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八讲:细菌性烂鳃病与鳃寄生虫病的区别和防治技术 鳃病是养殖鱼类常见的疾病,烂鳃病的病原体有可能是细菌直接感染,也有可能为寄生虫侵蚀鱼鳃,造成鱼鳃组织的破坏,继发性感染细菌,造成细菌性烂鳃病的假象。两者尽管外部特征相似,但治疗方案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二) 真菌性鱼病的防治 1.鳃霉病 症状:由鳃霉菌侵入鱼鳃部而引起。病鱼鳃瓣失去正常鲜红而呈现粉红或苍白色。随着病情的发展,菌丝不断向鳃组织里生长,破坏了鳃组织,堵塞血管,呼吸机能受到了严重的阻塞。鳃霉病的出现,往往是急性型,从发现病原体时起,如环境条件适宜,在1~2天内,即可大量繁殖,出现爆发性的急剧死亡。 流行情况:本病在广东、广西经常出现,江苏、湖北、浙江也有发现。从鱼苗到成鱼都可感染,尤其是鱼苗受害  相似文献   

3.
魏建辉 《广东饲料》2002,11(1):37-38
1烂鳃病病原及症状1.1细菌性烂鳃病因:细菌性烂鳃一般都是由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Columnaris)感染引起。病状:发病初期,鳃上分泌大量的粘液,呼吸困难。因此,可以看见鳗鱼在水车、增氧机、岸边游动、聚集。随着病情的发展,轻压鳃部有大量污物或淡红色血水流出,剪开鳃盖可见鳃瓣充血缺损,有无数菌体聚集形成柱状菌落。有的病鳗肝脏颜色变浅,肠道充血。1.2寄生虫性烂鳃病因:由多种车轮虫、杯体虫、斜管虫、指环虫、两极虫等寄生虫感染引起。病状: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鳗鱼活力低,采食量下降,离群独游,鳃丝分泌大量…  相似文献   

4.
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烂鳃病是草鱼养殖过程中发生最频繁,危害严重,较难治愈的疾病。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呈现发病快、死亡迅速、继发性感染能力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现状、病原以及发病条件,并通过分析感染鱼体的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药物敏感性,对该病提出治疗和预防思路。  相似文献   

6.
嗜水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是淡水鱼类主要致病菌,能引发鱼多种疾病,包括烂鳃病、出血病、体表溃烂等.本试验对草金鱼分别浸泡和注射感染以上两种菌,观察添加不同组分的中草药添加剂对这两种致病菌是否有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大加三组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预防效果最好,三黄散组对柱状黄杆菌感染预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05,(5):29-29
一、鱼波豆虫病1,症状 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在夏季水绿鱼肥时节,是鱼寄生虫病和出血病的高发病季节,由于水面大,费用高,防治难度也大。1寄生虫类型1.1中华鱼蚤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名鳃蛆病。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中华鱼蚤病分布广,  相似文献   

9.
虾黑鳃病由弧状杆菌(vibrio spp)引起,主要是虾塘有机物过多,导致病菌繁生,感染虾体,造成组织病变,加之聚缩虫等寄生所致.饲料中Vc缺乏也是引起该病的原因之一.患病虾体鳃部堵塞或糜烂,影响鳃丝组织的正常功能,使氧气交换量受阻,出现浮边、爬边的现象,虽然不会引起大量死亡,但可导致摄食量下降、生长减慢、饵料系数升高,严重时诱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引起大量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1细菌性烂鳃病(1)病原。鱼害粘球菌,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稍弯。(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居,不吃食。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病情严重的时候,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鳃组织出血、腐烂。由于鳃组织受到破坏,致使呼吸困难,引起死亡。草鱼鳃瓣感染了粘球菌后,引起的组织病变不是发炎和充血,而是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  相似文献   

11.
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克氏原螯虾的病理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发病中国虾体内提取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人工感染克氏原螯虾,被感染克氏原螯虾均发病死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虾的组织切片,发现其胃、鳃等的上皮组织以及结缔组织的细胞核明显肿大和嗜伊红染色;电镜观察超薄组织切片,发现病螯虾的胃部、鳃部组织的细胞核内有大量的杆状病毒样病毒粒子,该病毒粒子有囊膜;斑点杂交检测发病螯虾,阳性率为100%;人工感染克氏原螯虾的角化上皮、胃上皮、肝胰腺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肌肉、造血组织和鳃、经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烂鳃病为细菌性鱼病的一种,但凡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各种鱼病,统称为细菌性鱼病。这类鱼病种类较多,鱼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因感染而发病,是当前对渔业危害极大的一类鱼病。本文仅以鱼细菌性烂鳃病为例,以其综合防治为论,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由柱状嗜纤维菌感染引起鱼的鳃组织腐烂的疾病,叫细菌性烂鳃病。鱼类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常见病,水质和寄生虫的侵蚀都可引起,在全国各地养鱼地区均有流行,危害多种淡水鱼及海水鱼,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鱼病。我站与北京农学院谢仲权教授合作,利用天然物中草药对鲤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方剂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出对细菌性烂鳃病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中草药。特别是目前渔药市场混乱,盲目用药,使病菌产生抗体,造成病情持续时间长,死亡  相似文献   

14.
第二讲 草鱼烂鳃病的种类及防治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鳋引起的各种鳃病。 一、鳃病症状: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  相似文献   

15.
罗源湾养殖大黄鱼虹彩病毒的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2年7月至10月间对从福建罗源湾患“白鳃病”的网箱养殖大黄鱼的鳃丝、肝脏、脾脏、肾脏及性腺等器官组织提取的总DNA进行虹彩病毒PCR检测,经序列分析,从患鱼肝脏、脾脏、肾脏获得的两条病毒DNA基因片段ly1、ly2分别与已报道的大黄鱼虹彩病毒(AY779031)和真鲷虹彩病毒(AB104413)高度相似,患鱼病毒阳性率为10%~65%.由此判断,罗源湾发生“白鳃病”并出现陆续死亡情况的养殖大黄鱼可能与感染虹彩病毒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经试验检测,表明水产常用药品对龟体寄生的扬子鳃蛭不具备针对性的毒杀作用,而茶叶、烟丝浸出液能安全、有效杀死扬子鳃蛭.烟末浸出液实施中与试验效果一致,为防治扬子鳃蛭病探索出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鱼鳃霉病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鱼的一种流行病。对渔业养殖造成不小威胁,本文就该病的防治做一论述,仅供参考。1病原体病原体为鳃霉。我国鱼类上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表现两种不同类型。1.1寄生草鱼的鳃霉其菌丝体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长生长。分枝很少,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不进人血管和软骨。菌丝体直径为20微米。25微米,孢子体直径为7.4微米~9.6微米,略似血鳃霉。  相似文献   

18.
春季随着气温升高,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迅速复苏并繁殖,加之越冬期间鱼体冻伤,易造成体表感染而致病。因此,春季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细菌性鱼病 (一)主要疾病 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和  相似文献   

19.
1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其种类有40余种,危害甘薯的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铜绿金龟子、黑皱金龟子、黄褐金龟子、豆形绒金龟子等. 不同类型的金龟子世代不同,如华北大黑鳃金龟子在黄淮海地区2年完成1代,东北大黑鳃金龟子在黑龙江省2~3年完成1代,铜绿金龟子在辽宁、安徽以及黄淮地区每年发生1代,暗褐金龟子、黄淮金龟子在河南、河北、山东等每年发生1代.  相似文献   

20.
(一)烂鳃病1.发病症状。由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的小洞,俗称"开天窗"。由真菌引起的鳃霉病,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该病常使鱼暴发性地死亡,镜检会发现鳃霉菌丝。2.防治方法。可用0.8毫克/升硫酸铜与1毫克/升漂白粉混和溶液浸洗病鱼15~20分钟,或用0.15毫克/升苯扎溴胺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