kg/hm2处理;并且硫磺1 500 kg/hm2加硫酸亚铁500 kg/hm2处理对广玉兰与白玉兰的株高和地径的相对生长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硫磺1 500 kg/hm2加硫酸亚铁250 kg/hm2处理与硫磺1 500 kg/hm2加硫酸亚铁500 kg/hm2处理的植株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硫磺改良盐碱土的微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硫磺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以不施肥(CK0)、施N、P(CK1)、施石膏(CK2)为对照,在施入N、P的基础上,分别施入75,150,225 kg/hm2硫磺,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硫磺对宁夏平罗和陕西渭南地区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含量及pH值和EC值的影响。【结果】盐碱土施入硫磺后微生物活性显著提高,微生物含量和种类均明显增加,pH值降低,EC值增加。硫磺对宁夏平罗碱性较大盐碱土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陕西渭南地区碱性较小而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结论】硫磺对盐碱土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且对碱性较大的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中施用脱硫废弃物能够改善玉米的生长发育,即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和产量,以秋施15 000 kg/hm2和春施7 500 kg/hm2脱硫废弃物效果较明显.同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玉米后,增加耕层土壤的总盐含量,且使盐分组成明显发生变化,SO42-、Ca2+、Mg2+增加,HCO3、K+、Na+减少,土壤中的Na+明显降低,说明施加脱硫废弃物有利于土壤中交换性Na+的代换,从而降低Na+导致的危害;土壤pH和中微量元素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年来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的研究进展,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耐盐植物反应等方面,分析盐碱地障碍因子消减的改良效果.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在土壤全盐、碱化度、孔隙度、胶体离子代换量、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植物成活率、根系活力、光合及水分利用效率、产量与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适宜用量为22 500~37 500 kg/hm2,与土壤碱化度、改良土层深度、土壤容重等有关;使用时,应与土壤改良剂、有机肥、耕作措施、灌水、种植作物选择等化学、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大安市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48-19150
[目的]探寻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试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结果]建立水田土壤施肥量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主效应与产量关系的分析,得到苏打盐碱土水田土壤最佳产量施肥量为:纯N 175 kg/hm2,P2O5 137/hm2,K2 O 50 kg/hm2,ZnSO4 32 kg/hm2。分别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和硫酸锌计算,折算肥料用量为813 kg/hm2。[结论]该研究为苏打盐碱地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1技术概述河北省滨海地区有将近960万亩的盐碱地,经过适度土壤整理改造,可增加植棉用地500万亩左右。根据盐碱地含盐量程度不同,采用工程治理(修筑台田)、微工程治理、以及配套农艺措施,可实现在盐碱地上亩产籽棉200~250 kg的目标,对河北省稳棉增粮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技术要点2.1盐碱地工程改良措施。对于轻度盐  相似文献   

18.
严建辉 《农学学报》2019,9(11):17-20
为研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黄泥田花生产量和土壤酸化改良的影响,通过在黄泥田种植的花生上分别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和1500 kg/hm2加常规施肥处理与不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加常规施肥处理对比,以研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花生产量以及土壤酸化改良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花生产量分别增加16.8%和10.1%,纯收入分别增加1750.0元/hm2和900.0元/hm2,花生的各项农艺性状也得到提高。施用不同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土壤pH分别提高了0.8和0.5。本研究结果为黄泥田花生增产和土壤酸化改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新疆兵团土壤盐渍化现状问题,2015?2017年基于盐碱地划分标准设计了盐碱地分类面积表、盐碱地化学类型表、不同程度盐碱地生产状况表和盐碱地改良状况表等4份调查表,对139个团场进行盐渍化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兵团盐渍化农田面积约为53.1万hm2,占总播种面积(120.2万hm2)的44%,盐渍化耕地中约23.2%为原生盐渍土,76.8%为次生盐渍土;硫酸盐型、氯化物型、苏打型和碱土型盐渍化耕地的面积分别为16.19万、5.85万、20.65万、10.41万hm2,分别占兵团盐渍化土壤面积的30.5%、11.0%、38.9%、19.6%。次生盐渍化普遍造成作物减产,化肥和有机肥投入量随着盐渍化加剧而增加。目前,盐碱地治理的方法有水利改良、农业改良、生物治理和化学改良,但是不同改良方法的改良效果差别较大,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改良效果较好。为防治土壤盐渍化,需建立兵团耕地质量数据库和兵团盐渍化农田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联合疆内外高校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河套地区盐碱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河套地区盐碱土壤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烟气脱硫废弃物对盐碱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效果,盐碱土壤的理化性状有所改善,向日葵的产量大幅增加;烟气脱硫废弃物的施用量以1.76t/hm2改良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