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伟  陈科平 《北方园艺》2018,(5):103-106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人们对于高校校园环境要求也不断提升。园林植物单纯功能方面的配置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更加需要的是在植物景观观赏中得到情感上的触动和校园意境的体会。该研究从园林植物和校园环境的关系出发,解析了园林植物意境,探索了园林植物配置中意境营造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了意境营造的具体方法。认为高校校园园林植物配置中意境的营造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应该充分考虑文化、情感、美学、空间和季相因素,创造出体现校园教育文化氛围且符合师生情感需求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西泠印社是中国传统园林之中意境营造的集大成者,凭借孤山得天独厚的台地地势,在错落的地形中,以多变的造景手法,营造出风格独特且个性鲜明的"印学"意境。孟兆祯先生赞其为中国台地园林经典之作[1]。通过对西泠印社山地园林意境营造进行系统探究,从园林立意、实境构成、意境生成、意境深化等方面详解古典园林景观意境营造的手法,为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2]。  相似文献   

3.
徐灿  张迪妮 《现代园艺》2024,(10):113-115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构图元素常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将山水画中的意境美与构图手法巧妙地融入园林设计中,营造出园林景观的美感和意境尤为重要。阐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园林景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诗情画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并以拙政园为例,论述了山水画意境营造在园林景观的体现,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造园的思维和技法,对于传承和创新园林景观设计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水景、假山是园林景观要素的一部分,其中,水景与假山的搭配设计常常营造出充满自然气息的意境环境,如何准确完善地落实施工,完成图纸的表现及内涵,是营造优质景观的必备条件。文章介绍景观水景和园林假山的内涵、造景特点与意境,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水景和假山的设计施工要点,以期为园林景观施工表达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5.
园林景观、绿化生态是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离不开设计师的精心创意,但要完全表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境,施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各种原因,国内的景观设计往往推敲不够,施工图纸出错率较高,而在施工领域园林专业人才较少,不能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其最终景观效果与原设计相去甚远。以景观设计和施工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对设计与施工互动的关系做了综合研究和探讨,包括互动的原因、特征、过程、要点和管理模式。在园林景观建设中,设计和施工保持着良性互动对景观意境的营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师园是江南园林中典型的宅院合一的园林,以结构划分紧凑和空间组织协调取胜于苏州众多园林作品,建筑与水域形成独特的宅院围合空间,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技巧的典范,同时也具有艺术欣赏与园林意境营造借鉴价值。从宅院布局、空间序列、植物群落等方面品读网师园,试图回答园林环境如何生成意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石子 《花木盆景》2007,(6):28-29
都市里的现代家庭庭院,被钢筋水泥包围着,总感觉少了一点乡土和田园气息。其实,利用一些废弃的树枝做一些简单朴实的园艺作品,一样可以营造出那种返璞归真的效果,能创造出虽身置都市却享受田园气息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分析,探究意境美与显隐美之间的联系,营造出符合当今审美需求并富有诗意化的住宅空间。  相似文献   

9.
马雪飞 《现代园艺》2013,(2):120-121
此文通过以陕西省西安市兴庆宫公园里的一个叫红军林的景区作为设计案例,从形式美、意境美的规律和法则来解析,并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要素和设计方法,总结出如何运用景观要素来营造令人心动的美景来。  相似文献   

10.
郝真真  易红  朱桂才 《现代园艺》2024,(10):145-148
意境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园冶》用了大量篇幅来论证意境的美好,并且引入了“借景”的概念来阐述意境营造的方法,但可意会者众,而拆解者少。郭庄作为杭州园林最富古趣者,在设计和修复中运用了大量借景手法,是研究中国传统园林意境营造的绝佳案例。通过拆解景观符号,深入解剖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组成,以推敲借景在意境营造中的作用机理,为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园林建设的大环境下,分别从植物的生命力、色相、形态以及文化内涵和意境探索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营造,通过实例分析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营造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华铛 《花木盆景》2023,(5):104-105
<正>有创意的工艺美术家,在创作中十分注重作品意境的营造,并通过意境来深化主题思想内涵。何为意境?意境是工艺美术家通过创作的作品形象,传达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蕴和境界。郑兴国创作的《洞天胜境》取材于一棵残破的野樱桃枯根,在岁月的风烟中,根材内在的油脂、糖类等被磨砺侵蚀得干干净净,形成了嶙峋、褶皱、疤眼、洞穴、空透等奇特残缺之象,显示出峥嵘不屈的力度。这些人力难及的巧趣,往往蕴藏着深不可测的玄机。特别是枯根的内部肌理,更是奇异,宛如庭院中的太湖石,皱、透、瘦、漏俱全,却洞中有穴,穴中有洞,形成一个奇妙的洞天胜境。  相似文献   

13.
牛晶 《花卉》2016,(10):27-28
风景园林的设计是一门艺术,摄影也是一门艺术,摄影是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发挥,但是必须以风景园林设计的主题和风格为基础,才能拍出体现园林之美的作品。只有将摄影作为艺术创作的角度,才能拍出具有技术价值的摄影作品,才能表现出园林的真实意境。  相似文献   

14.
陈璋 《花木盆景》2003,(12A):23-23
你是否已感受到它们所营造出的奇美意境……  相似文献   

15.
贾杨 《花卉》2019,(18)
本文从物态、时态、形态三个角度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手法,指出了意境营造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营造具有意境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经过长期的磨砺,生发出“意境”一词,提出了艺术作品,特别是诗词书画作品,必须具有意境的高度。派生于园林、书画的中国盆景,在布局、立意和作品成型上讲究诗情画意、追求意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何为意境?什么样的盆景才是具有意境的盆景?有意境的盆景如何来创作?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与读者一起,来认真地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夏锦  李蔚青 《现代园艺》2013,(21):56-58
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催生出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作为新兴产业,其规划设计还没有可循的经典范式。本文尝试在景观设计中遵循传统造园的设计思想,利用植物造景的方法营造"宛若天开"的意境并与现代人互动的规划理念,以营造出"适得返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绿色健康的理想园地;探索出一条结合自然和现代管理及造园艺术的理想的休闲生活场所的规划、设计思路及方法,以期达到能适应当代人们生活方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兑宝峰 《花卉》2019,(11):43-44
中国盆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意境的营造,这是盆景的内在生命。意境的好坏是品评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其意境的创造,要仔细推敲,酝酿主题,能够达到景中有情,使人们在欣赏盆景时,不仅看到了盆中美景,而且通过观景激发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可以领受到景外的意境,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即“见景生情,触(感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19.
从古典园林建筑方向探讨了中国诗词意境在苏州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通过苏州留园明瑟楼为例论证其中如何体现出诗词意境,希望能够对诗词意境在现代园林建筑营造发展中如何继承发扬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营造风景园林时需要应用各类景石,天然石大多较为自然,在对其进行布局后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氛围、意境,比如,瀑布、小型假山等,均可以借助景石体现出更为深刻的意境,构建更为美丽的景观。阐述了景石对于风景园林的关键性及其设计理念,分析了风景园林中的各类景石布置,并就北方地区风景园林中景石布置手法及应用难点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