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在新型教育建筑和其景观规划中,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两者的关系。目前的新型教育崇尚高效能的学习空间和独立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知识的能力以及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好的教育建筑规划能有效组合空间及合理利用环境,并在设计中体现其功能性的使用要求,为师生创造一个完美、舒适的学习氛围,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新型教育建筑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景天科草本植物及其立体绿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种的景天科植物四季常青,生长稠密,立体绿化不仅结构轻型、精致、而且坚固耐用,安全可靠、植物生长成型后完全看不到结构,植物还可以根据色彩的不同,搭配种植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把都市建筑变成绿色森林,不仅有缓解城市水泥建筑的热岛效应,而且景天科植物还具有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作用,能有效消除PM2.5对环境的影响,有效净化空气,给在都市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提供空气清新的环境和更多的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3.
小区园林绿化养护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幽雅舒适的享受空间。绿化养护工作应根据植物自身的特性及生长环境(光照、温度和空气)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如:给树木定时施肥、松土,为树木生长创造条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养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绿化养护的原则,重点介绍小区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闽北遮雨设施棚内不同地表覆盖和套袋处理的温度变化,及其对红提单果粒重、果粒大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有利于提高浅层地温,套袋可以降低果实微域环境的空气温度;不同覆盖物的增温效果与不同套袋的降温效果组合,可使果园小气候达到动态平衡,这是提高红提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小区绿化养护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人民提供幽雅舒适的享受空间。绿化养护工作应根据植物自身的特性及生长环境(光照、温度和空气)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如:给树木定时施肥、松土,为树木生长创造条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因时因地的合理进行养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绿化养护的原则,重点介绍小区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建筑、街道与城市空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解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在发展可持续概念城市时起着重要作用。建筑界定街道,建筑、街道反复组合构建城市肌理,联系人的行为挖掘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传统园林布局与小气候营造的关系,主要根据临水、遮蔽等因素,在南京瞻园选取13个观测点进行实地观测与问卷发放。在对游人调查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不同测点的温度、湿度、风速等要素,对所选取特征进行总结,以此探究如何巧妙利用植被、水体、建筑等要素来影响小气候,从而改善人体舒适度。研究表明,夏季瞻园内部环境对空气温度有显著调节作用,达到避暑降温的效果;植物或建筑遮荫有效降低局部温度,使局部温度与湿度更舒适、变化更稳定;遮荫、临水、开敞空间可以在夏季营造最适宜的小气候。  相似文献   

8.
街谷是城市街道两旁建筑与地面组合构成的"峡谷"空间,街谷的夏季热环境是街谷的一种微气候,对城市居民的夏季生活有直接影响。主要探讨了街谷的几何形状和绿化情况对夏季热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娱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通过合理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整体景观表达效果。本文首先对地域性文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具体的设计策略,包括前期的地域性分析、室外空间环境组织策略、植物景观营造和景观细节处理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园艺》2020,(3):16-19
野花组合展现的自然野趣以及不同组合类型的多样化生态服务功能使得在城乡绿化、美化和彩化中应用空间广阔。基于降温增湿效果,对比研究了8种不同野花组合的人体舒适感的变化,结果显示:群落结构越丰富、叶片密度越大的草花混播组合的降温增湿作用越明显。经过对各组合生态作用的综合分析,筛选出观赏性好、适应性强、易于养护且生态价值高的组合2、组合3和组合6。在野花组合实际应用中,除不同组合观赏特性外,还注意不同组合降温增湿效果,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提高人体舒适感,营造自然宜人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
防虫网覆盖下气象因子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进行大棚覆盖防虫网条件下光照强度、地表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降雨、风力等气象因子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夏秋除温度外,防虫网覆盖有利于改变其他环境因子,并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阐述了露台空间与室内空间的关系,以及在露台空间中实施绿化植物的目的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露台空间与绿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露台空间植物配置中注意要点。旨在不断提升住宅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水平,从而有效地净化建筑室内的空气,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US350环境传感器监测了北京地区设施西瓜全生育期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光照强度、空气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日光温室西瓜生育期内平均空气温度变化范围10.67~29.95℃,平均土壤温度变化范围16.92~35.10℃,平均光照强度268.37~13 842.60lx,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范围52.40%~94.26%,平均CO_2浓度变化范围455~631mL·m~(-3);北京地区春大棚设施西甜瓜生育期内平均空气温度变化范围14.05~29.84℃,平均土壤温度变化范围17.47~28.12℃,平均光照强度55.80~12 858.64lx,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范围18.19%~34.56%,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范围20.72%~96.26%,平均CO_2浓度变化范围351~544mL·m~(-3)。  相似文献   

14.
从空间造型组合、空间艺术、环境色彩、人文特色与资源利用等方面阐述了乡村景观设计常用的方法,为乡村空间环境和景观美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唐黎标 《花卉》2008,(1):17-17
与地面或兰棚相比,阳台的特点是光照强、风力大、空气干燥、气温多变。且楼层越高问题越突出。阳台朝向不同,环境特点也各异。  相似文献   

16.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活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美的再现和空是艺术的展示。这些园林美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和构成景观的空间环境中。而园林景观的表现依赖于空间环境的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小城镇建设也风起云涌,环境科学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用植物创造的环境才是最美好的环境,所以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越为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邱飞 《福建果树》2015,(2):54-57
文章以福州某居民住宅小区为案例,重点探讨住宅小区范畴内植物环境空间、水体环境空间、建筑小品空间等不同空间的构思与设计,强调通过3种空间的相互融合、有序衔接、交相呼应,以实现良好的住宅小区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过度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及健康问题,提出利用有生命的植被将建筑内外表面进行覆盖装饰,从而构建建筑生态空间的设计理念。以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介绍了建筑生态空间的优点,从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建筑生态空间如何构建,为打造美观、舒适、智能、节能环保的人居生态空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花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卉生长发育于环境之中,环境中的温度、光照、水分等因子也综合作用于花卉植物,同时花卉植物的群体也影响着环境气候的变化。主要介绍花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六大环境因子,即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和营养元素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概念,阐述了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出现形成的背景、环境绿化的效能以及建筑空间再生绿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