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杨 《花卉》2019,(18)
本文从物态、时态、形态三个角度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手法,指出了意境营造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营造具有意境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框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造园手法。结合迹象论的观点,以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园林中框景之"象"的表现,并探究框景中所营造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特别是私家园林,其精湛的空间营造手法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园林空间的基础上,从空间渗透、空间对比及意境营造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营造手法,旨在反映造园手法的规律特征,增加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探讨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局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郝真真  易红  朱桂才 《现代园艺》2024,(10):145-148
意境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园冶》用了大量篇幅来论证意境的美好,并且引入了“借景”的概念来阐述意境营造的方法,但可意会者众,而拆解者少。郭庄作为杭州园林最富古趣者,在设计和修复中运用了大量借景手法,是研究中国传统园林意境营造的绝佳案例。通过拆解景观符号,深入解剖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组成,以推敲借景在意境营造中的作用机理,为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艺术美及意境美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文章拟通过记述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境技艺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与意境的关系,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意境艺术美手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园林的园景命名与匾额楹联对于中国园林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能突出园林的主题和意境,另一方面在点景的同时,拓宽了园林意境的内涵和外延。阐述了园景命名艺术手法,并就匾额与楹联艺术营造出的园林独有的意境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刘少丽 《现代园艺》2013,(20):136-136
对花文化体现园林意境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对花文化营造园林意境的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含蓄美的营造手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气质,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中国园林源于中国诗画艺术,园林也说是一种艺术。园林中强调曲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从意境出发,其二,从园林景观营造手法的多样性去体现。  相似文献   

9.
李爽  董昆  宋立洲  殷庆瑞  王征  卜源 《现代园艺》2022,(2):84-85,88
相对一般园林,寺庙园林承载着更多的历史,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以香山碧云寺绿化景观营造为例,从植物材料配置、空间组织、种植手法等方面,探索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的禅学意境表达,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都有强烈的自然意境蕴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山水文化"。两者在创作手法上有很多类同之处,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广泛。本文就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的互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织,代表着中国人自然观和审美价值的中国传统园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现今设计中保留传统园林的精髓是每个中国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西安园博会的"四盒园"为例,提炼出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这些手法主要涉及空间结构的梳理、意境诗意的表达和乡土材料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以拙政园为例,从文化、意境美两方面阐述对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影响,进而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种植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史,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和水体类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网师园是江南园林中典型的宅院合一的园林,以结构划分紧凑和空间组织协调取胜于苏州众多园林作品,建筑与水域形成独特的宅院围合空间,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技巧的典范,同时也具有艺术欣赏与园林意境营造借鉴价值。从宅院布局、空间序列、植物群落等方面品读网师园,试图回答园林环境如何生成意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其造园思想精髓、空间设计的巧妙手法,景观配置的多样性、层次性,建筑生在园中的画龙点睛作用。不仅是造园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园林的文化底蕴,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指导思想。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结合进设计里,让景观不仅是风景,还要能体现人和人背后的意念,把园林做活,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昆明寺庙园林的形成及发展,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昆明圆通寺为例,根据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院落布局、空间处理、意境表达3方面对昆明圆通寺的园林环境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昆明寺庙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慧  王红英 《现代园艺》2014,(17):83-85
本文通过分析意境和园林意境的基本概念,结合经典诗句阐述了诗词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影响,从古典园林的营造方法着手,举例分析了如何打造具有诗词意境的园林景观,思考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愈发提高,对于园林的要求大幅提升,园林发展迈入新的阶段。园林美作为一种将主观情感对象化的形式,学习与讨论其创造手法与鉴赏途径非常有必要。园林美的创造要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引导、保持适度的审美距离,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组景造园,并营造丰富意境;而对园林美的鉴赏,也应该在了解文化及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对景观元素进行鉴赏,进而品鉴园林中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园林中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传统写意园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植物的文化性格融合在现代造园形式之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意境,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要,是港澳花园小区的追求目标。文章以港澳花园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古典园林意境与现代造园手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