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凤台县稻茬麦播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凤台县稻茬麦在不同生产条件、不同模式下的科学播种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凤台县稻茬麦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96-17497,17533
从凤台县稻茬麦生产的实际出发,分析沿淮稻茬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小麦生产环节品种选择、科学施肥、病虫防治、化学除草、降温防渍、减灾避灾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影响稻茬麦出苗的关键因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稻茬是江苏省麦作的主要茬口类型,稻茬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4以上,目前全省小麦高产地区和大面积低产田均集中在稻茬麦地区,造成巨大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整地播种方式、播量大小和播后处理的不同.系统分析了播种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茬麦出苗的影响,量化评价了播后镇压对稻茬麦全苗、匀苗、壮苗的促进效应,总结提出了基于稻草全量还田的稻茬麦高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胡浩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98-198,215
分析了凤台县稻茬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品种、提高播种质量、改善小麦生长环境、科学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稻茬麦高产优质节本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影响稻茬麦生产的因素,提出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配方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稻茬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影响稻茬麦生产的因素,提出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配方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稻茬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研究播种方式对稻茬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方式对稻茬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有不同的影响,综合来看,以机播效果较好。该结果可为稻茬麦的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寿西湖农场经过连续几年种植结构调整,稻茬麦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提高稻茬麦产量水平,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出寿西湖农场稻茬麦栽培技术规程,从种子准备、整地、施肥、播种、各生长期的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稻茬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涝灾年份稻茬麦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产量情况,对湖北省宜城市遭受涝灾后4种不同状况的稻茬麦田块采取了4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结果表明,遭受涝灾后,只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播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稻茬麦抗涝播种仍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稻茬麦免耕直播具有省工、节本和增产效应,在涝灾年份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稻茬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茬麦播种质量不高是制约湖北省小麦单产提高的主要技术问题。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湖北省稻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以指导湖北省稻茬小麦生产,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稻茬小麦的生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南谯区常年种植稻茬麦14667hm2,单产在4500kg/hm2左右.但目前南谯区稻茬麦生产存在产量低、适耕期短、粗耕粗种、病虫草害严重等问题,应重视基本农田建设,完善有利于稻茬麦生长的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制定适宜南谯区稻茬麦的生产技术指标;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整地做墒,"三沟"配套,防渍壮根,以促进南谯区稻茬麦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江汉平原地区稻茬麦推进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稻茬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稻茬田机械化耕整技术、小麦机械播种技术、机械开沟技术、机械施肥技术、机械植保技术、机械收获技术等。以探索江汉平原地区稻茬麦高产高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生产需要,促进稻茬小麦稳产、高产,于2013年在凤台县开展了晚茬小麦稳产、高产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烟农19、济麦22、连麦2号、泛麦5号等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较高,可在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14.
当前稻茬小麦生产中由于前茬水稻收获期向后推迟,加上播种期间连阴雨天气频发,导致小麦无法及时整地播种,小麦播种季节紧张,播种质量差。推广应用稻茬小麦少免耕生产技术,可以为稻茬麦争抢播种季节,避免烂耕烂种,提高播种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及种植效益。为了有利于广大农户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该项技术,做好稻茬麦少免耕生产管理,从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稻茬麦少免耕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稻茬小麦生产效益的影响,于2016—2018年度在湖北省随县农作物试验示范展示基地进行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试验,分析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机械条播用种量较小,小麦出苗率较高,生育进程较快,抗逆性较强;播种量与出苗率和抗逆性成负相关,与各时期茎蘖总数成正相关,与生育期不相关;免耕机械条播更适合鄂北地区稻茬麦生产,与160 kg/hm~2的播量为最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稻茬麦产量结构与高产群体的分析,论证了播种技术与小麦高产群体的关系,提出了稻茬麦科学播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稻麦两熟是江苏淮北地区的基本种植制度。本文作者主要分析了淮北地区超迟播稻茬麦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稻茬迟播麦生产中存在的茬口矛盾、烂耕烂种、播种质量不高、难以全苗发苗、稻麦周年难协调等突出问题的应对措施,总结集成了迟播稻茬麦栽培技术规程,实现稻茬晚播麦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生产,为连云港地区及江苏淮北其他生态相似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播期和播种量对晚播稻茬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晚播稻茬麦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研究了播期和播种量对当地晚播稻茬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种量均对洪泽区晚播稻茬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晚播稻茬麦的产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晚播稻茬麦在11月1日播种的,每667 m~2播种量以15 kg为宜;以后每晚播1 d,每667 m~2播种量应增加0.35kg,但每667 m~2播种量不宜超过35 kg。  相似文献   

19.
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变传统的播种方式,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实现稻茬小麦持续增产及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发展趋势。为验证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在豫南稻茬麦区的可行性,根据不同耕作模式和播种方式设置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下稻茬小麦群体动态、叶龄、次生根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茬免耕直播小麦具有节本、增产、增效等优点,适宜在豫南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淮北地区稻茬小麦机械匀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淮北地区稻茬麦生产中存在的播种质量差、产量低等突出问题,经多年研究,集成了淮北地区稻茬小麦机械匀播技术。现对淮北地区稻茬小麦机械匀播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内容包括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