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大众渴望追求自由,美好的乡村生活,乡村旅游应运而生,继而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也就得以引起重视。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独有的历史沉淀的精神文明产物。旨在研究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的融入,从而为我国相关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提供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人们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也逐渐增强。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体现景观创新设计和风格,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未来景观设计的方向和焦点。主要针对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及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当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论述分析,探索在城市景观设计当中如何更好地融入和发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颁布使乡村振兴成为当下热点,再加上受快速城市化的影响,许多乡村景观设计忽略了对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使乡土景观处于缺乏活性的状态。正是因为缺少乡土景观的融入,乡村风貌杂乱无章,文化底蕴缺失,因此探索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已迫在眉睫。以乡土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乡土文化价值与内涵的合理运用与展现。  相似文献   

4.
以地域文化符号为切入点,通过系统性的整理地域文化标志符号的具体特征,探究如何将区域符号融入到乡村河道景观设计和建设中,从而为改善乡村河道景观面貌提供可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滨水景观设计中,注重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作为灵魂,和现代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和人们的心理以及行为需求相结合,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将当地文化和滨水景观设计进行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滨水景观的建设,为城市景观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入手,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应用地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内容具有深刻意义,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大幅充实城市景观类型,展现地方特色,避免文化趋同,还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还存在文化属性相似,表达方式和载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基于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湿地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理解,以柳州市城市湿地景观为例,结合存在的问题,从自然生态、历史文脉、民俗习惯、时代特征及表现手法等方面,探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策略,旨在加强区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联系,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居住景观设计元素的多元化,更加强调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从居住景观设计理论研究出发,分析了区域文化在特色居住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并在"三大"设计原则的阐述中,以衡阳市石鼓区为例,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居住景观,有效应用地域性景观材料,提取并营造地域文化元素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区域文化特色的居住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广场景观可以传承地域文化,也可以深入挖掘传统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充分体现出广场景观的独特魅力,设计建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地域文化是提升景观设计层次的有效途径。本文对传统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卉》2017,(10)
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入,最主要的就是要突出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多元化的地域特征,尤其是在构建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入方面,要探索多渠道、多要素、现代化的模式。本文将围绕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入关系,并探讨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综合应用方式,更好的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多元性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0.
周杨琴 《现代园艺》2021,(6):104-105
城市园林景观影响城市市容,同时也决定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而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乡土植物,利用地域乡土植物的形象及自身蕴含的文化气息,可显著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必须根据地域乡土植物的特点,掌握相应的应用方法,将其有效应用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需求,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主要介绍了地域乡土植物的特点及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乡村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更追求突出乡村自身的文化魅力。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农耕文化元素的融入既能提高乡村景观的观赏性,同时乡村景观的文化内涵又能得到不断地丰富。通过剖析农耕文化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启发,进而探讨农耕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景观设计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冯红颖 《现代园艺》2023,(14):133-135
随着园林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避免景观设计趋于雷同,通过加入地域文化元素凸显景观设计的独特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其也成为衡量景观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基于此,分析了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则,并着重从深入挖掘,提取地域文化元素、再现历史文化、采用特色植物、采用现代设计手法、“活化”地域文化4个方面,论述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开展乡村景观设计,实现乡村文化特色的表达,不仅是我国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性要求,更是打造幸福、和谐、生态、人文乡村环境的必然要求。江南文化作为较大单元的地域文化,与齐鲁、岭南、巴蜀、中原等地域文化相比,其独特性尤为明显。首先阐述了地域文化概念、乡村景观类型,其次分析了地域文化特色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最后以江浙沪一带的农村为例,探讨了通过乡村景观进行地域文化表达的方法,形成一些新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以期助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郑岩 《现代园艺》2024,(10):124-126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城市景观设计能够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探讨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与相应的对策,旨在确保非遗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合理、准确和有效地应用,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市民和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城市文化建设和非遗传承保护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服务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将地域文化融入在服务区景观设计中,以文化的角度去塑造景观的地域特色风格,那些蕴含了地域文化的标志性景观将会成为司乘人员的情感归宿与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6.
在新型城镇化中,越来越多的乡村景观设计悖离了地域的特色环境与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民生为本,放宽研究视角,立足现状,高瞻未来。结合新型城镇建设的基本要求,从景观资源的自然、人文中来满足居民体验需求,提升乡村地城特色,力求从地战性、时代性、文化性中彰显地域生态性建设成果。为此,在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发展地域文化,让居民真正体味到浓厚的地域特色,并从欣赏、游憩和体验中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性。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18,(2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城市景观的趋同现象越来越显著,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设计都失去了本地色彩,据此将地域文化引入到乡村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营造出色彩鲜明的乡土景观。本文将对乡村景观中地域文化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园林景观设计在不断发展。但很多区域的景观结构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表现出明显的"同一性"。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均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不少景观设计师会巧妙地将区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要使园林变成真正的生态艺术名片,应妥善地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各个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本研究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北方文化景观休闲区、南方文化景观休闲区为例,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钱晓娜 《现代园艺》2014,(8):113-113
校园景观是每所大学的历史、文化及地域特征的展现,将地域性特征融入到校园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传达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也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同时也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本文就江南一带的地域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如何展现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朱剑锋 《现代园艺》2022,(1):107-10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从景观设计角度来看,早期景观设计理念所沿用的仍然是西方设计理念,整体设计风格也偏向于西方化。但就现代景观设计而言,人们更加注重地域性特征的融入,尤其对地域文化的融入极为重视。这就需要在能够满足社会群体生活需求基础上,将其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既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也能够对园林景观进行创新设计,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征。针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进行探索研究分析,以期为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