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抱子甘蓝别名芽甘蓝,其植株中心不生叶球,而茎周围的腋芽膨大发育产生小芽球,每个叶腋均能结一个小芽球.抱子甘蓝的小芽球形状奇特,风味独特,美味可口,叶质柔嫩,甜味浓,品质优良,可清炒、凉拌或加工制成罐头食品."福兰克林"是荷兰beio公司育成的抱子甘蓝杂交种,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抱子甘蓝又名芽甘蓝、子持甘蓝,以腋芽结成小芽球而得名。十字花科芸薹属2年生草本植物,以小芽球供食用,叶质柔嫩、甜,品质优良,可炒食、凉拌、做火锅或加工制罐。目前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种植面积较大,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有栽培,近几  相似文献   

3.
橙色大白菜由于球叶富含类胡萝卜素而呈现橙色或橙黄色,营养丰富,商品性好,而其球色形成机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橙色大白菜与白色大白菜球叶叶片与顶芽细胞的质体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橙色大白菜球叶叶片毎个细胞内有6个左右的有色体,其类胡萝卜素呈晶体状结晶,数量明显多于普通大白菜,但叶球顶芽细胞中无类胡萝卜素积累。  相似文献   

4.
一、豆芽生产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防止方法 1、熟芽。即烫芽或烧芽,表现为小芽开始发暗,中芽不再生长,并出现烂根现象。原因是小芽淋水温度高或淋水不及时,不均匀,防止方法为初期浇淋水时要及时,淋透均匀,尽量不要让小芽受热。  相似文献   

5.
荔蒲芋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蒲芋球茎顶芽在 MS 6- BA4.0 mg/L NAA0 .0 5mg/L培养基上培养 2 0 d,诱导产生小芽点 2~ 4个 ,此时 ,将它们切分 ,经 2~ 3次 2 5d一周期转移培养 ,繁殖系数 4~ 6,芽长 2~ 3cm,再切分成单芽在 12 MS NAA0 .5mg/L 6- BA0 .0 5mg/L 活性炭 0 .2 %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 ,培养 2 5d,生根率 98% ,移栽成活率 90 %  相似文献   

6.
‘沪抱1号’是由萝卜质抱子甘蓝雄性不育系‘CMS·10-85‘和自交系‘抱甘10-88’选配而成的抱子甘蓝早熟新品种,从定植到开始采收芽球约为85 d。生长势强,较抗黑腐病。平均株高91 cm,开展度63 cm。叶色深绿,蜡粉较轻。小芽球螺旋向上排列,较紧密,球形高圆,平均球高3.33 cm,横径2.36 cm。芽球绿色,心叶嫩黄,品质优良。单株芽球54个,单芽球重9.5 g。平均产量1 197.5 kg/667 m~2,较对照品种‘早生子持’增产12.96%。  相似文献   

7.
黄花美冠兰,呈“之”型生长的一种野生兰,依据黄花美冠兰的每一个块茎上均有顶芽和隐芽进行种球扩繁实验。通过对黄花美冠兰不同覆土方式;野外生长条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种球和根的营养成分及生物量进行比较;3因子3水平随机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花美冠兰种植时应覆土3 ̄5cm为好。一年生种球中N、P、K的含量较高,其次是二年生球;但二年生种球所萌发的当年生新球纵径和横径大于一年生种球和三年生种球,在种球扩繁时适宜选择二年生种球进行。野外生长条件下的种球及根营养成分含量低于人工栽培条件下的营养成分含量。单个球、两个连着球和三个连着球由于所萌发的当年生新球在纵径和横径方面无明显差异,栽植时为了尽快获得大批量的新球,宜单个球种植。  相似文献   

8.
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产量和商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的产量、感官品质、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①0,20,40,60,80 cm截干处理下,顶芽的感官品质差异不显著,侧芽的感官品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产量、维生素C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侧芽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侧芽的产量及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从提高芽菜产量和感官品质考虑,60 cm截干效果最好,顶芽的感官品质最佳,芽菜产量比最差的0 cm截干高22.3%。③顶芽的产量、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均比侧芽高,生产中应重点考虑顶芽的商品性状指标;0和20 cm截干,顶芽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相对较高;60 cm和80 cm截干,顶芽的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相对较高。图3参18  相似文献   

9.
鸭茅高效丛生芽体系的建立及耐盐植株的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取鸭茅无菌黄化苗生长点处的2~3mm长切段为材料,在附加不同浓度6-BA和2,4-D组合的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发生。丛生芽块在继代培养中迅速增生。通过在培养基中加盐筛选,获得了耐受1 5%NaCl的耐盐小芽。这些小芽在无NaCl的培养基上恢复培养3代后转回附加1 5%NaCl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表现出比对照小芽明显提高的耐盐性和增殖率。耐盐小芽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后移栽大田,成活率达90%以上,获得了耐盐性提高的鸭茅新种质。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快速繁殖魔芋种子的方法,选择魔芋小球茎、芋鞭、根状茎、球茎顶芽和球茎侧芽等5种不同繁殖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出苗率为小球茎芋鞭球茎顶芽球茎侧芽根状茎,球茎数和芋鞭数均为小球茎芋鞭球茎顶芽球茎侧芽根状茎,株高为小球茎球茎顶芽芋鞭球茎侧芽根状茎,冠幅为小球茎球茎顶芽芋鞭球茎侧芽根状茎。魔芋小球茎作为繁殖材料最为理想,不但出苗率高、冠幅大,而且采收后平均球茎数和芋鞭数最多,分别为12 321个/667m~2和16 539个/667m~2,极显著高于其余繁殖材料;芋鞭其次,顶芽第三,侧芽第四;根状茎的繁殖效果最差,分别为1 110个/667m~2和555个/667m~2。  相似文献   

11.
<正>(续第7期第37页)一、修剪给茶树带来正向生理效应茶树自然生长条件下其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分配比例、内源激素水平等均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采用修剪措施可打破原有的生理平衡,改变茶树生长发育方向。茶树修剪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解除茶树顶端优势一般情况是顶芽生长,腋芽处于受抑制的状态,这种顶芽生长占优势的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把顶芽摘去,靠近顶芽的腋芽就会迅速生长,形成新的顶端优  相似文献   

12.
浙江桂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插穗类型探讨了浙江桂扦插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带顶芽主枝插条经200mg·L-1的NAA浸泡处理1h后,扦插于蛭石∶珍珠岩∶河沙=2∶1∶3基质中,生根及根系生长情况均最佳。若为降低育苗成本,河沙亦是较佳基质;若因插条采取所限,带顶芽侧枝可替代带顶芽主枝作为扦插枝条。  相似文献   

13.
不同嫁接方法对黄瓜成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靠接法、顶芽斜插法、顶芽直插法三种方法对黄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芽斜插法、顶芽直插法成活率高于靠接法,生产上宜推行顶芽斜插法进行黄瓜的嫁接育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正造及反季节龙眼树体叶片及顶芽中内源激素IAA、GA、ABA、iPA、ZR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及顶芽ABA含量最高,IAA次之,ZR、iPA及GA含量极低。氯酸钾处理可导致叶片及顶芽iPA含量迅速升高;叶片GA含量远高于顶芽,而ABA以顶芽中富集量最大;ZR以顶芽含量较高;虽然IAA在叶片和顶芽都有较高水平,但变化幅度不大。综合各激素变化情况认为,花芽分化过程中iPA、GA、ABA含量变化幅度最大,且ABA在花芽分化的发生部位顶芽富集说明ABA在龙眼花芽分化过程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泡桐停止生长及顶芽死亡过程中顶芽形态结构的变化。以生长在郑州地区的1年生毛白33泡桐埋根苗为研究材料,8-12月份每隔10d对泡桐顶芽的外部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制备顶芽石蜡切片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综合毛白33泡桐埋根苗顶芽外形变化和显微结构变化特征,可将该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顶芽分化生长期:9月上旬之前,顶芽细胞分化能力强,能不断分生出新叶。2)顶芽生长分化停止期:9月中旬至9月末,泡桐顶芽细胞壁稍厚,成熟区的维管形成层出现导管,顶芽已不再萌发新叶,顶芽颜色由浅绿色变为绿褐色。3)顶芽死亡发生期:10月上旬到11月上旬,顶芽分生区细胞间开始出现层状裂隙,伸长区的形成层已有导管,芽的木质化程度加深,顶芽颜色褐化程度加深,并有干瘪的趋势。4)顶芽死亡后期: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细胞之间裂隙普遍,形成层中导管众多,大多数顶芽细胞已基本死亡。泡桐生长停止前后,泡桐顶芽并未形成芽鳞,之后顶芽细胞间开始出现层状间隙,细胞开始老化死亡,并随着时间推移而程度加深。从芽的形态结构变化分析来看,泡桐顶芽芽鳞的缺失是泡桐顶芽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又名菖兰、剑兰、扁珠兰,为鸢尾科唐菖蒲属植物。目前栽培品种多数为园艺杂交种。唐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地下球茎,呈扁圆形,是无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江苏约在3月上旬,球茎在土壤中开始发芽。一个重15克左右的球茎,一般有2~3个芽能萌发为新植株。5月下旬新株基部的短缩茎开始肥大,形成新球,原有老球逐渐萎缩。6月下旬至7月新株抽穗、开花、结籽。6月间在新球基部能抽生匍匐生长的地下短茎。短茎能够分枝,在各分枝顶端,顶芽肥大形成子球(图1、  相似文献   

17.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苔状鸭毛藻(symphyocladia marchantioides)的切段再生,分别对藻体的顶端、中部、基部进行了切段的培养,研究了切段的离体培养、细胞分裂、再生以及形态发生等等。从多次试验中发现:切段后,藻体的不同细胞,再生形式不同,脉细胞长出无色的假根丝,而一般的营养细胞长出小芽。初生的小芽由小的园形细胞组成,随着小芽的不断长大,才逐渐形成和大藻体一样的构造。切段后藻体细胞分裂极为旺盛,再生的新藻体多。  相似文献   

19.
龙牙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分别以龙牙百合的鳞片、顶芽、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MS为最适培养基,最易分化出小鳞茎的外植体为秋、冬季的鳞片,不同外植体的最适分化培养基配方不同,鳞片在MS+0.03mg/LNAA上分化效果最好,顶芽和叶片以MS+2mg/L6-BA+0.2mg/LNAA为宜,茎段以MS+0.2mg/LIAA较好。继代增殖培养基MS+0.1mg/LKT+0.15mg/LNAA的效果较好。无根子球和小苗在1/2MS+0.2mg/L6-BA+1mg/LIBA上易生根。  相似文献   

20.
以川雪1号为试材,通过设置不同打顶时期的处理,研究了其对雪茄烟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和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打顶时期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表现为: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现蕾时去顶芽;对川雪1号下部叶的变黄、变褐速率的影响表现为: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现蕾时去顶芽,并且烟叶在绿变黄的同时也进行着变褐的过程;在晾制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现蕾时去顶芽>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色素降解曲线呈“S”形的慢—快—慢的降解规律。综合来看,初花开放时去顶芽处理的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