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农业科技进步对园艺产业兴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园艺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的振兴发展。分析了科技与园艺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就如何利用科技发展加快园艺产业兴旺进行阐述,为园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新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及乡村振兴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近年,受产业扶贫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水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果树种植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由于林业特殊的产业属性、生态地位、文化特质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林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大机遇。分析了林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林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周宇嫽 《现代园艺》2023,(2):170-172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现状及问题,从乡村建设顶层规划、乡村发展分类定位、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保护生态及人文环境、多元合作有效治理等方面入手,为如何更好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具体介绍了园艺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以及园艺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分析了科技支撑园艺产业兴旺的思路以及举措,提出了加快园艺产业科技创新的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参考,进而促进我国乡村实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蔬菜》2019,(5):83-83
<正>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研讨园艺产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森林城市和美丽宜居乡村中的作用和发展机遇,交流园艺产业创新创业成功模式与典型经验,发展多样性特色园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园艺产业促进分会、中国园艺双创网、北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拟定于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中国园艺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是:聚融园艺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求。以嘉兴市新塍镇美丽乡村产业建设为例,通过全面分析新塍镇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的新思路,以期为其他地区美丽乡村产业模式的建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胡笛  周杰 《中国食用菌》2021,(2):110-112,116
发展食用菌产业,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也营造了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通过分析食用菌产业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机理,提出优化产业基础、挖掘多元功能和完善发展业态等建议,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园艺》2020,(5):138-142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规划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乡村旅游正逐渐发展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村落景区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探索。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方面梳理乡村振兴和村落景区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在功能布局、乡村产业规划、景观环境提升、道路交通规划、乡风重塑5个方面促进其融合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杭州市天目山村落景区规划案例,阐述这5个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旅游形态的多样化,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为主导、资源凝聚为原则、产城融合为理念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对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水果主题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是果业转型升级、果旅产业融合背景下的重要实践,是以果树为载体将农业与旅游业、新农村与人居环境、乡村与城市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有机联系,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广阔思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对水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内涵、路径、形象设计进行系统论述,并从"三生融合"、人居环境建设等视角探讨水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方向,对丰富特色小镇内涵、打造新时代的宜居乡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陆庆光 《蔬菜》2019,(3):1-7
2019年2月19日,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指出,2019—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并特别提出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的明确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是关键,因而排在首位。实践表明,我国冷凉蔬菜产业肩负着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尤其在高海拔深度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冷凉蔬菜产业已成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紧跟时代步伐,可通过蔬菜相关产业来助力我国部分地区脱贫攻坚,本期业界观察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陆庆光研究员为大家介绍我国冷凉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总结近年来我国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冷凉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20,(3):107-108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也逐渐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宜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令人向往。主要介绍乡村绿化美化环境建设,从绿化原则、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以及村落周边空闲地绿化等方面浅析乡村绿化重点及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孙中华  汪璐  陈静 《现代园艺》2023,(3):152-154
当前正值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聚焦村域空间发展与村庄景观营造协调发展,解决村庄景观营造中人居环境治理、村庄产业布局、生态植被营造、特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现存问题。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村庄的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生态的重构和升级。在乡村重构理念指导下,以武川县纳令沟为研究对象,探索乡村产业与空间的协同规划策略。从国家与内蒙古自治区层面阐明其规划背景,从人口与产业情况、交通与基础设施情况、历史文脉资源及景观风貌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振兴基础条件,从而深入分析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优势与不利因素。归纳总结出纳令沟村在乡村重构理念下重新整合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条件,重构乡村的基本路径,即融合发展;重构乡村产业造血能力,合理布局;重构乡村活力产业空间,景村融合;重构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完善设施,以及重构乡村传统文化风貌。通过乡村产业与空间规划的协同研究,以期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构建一条科学高效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5.
陈运东 《中国果树》2021,(2):I0012-I001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重塑乡村社会环境艺术及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传播职能。尤其是在艺术振兴乡村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国家构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中,随着人们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乡村地区也开始关注公共高雅艺术。其中,钢琴艺术是一种西洋传统古典艺术,自引入中国后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的漫长发展历程,大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  相似文献   

16.
颜政纲 《现代园艺》2023,(10):80-82+85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和营建理念。以清水江流域传统村落文斗村为例,基于“三生”景观的整体系统,分析传统村落独特的景观特征及内在机制,提出滨河沿线传统村落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人文生活景观提质的方式方法,旨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要求,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滨河沿线传统村落景观营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数字乡村是指按照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广泛应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着力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建成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治理高效有力的智能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提出并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19年国家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等后,擘画了数字乡村建设的蓝图。同年12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启动了杭州等4个市、德清等11个县的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开启数字乡村建设行动[1]。2021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2],作为第一个省级纲领性文件,对指导全省各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农业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前提条件是要明确并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群众接受度高、经济社会效益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农民长期稳固脱贫致富以及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文/薛鑫 《蔬菜》2018,(9):1-6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原则中报告指出:"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包含太多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任务,而实现乡村振兴则需要"一乡一品""特色小镇""创意农业"等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的指导和具体实践。本文介绍了农业特色小镇的主流概念,总结并分析了成功案例,简要阐述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以期为所有关注乡村振兴的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我国为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人去做,所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问题在于谁来振兴。最好的答案是大学生,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年轻的群体,他们拥有着年轻的体魄,丰富的学识。引导农村大学生去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好的方式,同时还能解决一部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去到基层工作的一个难点在于一些大学生不了解基层乡村的工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一书对此给出了很好的解答。该书紧跟当今农村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农村问题,深刻揭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