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阐明草地补播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食性的影响,能为其防控和草地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利用胃容物显微分析法,研究高原鼢鼠在甘南高寒草甸补播草地和退化草地的食性与生态位差异.结果发现,草地补播显著改变了高原鼢鼠的食物资源,退化草地下优势植物主要是菊科(Asteraceae,45.30%)、唇形科(Lamiaceae,26.40%)和蔷薇科(Rosaceae,18.72%),而补播后则变为禾本科(Poaceae,37.00%)、蔷薇科(25.68%)和莎草科(Cyperaceae,16.54%).退化草地中高原鼢鼠采食15科27属27种植物,食物比例中蔷薇科(45.72%)、禾本科(19.68%)和廖科(Polygonaceae,17.11%)最高.而在补播草地高原鼢鼠采食15科25属28种植物,主要采食蔷薇科(40.71%)、禾本科(25.32%)、廖科(11.70%)和莎草科(11.45%).草地补播影响了高原鼢鼠采食植物的比例,且食性的生态位宽度、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补播可以通过减少杂类草的比例来减少高原鼢鼠的食物来源,喜食植物的减少可能会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时间从而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代价.通过补播影响高原鼢鼠食性是其生态防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阐明草地补播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食性的影响,能为其防控和草地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利用胃容物显微分析法,研究高原鼢鼠在甘南高寒草甸补播草地和退化草地的食性与生态位差异。结果发现,草地补播显著改变了高原鼢鼠的食物资源,退化草地下优势植物主要是菊科(Asteraceae, 45.30%)、唇形科(Lamiaceae, 26.40%)和蔷薇科(Rosaceae, 18.72%),而补播后则变为禾本科(Poaceae, 37.00%)、蔷薇科(25.68%)和莎草科(Cyperaceae, 16.54%)。退化草地中高原鼢鼠采食15科27属27种植物,食物比例中蔷薇科(45.72%)、禾本科(19.68%)和廖科(Polygonaceae,17.11%)最高。而在补播草地高原鼢鼠采食15科25属28种植物,主要采食蔷薇科(40.71%)、禾本科(25.32%)、廖科(11.70%)和莎草科(11.45%)。草地补播影响了高原鼢鼠采食植物的比例,且食性的生态位宽度、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补播可以通过减少杂类草的比例来减少高原鼢鼠的食物来源,喜食植物的减少可能会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时间从而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代价。通过补播影响高原鼢鼠食性是其生态防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花 《草业与畜牧》2007,(11):46-47
鼠害是导致草场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984年县草原站成立以来,即开展草原灭鼠工作。十多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草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有效地控制了漳县草场上以中华鼢鼠为主的鼠害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了草场资源,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乐都县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6 0 .31% ,长期以来 ,高原鼢鼠对全县草地、林地和山区农田危害较为严重 ,对生态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特别是对近几年退耕地种植的苜蓿、沙棘等植物的破坏非常严重 ,对生态建设工程影响较大。为此 ,近几年我们大力开展了草地灭鼠工作 ,现将防治鼠害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1 高原鼢鼠对草原的破坏情况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部 ,属湟水中下游地区。海拔 185 0~4 4 85m。草原类型有高寒草甸类和山地草甸类。据调查 ,全县高原鼢鼠危害草地和退耕还草地面积 5 .0 5万hm2 (危害退耕还草地 0 .30万hm2 )。其…  相似文献   

5.
高原鼢鼠的活动特点与草地退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高原鼢鼠(Mycspalaxbaileyi)当地牧民群众叫瞎老鼠、地拱子,藏语叫“西隆”,属啮齿目(Rodentia)鼢鼠科(Spalacidae)鼢鼠属(Myospalax)是川西北草地优势种害鼠。高原鼢鼠如何促使草地退化,它在加速草地退化的诸因素中所起的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6.
王进 《草业与畜牧》2009,(11):31-33
农区大多数草地与农田相接,而中华鼢鼠喜食各种农作物.草地也有丰富的植物被中华鼢鼠所喜食,因而中华鼢鼠经常季节性横穿于农田和草地,啃食优良牧草,大量堆积土丘,对草地的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取得成效乜林德  近几年来,同德县在大力防治高原鼠兔的同时积极防治高原鼢鼠取得成效。高原鼢鼠常年在地下生息繁衍,主要以牧草的根系为食,由于它的挖掘能力强,形成洞道纵横交错,洞外土堆密布,严重地段洞道坍塌,表土裸露,形成次生裸地,遇降水土壤严重侵蚀,引起水土流失,遇大风造成风蚀、沙化,严重毁坏了牧草的生草层,影响着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据2000年及2001年草地鼠虫害及毒杂草普查,同德县草地高原鼢鼠分布广,危害严重,危害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有效地保护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生产能力,改变生态环境,县委、县政…  相似文献   

8.
东北鼢鼠(以下简称鼢鼠)是兴安盟天然草地的主要害鼠之一,主要分布于兴安盟北部牧区的优质放牧场和打草场,发生面积约达33.4万hm^2,占全盟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2.8%。近几年随着我盟天然草地的退化,鼠害也逐年加剧,特别是我盟北部牧区的鼢鼠危害已给当地农牧民的打草和放牧造成较大的困难和损失,农牧民反应强烈。由于鼢鼠生活习性特殊,在防治方面存在不少困难,是鼠类防治中公认的难题。目前,草原业务部门和广大牧民群众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灭治技术,为此近几年我们先后在科右前旗绿水种畜场、好仁苏木进行了野外实地观测,在鼢鼠的活动规律、种群数量、繁殖情况、贮食及洞道结构和药物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和试验,取得了大量的观测和试验研究资料,为科学准确、及时测报鼢鼠的危害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草原鼠虫害的种类、分布等方面,分析了门源县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及草原毛虫的主要分布地区、面积与危害程度,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为门源县草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弓箭捕杀鼢鼠的效果观察若尔盖县农牧局李玉传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i)在若尔盖草地上分布广,密度大,危害严重。据1987年鼠虫调查,全县鼢鼠分布面积约7.11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0.91%。鼢鼠活动形成的土丘,轻者每...  相似文献   

11.
高原鼢鼠挖掘和草食家畜啃食能加速草地退化和草地群落逆向演替的进程,而施肥和夏季休牧是实现高寒草地生产力提升和草地群落正向恢复的主要手段。然而,有关应用施肥和夏季休牧措施对高原鼢鼠扰动区草地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高原鼢鼠活动频繁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施肥和夏季休牧对草地功能群生物量、植物多样性、高原鼢鼠相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及植物多样性指数与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肥、夏季休牧和全年放牧区草地物种数量分别为23、19和16种,施肥和夏季休牧区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值高于全年放牧区;而全年放牧和夏季休牧区内莎草科、菊科、蔷薇科植物的重要值高于施肥区。施肥、夏季休牧区的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显著高于全年放牧区(P0.05)。同时,夏季休牧和施肥区的莎草科、禾本科和杂类草生物量显著高于全年放牧区(P0.05)。另外,夏季休牧区和施肥区香农维纳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全年放牧区(P0.05)。同时,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优势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性大小表现为: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香农维纳指数丰富度指数。由此可见,施肥和夏季休牧状态下,能促使草地植被向正向演替方向进行,从而间接地影响高原鼢鼠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2.
东北鼢鼠对大兴安岭林区草原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鼢鼠对大兴安岭林区草原的影响及防治包翠华,尤华林(根河市草原工作站022350)内幕古大兴安岭林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林区。这里除森林外,还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并在沿河两岸,中、低山丘陵上与森林交错分布着林间草地。大兴...  相似文献   

13.
鼢鼠阴道内异物的初步分析曹志东(甘肃省定西地区种草养畜中心743000)鼢鼠(Myosphalax)是我区高寒阴湿草地、森林、农田生境的主要地下害鼠。1992年5月,在漳县金钟乡,发现鼢鼠阴道内有肉瘤状异物,并带有一定的普通性,现将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草地退化背景下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种群密度的增多对草地退化进程的影响,为高寒草甸的退化演替提供证据,并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地退化过程中优势种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为研究对象,探究高原鼢鼠扰动对其无性系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随着高原鼢鼠扰动增加,植被群落物种总数、物种丰富度、香农维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降低,植物优势种由矮嵩草、苔草变为垂穗披碱草、冰草再到鹅绒委陵菜、车前等杂类草;鹅绒委陵菜地上、地下生物量亦呈减小趋势,根冠比则先减小后增大;中密度扰动下的鹅绒委陵菜盖度、重要值和株高均最大;鹅绒委陵菜在高原鼢鼠低密度区无匍匐茎,在中密度区其匍匐茎长度、间隔子数目及长度均大于高密度区。【结论】鹅绒委陵菜通过匍匐茎特有的调节策略来克服高原鼢鼠扰动所造成的不利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达到有效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原鼢鼠历来是草原的主要杀手,该鼠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严重制约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恢复。为此,我们针对高原鼢鼠对青藏高原天然草地的危害程度,从基本概述、试验目的、试验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以囊谦县天然草地为试验基地,以“高原鼢鼠”为试验对象,以“溴敌隆和大隆母液”为试验药物,通过试验,详细掌握了高原鼢鼠的危害程度及分布范围,为科学考量高原鼢鼠的危害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鼠害是导致草场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984年县草原站成立以来,即开展草原灭鼠工作。十多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草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有效地控制了漳县草场上以中华鼢鼠为主的鼠害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了草场资源,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峨山县通过运用遥感影像技术、无人机航拍、红外植被覆盖度测量仪拍照等技术,开展草地资源清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峨山县草地资源面积、类型、等级、退化情况。根据草地资源清查结果,对峨山县草地的产草量、理论载畜量、草地生产力进行了评估,提出饲草料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省农牧区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消灭农田、草原害鼠的好经验、好方法,利用弓箭灭鼠是他们消灭高原鼢鼠(俗称瞎老鼠)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捕鼠工具制作简单,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携带方便,遇到鼢鼠活动的季节都可使用,且命中率较高,老弱妇孺皆可使用,是一种比较理想、实用、高效的机械捕鼠工具。1弓箭的制作弓箭因制作时所采用的材料和形状不同,又可分为黄、黑刺弓箭、木板橡皮弓箭,橡皮弓箭等。弓箭的结构包括弓、弦、箭、顶棍、挑棍、诱绳、挂钩和划棍几部分。1.1黄、黑刺弓箭:1.1.1弓:用…  相似文献   

19.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啮齿动物种类之一,了解其种群数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对高原鼢鼠种群消长规律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2013-2016年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进行了研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典范对应分析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以及扰动区草地生物量与7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及草地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温度和降水量对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以及生物量有较大影响,其中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显著相关(P0.05),另外,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气象因子主要通过对高原鼢鼠食物的影响而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原鼢鼠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鼢鼠的采食造丘活动影响草地植被群落组成和结构,造成草地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土丘和植被斑块。本研究以冬季牧场中不同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干扰下的植被性状为研究对象,探索植被群落组成结构对高原鼢鼠不同种群密度干扰的功能性响应。结果表明:植被高度随着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群落盖度和禾草丰富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物种丰富度及杂类草丰富度随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单峰曲线格局。地下总生物量随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杂类草生物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而禾草类生物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适宜密度的鼢鼠干扰有利于物种丰富度的提高,而低密度和高密度的鼢鼠干扰有利于草地中禾草生物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