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柑桔黄龙病是世界范围内一种毁灭性的柑桔病害,严重阻碍了柑桔产业的发展。对柑桔黄龙病病原的种群分化及遗传变异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柑桔黄龙病流行、起源与进化。近年来柑桔黄龙病病原遗传多样性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柑桔黄龙病是柑桔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广东全省,广西、福建南部的绝大多数柑桔产区都有发生。 我区所发现的柑桔“黄龙病”,和广东、广西、福建的黄龙病很相似,但又不尽相同。虽然不象两广的黄龙病那样在几年内可使柑桔树整株病死,但  相似文献   

3.
柑桔木虱是传播世界毁灭性病害柑桔黄龙病的唯一虫媒,因此,科学合理防治柑桔木虱是治理柑桔黄龙病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系统概述了柑桔上3种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和扩散规律、与柑桔黄龙病的互作及传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柑桔木虱的合理防治提供参考,为柑桔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柑桔黄龙病是当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柑桔生产上发病波及面最广、流行速度最快、危害程度最重、防治难度最大的病害。据调查,新罗区柑桔主要栽培乡(镇)都不同程度发生柑桔黄龙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确保新罗区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近两年新罗区柑桔黄龙病防控示范区的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今后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柑桔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影响柑桔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害。从工作实践出发,分析目前梅州市柑桔黄龙病的发生情况及其为害蔓延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柑桔黄龙病防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闽中粤东不同柑桔木虱虫源与黄龙病“毒”原交叉传病试验许长藩,柯冲(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350003)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各地的研究者进行柑桔木虱传播柑桔黄龙病研究时,其供试柑桔苗的黄龙病发病率差异较大。1977年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组试验接种211...  相似文献   

7.
柑桔黄龙病是柑桔的毁灭性病害,是柑桔生产的大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区柑桔黄龙病迅速蔓延.因为病原特性、传播特点决定了柑桔黄龙病的防控需要做大量的、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因此,要坚决有效地防控柑桔黄龙病,必须建立一支职责明确、运转灵活、精干高效的专职工作队伍,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专项工作制度,形成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可循,长抓不懈,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8.
柑桔木虱的习性与黄龙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黄龙病的危害和防治,是当前华南柑桔生产技术中的主要矛盾。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一种主要媒介昆虫,较全面地认识柑桔木虱的习性特点,对理解木虱和黄龙病的关系,以及预防病害的发生均为重要。 一、柑桔木虱的习性特点 柑桔木虱除寄居于柑桔属的果树外,也寄居于金柑、枳、九里香、黄皮、广东酒饼勒和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云南林科院普文林场葡萄柚试验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引种的葡萄柚品种是否感染黄龙病以及其病原类型,采集116个柑桔黄龙病疑似病样进行PCR检测、16S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16个样品中共有96个样品感染黄龙病,总感病率达到82.8%;在该试验园分离出的黄龙病菌16SrDNA的序列一致性达到100%,与NCBI中的柑桔黄龙病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柑桔黄龙病非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fricanus)和柑桔黄龙病美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mericanus)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00%、97.6%~98.5%和96.0%~96.7%。该试验园葡萄柚上的柑桔黄龙病菌属于亚洲种。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为严防柑桔黄龙病随苗木扩散蔓延,广西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柑桔苗圃黄龙病检测工作,检查工作将在3月结束,为期1个月。据悉,这次柑桔黄龙病检测范围及抽检对象针对全区所有柑桔种苗繁育基地(苗圃)的嫁接苗,抽查的柑桔种苗繁育基地数量将达到各县柑桔种苗繁育基地总数的40%,采样在2月15日前结束,检测在3月底结束。广西区农业厅将委托广西柑桔研究所进行PCR技术检测。此前,广西区农业厅还在桂林市召开了全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1.
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黄龙病遍及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南非等地,在我国更是柑桔的首要病害。1978年我国科研工作者首先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证实柑桔黄龙病的病原是类细菌(Bacterium—like Organism,BLO)。类细菌属难培养菌类,而柑桔黄龙病BLO不仅培养难,而且常规提纯获得完整菌体也难,以致有些研究者不得不从病株筛管里直接抽提,提纯BLO。本文报道柑桔黄龙病病源BLO的分离提纯,以及在培养基上体外培养获得成功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源头农场地处广西平乐县境内,1980年以前以水稻生产为主,仅有柑桔果树33.3hm~2。自1981年起农场调整了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柑桔生产,1997年全场共栽柑桔361.7hm~2,年产柑桔14382t,平均666.7m~2达2976.74kg。由于受柑桔黄龙病的威胁,1992年柑桔黄龙病的发病率达8.49%,当年挖掉柑桔果树25864株,给我场造成严重的损失。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对我场的柑桔黄龙病的防治采取了一系列综合的技术措施,小结如下:1柑桔黄龙病在我场发生的特点1.1我场柑桔黄龙病表现的主要症状及表现时期我场柑桔黄龙病表现最明显的时期是在秋梢转绿时…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柑桔黄龙病是华南地区柑桔生产的严重病害。为了探讨其病原及传病途径,骆学海(1977)、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小组(1977)和赵学源(1979)等进行了木虱传病试验,并提出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传毒昆虫;柑桔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柑桔木虱分布有关。1978年我们在病叶叶脉的韧皮组织发现病原体后,在广东博罗杨村华侨柑桔场对木虱田间发生规律及生活史进行观察,同时开展柑桔木虱传毒试验,对传毒昆虫唾液腺及传毒后的发病苗进行包埋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  相似文献   

14.
"种植无病苗、大面积集中连片联防联控柑桔木虱和及时清除病树"是我国农牧渔业部1982年在广东召开的全国柑桔黄龙病检疫座谈会上确定的柑桔黄龙病防控三项基本措施,也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黄龙病防控技术措施。如何确保三项技术措施的严格落实并做到片区联防联控,是柑桔黄龙病防控中的难点。广西-湖南地区通过试验,研究集成了"以种植无病苗木为基础,以统一放控梢、大型植保机械喷施低毒高效药剂、果园悬挂黄板和梢期+冬季清园防治柑桔木虱为重点,以常态化普查清理病树为保障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在技术模式的应用上,因果园类型及黄龙病发病程度不同,采取分类防控策略;荔浦市为确保柑桔黄龙病防控三项基本措施严格落实,构建了以"政府责任制、宣传培训和村规民约"三大举措为核心的柑桔黄龙病片区联防联控"荔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上述技术模式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他柑桔片区防控柑桔黄龙病提供技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柑桔黄龙病和亚洲柑桔木虱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7月19—23日在墨西哥尤卡坦州梅里达市举行。该研讨会由北美植物保护组织牵头举办,旨在提高对黄龙病毁灭性后果的警示意识,开展黄龙病及其虫媒的检测鉴定、检疫及防控技术交流等。主办方邀请中国、南非、巴西、美国、古巴、伯利兹及墨西哥本国的科技人员与会报告各自国家黄龙病和柑桔木虱的发生情况和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传染的媒介。如何防治柑桔木虱,减轻或杜绝柑桔黄龙病的为害,是摆在我们面前发展壮大柑桔产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我区的柑桔黄龙病问题由来已久:四十年代在我区玉林、柳城等地就有黄龙病发生;六十年代中期柳州等地受到严重威胁;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黄龙病在柳州、钦州等地大暴发,摧毁了约2万余亩柑桔园;八十年代以后,黄龙病逐年北延扩散,桂北的不少柑桔园也开始受到黄龙病的威胁。至此,黄龙病的危害实际上已成为制约我区柑桔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我区柑桔黄龙病的为害现状1.1我区黄龙病的分布概况我区黄龙病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八十年代以前和八十年代以后两个阶段。八十年代以前,经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小组的多次调查证实,黄龙病在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80年代,曾在我区从事柑桔黄龙病研究20多年的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研究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员赵学源先生,应广西农业厅邀请,来桂参加“广西柑桔黄龙病防控对策专家研讨会”期间,于2006年6月21日考察我所栽培研究室、品种研究室和植保研究室,作出了建设性的具体工作指导,并为我所的技术干部作了题为“柑桔黄龙病研究概况”的学术报告,对我区当前开展的柑桔黄龙病防治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柑桔黄龙病研究专家赵学源来我所考察@邱柱石$广西柑桔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柑桔黄龙病是我国南部柑桔产区毁灭性病害。可防不可治,被桔农称为“柑桔癌症”,各产桔园均将其列为检疫对象。近年来,赣南柑桔黄龙病流行,严重威胁柑桔业的生存。笔者试以江西长城企业集团为例,探讨柑桔黄龙病流行原因及其防治对策。1 病原、传播途径及媒介、田间诊断11 病原 有关柑桔黄龙病的病原,学术界存有争论。有说是类菌原体,有说是立克次氏体,也有说是类细菌,还有人认为是薄壁型细菌,但多数学者倾向于类细菌体(BLO)。12 传播途径及媒介 柑桔黄龙病通过接穗和苗木可作远距离传播。迄今为止,学术界认定…  相似文献   

20.
柑桔无病毒树的生长和结果表现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柑桔存在着碎叶病、裂皮病、黄龙病、衰退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等病毒类病害 ,而广东则主要受黄龙病的为害 ,其次是裂皮病和碎叶病 ,近几十年来使柑桔生产屡遭重大损失。广东省柑桔生产近年大滑坡 ,黄龙病的长期肆虐是最主要的原因。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柑桔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据调查 ,广东很多果园因未能种植无病毒苗使黄龙病的发病株率为 10 %~ 30 % ,严重的达 80 %以上 ,且幼龄树发病比重大[1] 。在生产上若柑桔感染黄龙病等病毒病 ,植株要经过一个潜伏期才表现症状 ,但在潜伏期间树体的生长、开花结果往往已受到抑制。柑桔栽培无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