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北方牧业》2013,(13):26
1治兔感冒1.1葱醋汁液治疗法取干大葱50克,切碎后用100克食醋浸泡12小时,即可取其汁液给患兔灌服。每只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1.2苏打溶液治疗法将苏打用凉开水配成6%的苏打溶液,取其溶液给患兔滴鼻。每只兔每个鼻孔每次滴入1~2滴,每隔3小时滴鼻1次,连用2日。2治兔痢疾2.1烧大蒜治疗法用紫皮大蒜埋入柴炭火中,烧熟剥皮捣碎后,每次用50克拌少量饲料饲喂患兔。2.2芝麻糖治疗法取芝麻、白糖  相似文献   

2.
酒蒜液治兔病 取大蒜 2 5 0克捣烂后置于 5 0 0克白酒中 ,密封浸泡 1 5天 ,即成酒蒜液。此液能治疗家兔胃肠炎、副伤寒、痢疾、球虫病、感冒以及巴氏杆菌病等。其用法是 :取酒蒜液 5~1 0毫升 ,兑水 2 0毫升灌服 ,每天两次 ,连用 4~ 5天。另外 ,家兔若有皮炎 ,也可用此液涂搽。治兔干爪病 取 2 0 %杀灭菊酯乳油 1毫升 ,加在 1千克凡士林里 (植物油、柴油或液石蜡也可 )搅拌均匀。将病兔脚部的被毛剪去 ,清除痂皮后涂搽该药。一般一次即愈 ,个别严重者七天后再搽药一次。治兔便秘 取蓖麻油 5~ 1 0毫升 ,内服 ,连用 1~ 2次。红糖水治家…  相似文献   

3.
<正>1治羊肺炎生石膏5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候温倒入蜂蜜120克调匀,给病羊1次灌服,每日1次,连用5~7天,对羊初期肺炎有很好的疗效。2治羊痘香菇30克、白糖5克,水煎,候温灌服。大羊25毫升,小羊20毫升,病情严重者适当增加用量,每日3次,连用3~5天.3治羔羊腹泻取大蒜瓣20~30克,剥皮、洗净、捣烂,用水灌服,每日2次,连用3天。  相似文献   

4.
<正>1.兔伤风感冒。取大蒜1瓣捣烂,放入开水中浸泡半天,取汁洗鼻;或一枝黄花、紫花地丁、金银花各5克,煎汁喂服,连服两剂。2.兔胃肠炎。大蒜茎用火烧成炭碾细备用。幼兔每次服1.5~2克,成年兔每次3~4克,每日3次,连续两天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①大蒜300克捣烂,加入350—400毫升白酒,封浸15—20天。用时取1份浸汁加3份凉开水灌服。每兔5—10毫升,每天2次。②大蒜捣烂水调成汁,每兔灌服1—2瓣,每天2—3次,病轻者可拌在饲料中喂饲。③大蒜烧存性研末,每兔每次内服0.5—1克,每天1—2次。  相似文献   

6.
瘤胃臌气 1.在60克碱面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另取植物油500毫升与其进行充分混合,一次灌服。 2.取大蒜30克去皮,捣烂成泥状,加入食醋500毫升充分混合,一次灌服。 3.食盐30克,碱面30克,加适量清水灌服。 4.食醋 300~400毫升,植物油 100ml,明矾 50克,均匀混合,一次灌服。 5.将煤油 120 毫升和适量的清水混合,一次灌服。  相似文献   

7.
1、治兔感冒①鲜薄荷全草10克、生姜1片、水煎灌服,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②桑根皮20克,水煎喂服。③一枝黄花5克、紫花地丁10克、金银花15克、青蒿20克,混合煎水内服,连用2剂。④兰花参10克、红糖适量,水煎内服,每日2次,每次每只10—12毫升。⑤大蒜5—10份捣烂,加水90—95份浸泡半天,取出浸出液洗鼻,每日2—3次,效果良好。2、治兔流涎将尿缸上的尿垢(尿碱)刮下晾干备用,将尿垢研成粉末,投入病兔口中任其咀  相似文献   

8.
把大蒜磨碎,用1份大蒜与4份水相混合,给患鸡每天灌服4~5次。取蜂胶20克,溶解于100毫升95%的酒精中,每只鸡投服1.5毫升,每天1次,连用2天,就能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9.
羊患了臌胀病,可采取以下五种土方进行治疗:(1)取干烟叶10~15克,植物油100~150毫升,先将植物油烧开,再将烟叶放入油中炸5分钟,取出后去渣待温,给羊1次灌服。(2)瓜籽油120毫升,干红辣椒20克,先将油烧开,再将辣椒放入炸4分钟,再加食醋50毫升,去渣待温后给羊1次灌服。(3)石灰30克,豆油100毫升,先将油烧开,再加石灰搅拌,去掉沫后待温给羊1次灌服。(4)小苏达30克,加水溶解,放入100毫升豆油混合后,给羊1次灌服。(5)大蒜70克,萝卜籽20克,菜籽油120毫升,先将大蒜捣成泥状,萝卜籽捣碎,加入菜籽油混合均匀,给羊1次灌服。治疗羊臌胀病的土方@李长林$…  相似文献   

10.
<正>1猪胆治猪、牛、羊癣:取鲜猪胆2个备用,鲜桃叶500克捣烂,加煤油250克搅匀,用纱布包好挤出药液,再与猪胆汁混匀,涂患处,每日2~4次,4~5天可愈。治牲畜四肢扭伤:取菜豆树(又名牛尾树)皮、算盘子鲜叶适量捣烂,加4只鲜猪胆汁,放入铁锅炒热后敷患处并包扎好,每日换药1次,4~5次可愈。治母猪产后不食:取猪胆1个,加醋80~100毫升,煮开后给母猪灌服,每天1次,可使母猪在短期内提高食欲。治猪、羊消化不良:取猪胆1个,大蒜15克捣烂,加入一些绿豆粉混合均匀,制成杏核大小的药丸,猪、羊每天喂2次,每次1丸,3天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物保健》2004,(7):51-51
1.母畜无乳或泌乳不足。取丝瓜络250克,剪为小块,煎汤令母畜自饮,每天2次,连用数天;或将活鱼虾1000克煮汤,加黄豆1000克磨汁后混合喂服;或鸡蛋4个、花生仁250克,加水煮成花生鸡蛋汤,每天喂2次,连喂2天,猪最适用此法;或红糖200克、黄酒250克、鸡蛋1个,拌入饲料饲喂,连喂3~4天。2.母猪不孕症。母猪不发情,将生鲜韭菜捣成泥状后放入母猪阴道内12~15厘米深处即可,每天2次,2~3次最佳。3.牛百叶干。取鲜干萝卜2.5~4公斤,切碎捣烂加猪肉250~300克。1次喂服即愈。4.仔猪白痢。取生大蒜450克捣碎,加入食醋700毫升,密封浸泡4小时,再加水300毫升稀…  相似文献   

12.
<正>1治牛有机磷中毒取绿豆1000克磨浆,加烧熟的大蒜头去皮与鸡蛋20个,醋250毫升,调匀后共服。一次见效。2治牛肠炎性腹泻方一用大蒜子200克,明矾、生姜各30克,百草霜、食盐  相似文献   

13.
1.兔中暑。金银花、夏枯草、金棘草各10~15克,水煎内服。2.兔胃肠炎。大蒜2~4克,捣碎内服,每日1次,连服2天。或1份大蒜加5份水,捣成汁,每日3次,每次5毫升。  相似文献   

14.
幼兔由于消化机能不健全,容易发生臌胀病,尤以1~3月龄的幼兔易发。如不及时治疗,易发生死亡。 治疗方法:凡得了臌胀病的幼兔,应立即停喂霉烂变质或青绿饲料,并及时进行治疗。1.大蒜5克,捣烂成泥,加食醋15毫升,一次灌服;2,大黄苏打片,每次2片,每日服2次,初食兔减半饲喂;3.乳酸菌素片或硅酸银片,3月龄兔1片,月半兔喂半片,每日2次;4.食母生、乳酶生各2片,初食兔减半每日2次;5.如兔伴有腹痛时,可灌服硫酸阿托品片1片,10分钟后再服多酶片1~2片,果导片1~2片;6.蜂蜜15毫升,蒸过的  相似文献   

15.
1防治鸡白痢 使用醋浸大蒜液对鸡白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治愈率可达96%以上.具体方法是:取20克大蒜去皮后捣烂,用100毫升食醋浸泡1~2周.使用时加4倍的水稀释,按每只鸡每次0.5~0.8毫升的用量给鸡滴服,每天3次,连续滴服3~5天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12,(24):26
<正>兔拉稀取大蒜200克去皮捣碎,加500克白酒,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大蒜酊,用其喂兔,一次2毫升,连用2~3天即可。兔肚胀病石菖薄、青木香、野山楂各6克,橘皮10克,神曲1块,加水煎服,每剂药供两只兔服用。兔球虫病黄柏、黄连各6克,黄芩15克,大黄5克,甘草8克,共研细末,早晚各服2~3克,连用3~5天。兔疥癣病  相似文献   

17.
1感冒治疗方法有四种:(1)桑根皮或嫩桑枝10克,加水煎服,每日2~3次.(2)将大蒜捣烂浸泡12小时,取浸液洗鼻,一天数次.(3)链霉素50万单位,用蒸馏水5毫升稀释,滴鼻,每日3次,每次3~4滴.(4)喂安乃近、维生素,成年兔各1片,幼兔各1/2片,拌入饲料让兔采食,每天早晚各1次.  相似文献   

18.
1、腹泻:木炭末拌料饲喂。 2、便秘:芒硝5克或植物油20毫升灌服,幼兔减半。 3、伤食:麦芽5克煎服。 4、膨胀:柚子皮适量煎服。 5、痢疾:大蒜捣碎浸油,2周后过滤去渣加4倍温开水灌服。 6、疥癣:醋500克加烟叶30克,蒸煮取汁涂患部。 7、球虫病:大蒜、洋葱捣汁灌服或切碎拌入  相似文献   

19.
1 治禽出败。在本病流行时 ,用大蒜加醋少许 ,拌料饲喂 ,能预防禽出败 ,减少死亡。2 治雏鸡白痢杆菌。方一 :用 1份捣烂的大蒜加 5份洁净清水 ,制成2 0 %大蒜汁 ,每只病鸡滴服 0 5~ 1毫升 ,每天 3~ 4次。大群治疗时 ,可用大蒜汁拌料喂给 ,不仅疗效好 ,还能增进食欲 ,促进雏鸡生长。方二 :大蒜 3瓣、牡蛎粉 1克捣烂混合后 ,为每只鸡 1日用量 (2~ 3次灌服 )。方三 :大蒜 3瓣 ,姜 3片 ,花椒 8粒 ,开水浸泡 ,候温灌服。3 治雏鸡嗉囊空虚。可灌服大蒜泥 (汁 ) ,或填服大蒜块 5~ 1 0克 ,然后再强行填喂部分颗粒饲料 ,每日1次 ,连用 3日可愈…  相似文献   

20.
1.大蒜。大蒜中含有丰富的蒜辣素,它具有杀菌、健胃、止痢止咳和驰虫功效,町治家兔肠炎、腹泻、肺炎、消化不良、流行性感冒、球虫病等多种疾病。用法:大蒜去皮后取250克捣烂,加水500兜,浸泡7天后即可使用,每只兔每次3~5毫升,每日2次,连用3~5天。也可将大蒜捣成泥状,拌入饲料中直接喂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